/ e% W. p1 o- ?7 ?2 Z$ h
【编者按】海洋科学学院依托“本-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海洋科学专业系列教材。一是引进、翻译和出版Descriptive Physical Oceanography, 6 ed,Chemical Oceanography, 4 ed,Biological Oceanography, 2 ed和Introduction to Satellite Oceanography等国际原版教材;二是编著出版海洋仪器分析、海洋气象学、海洋观测技术、海洋植物学、海岸动力地貌学、海洋油气地质学等理论课教材;三是编著出版海洋沉积动力学实验、海洋化学实验、海洋动物学实验、海洋科学专业实习、海洋科学综合实习等实验教材和实习指导书。最终将出版40多部教材,强调内容的衔接,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 F6 [2 h' a! D; L
本书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2019年4月第1版),邹世春、杨颖、郭晓娟编著,书号:ISBN 978-7-306-06300-7,825千字。
' {; T) `: t5 E0 |) g2 n8 Y" E  内容简介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也是包括海洋学科在内其他许多学科的基础,其在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极为广泛。我国是海洋大国,研究海洋、开发海洋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实现海洋强国,强化海洋人才培养是根本。目前,我国很多科研院所设立了海洋科学专业,但一些涉及该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海”味不足,与海洋学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编写《海洋仪器分析》教材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 T4 d) u, }8 U/ a! _+ t9 a7 j2 q; V
本教材是在国内外现有《仪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海洋科学的学科特点,并结合编写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编写的一本适用于海洋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仪器分析教材。 / O2 J! x' c4 h7 S' Y6 O
涉及海洋仪器分析的方法众多且发展较快,因此,在编纂过程中需基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本教材主要介绍在海洋科学研究和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的基本仪器分析方法和技术,包括光学、电学、色谱和质谱等基本仪器分析方法,以及海水的温盐深、海洋波浪、海流和水下通讯等。本书在阐述每种仪器分析方法时,注重问题导向,强调仪器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同时,也简单介绍了在海洋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流动分析技术和仪器联用等技术。
8 ?1 F$ @* G0 \* u9 | 本书第1~18章由邹世春和杨颖编写,第19~24章由郭晓娟编写。由于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本书错漏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学者和读者批评指正。 / T, b# g8 O+ u* y9 G5 u; p" U
本书共分为24章:
) ~: k$ V Z5 c9 A9 J6 i6 j% i1 P* @ 第1章为仪器分析绪论,介绍仪器分析的分类及特点、仪器分析的发展历史、仪器分析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仪器性能及其表征、仪器分析校正方法、选择仪器或分析方法的基本考虑;
3 @/ B2 h# u0 U) f0 i" p/ g( O6 Z { 第2章为光学分析法导论,介绍电磁辐射及其特征、光学分析仪器; , ]) m7 \) @. ^) L. ~- _# J2 u
第3章为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介绍基本原理、仪器组成、分析方法、试样处理及光谱干扰;
6 k6 B* e' s; o6 B- v6 U 第4章为原子吸收(荧光)光谱法,介绍原子吸收分析基本原理、仪器及其组成、干扰及其消除、仪器测定条件的选择、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荧光)光度法在海洋分析中的应用; , x% ^0 R, _4 }- W5 `
第5章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介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基本原理、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主要因素、定量测定及分析条件选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应用; ( g+ D7 ]9 a1 p, W, _4 m8 [ c
第6章为分子发光分析,介绍分子荧光和磷光光谱分析、化学发光; : F/ R/ J6 n B( n. I y0 T
第7章为红外吸收光谱法,介绍红外吸收光谱基本原理、影响红外吸收峰强度及其位置的因素、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区域、红外光谱仪器及实验技术、红外吸收光谱的几个应用实例;
2 z9 Z% Y/ P* g. i. X6 z v0 h 第8章为核磁共振波谱法,介绍核磁共振基本原理、化学位移及其影响因素、偶合和分裂、核磁共振波谱仪及实验技术、核磁共振波谱的应用; " d/ c8 x8 d) ]; U, F
第9章为电分析化学导论,介绍化学电池、电极电位及测量、电极及其分类、电极极化与去极化;
1 J3 M" K- G7 L' t1 y" L8 [ 第10章为电位分析法,介绍参比电极与指示电极、离子选择电极、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
4 ?4 J2 U- c$ c+ y. n. | 第11章为电重量分析和库仑分析法,介绍电解过程及方式、电重量分析法、库仑分析法;
9 L+ l" ]' G$ A _. Y. n. z% r 第12章为伏安法和极谱法,介绍直流极谱法、单扫描极谱法、循环伏安法、交流极谱法、方波极谱法、脉冲极谱法、溶出伏安法; $ k9 C8 q; n& Z' {! i+ F8 b& j
第13章为色谱分析导论,介绍色谱法分类及色谱流出曲线、色谱法基本理论、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 G/ O5 N8 Z2 Y% k1 ~, N6 C
第14章为气相色谱法,介绍气相色谱仪器、气相色谱固定相及操作条件的选择、气相色谱检测器、毛细管气相色谱、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 g" d: ?0 {) U3 w) l 第15章为高效液相色谱法,介绍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类及特点、高效液相色谱仪器、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和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类型; 7 O5 h) F) a+ n e. [5 O3 [8 w+ c
第16章为分子质谱法,介绍基本原理、质谱仪的主要部件、质谱图及其质谱峰类型、质谱法的应用;
; _( m/ ^$ T/ s: ~ X/ j 第17章为色谱联用技术,介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色谱-色谱联用技术;
' E( v- Z2 N4 E5 q9 E T r 第18章为流动注射分析,介绍流动注射分析基本概念、基本理论、FIA仪器的组成、流动注射分析的应用;
7 L4 N0 n" U0 B) m$ C 第19章为海流观测技术与仪器,介绍漂浮式海流计、机械式海流计、电磁式海流计、声学式海流计、其他类型海流计或海流观测方法、海流观测仪器的发展趋势; ! ~% o5 O0 {5 W( e, Y" b+ G3 @
第20章为波浪的观测技术与仪器,介绍光学测波仪器、压力式测波仪器、测波杆、重力式测波仪器、声学式测波仪器、遥感反演波浪、人工观测法、海浪观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 Q& N0 w/ l- D 第21章为潮汐的观测技术与仪器,介绍水尺验潮、井式验潮仪、压力式验潮仪、声学式验潮仪、遥感反演潮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验潮;
7 e2 Y7 u: d% @ 第22章为悬浮泥沙的观测技术与仪器,介绍光学式悬沙测量仪、声学式悬沙测量仪、其他悬浮泥沙观测方法; 8 D6 E; J- a( \' T# q6 K
第23章为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的观测技术与仪器,介绍温度测量、盐度测量、深度测量、温盐深剖面仪、Argo计划与Argo浮标; [& z8 k3 F L7 e, h4 i: L3 d
第24章为海洋水下通信技术,介绍海底光缆通信、海底无线通信、海洋水下通信的发展趋势、海洋水下通信的安全性。 + |3 N; U# a7 n; f
文末为附录及参考文献。
5 a' L" v p$ e# Q: `+ e  b/ o4 D: b P( |; U+ `* r9 K7 @, k
精选书摘(1) : H% A p( P- Q- e

4 A- }' Q5 U. q4 m 精选书摘(2) 1 P: @& g8 g7 G Z: i& Z' l1 ]2 n
 " ^7 }$ N( x7 W& J" G
精选书摘(3)
3 l9 I: x5 w" m' d7 ]2 U3 q 
' N0 T0 d# Z$ U4 E) Q7 G 编辑:吴逸烔
7 r: h1 }1 }$ R5 n. B1 R
5 L' A( Y0 G" q4 Q. U* a, Y 初审:唐丽丽、林奇琦
+ P$ u Q% s! C9 ?
2 D* t5 x2 o0 d9 z$ b# k 审核:苏明、廖喜扬
! X Q3 x) E/ W$ w( x) g0 C9 o6 r% U1 G* r
审核发布:李春荣
) I, K, @7 B6 ` 
4 u" x U; x9 P
6 H j% }1 }( c' P
' e! U1 S, f4 [( h- v! U9 `2 c$ r- ]
; h* y; z8 ], _3 E/ p0 M! Q( q2 |'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