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 m5 w! C) C
监测室现有职工31人,40岁以下青年16人,主要负责东海区生物多样性的监测与评价,同时承担着生态灾害应急监测预警与污染事故生态评估等工作,为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支撑。
* |" r3 u" i" [/ V “我们的工作要经常出海采集生物样本带回实验室分析,微生物、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等都是我们的伙伴。”据监测室主任张海波介绍,采集海洋生物并不容易。监测室每年执行类似的日常监测任务很多,为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海域使用论证等提供了数据支撑。 % \: C" G& b9 ~' V4 {
突发事件 团结一致冲在前 1 E, _6 b5 K& i
近年来,海洋事故、海洋灾害频发,应急监测分析成为监测室的重要工作。“在应急监测工作中,我们有两个原则,一是迅速,二是准确无误,保障有力。”监测室主任张海波说。 3 o2 z. ]( Z$ V: |+ `
曾经有一次,团队突然接到一个紧急电话,渔山列岛至檀头山海域发生赤潮,样本很快会送到石浦站实验室,要求尽快出结果。“事发突然,我们十分担心是有毒赤潮,一刻也不敢松懈,连夜做浮游植物种类鉴定分析。”李伯康说。
/ _* ^2 l! e6 a 本次赤潮应急监测历时较久,11名出海监测人员每天早上6点准时出海,下午出海回来继续在实验室分析样品,然后上报数据,所有工作做完已经是晚上6、7点钟,有时甚至到9点多。大家分工明确、团结一致、互相配合,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体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颜永康同志,全程参与赤潮应急监测,持续作战11天,任劳任怨,积极配合工作。实验结果显示无毒后,他们迅速将结果发给有关单位,为应对赤潮灾害提供了技术支撑。
@& s& ^. A7 S+ L9 m; U 战风斗浪 坚守海测第一线 7 |* C0 `* l/ O i( x
对于监测室的青年人来说,出海调查是一项寻常工作。在出海的日子里,每天早上6点多,监测员叶林安和他的同事吃过早饭,整理好出海所用的设备和采样瓶,就坐上小船出发了。由于没有固定的调查船,监测室的大多数调查都要租用渔民的小渔船。小渔船夏天炎热,冬天极冷,厕所很小或者没有厕所,女同志上船时,只能忍着一天不喝水。 / M; R: H# P' ?$ n$ E
外业&内业 9 B# m0 o& f0 T. S) P8 L& `7 K
生活上的不便,大家都能适应,最让监测员头疼的是风浪来时需要固定样品。为了防止样品因船舶颠簸而破损,监测人员把样品箱放在渔船角落里,用手扶着箱子。几个小时下来,手不仅酸疼还全麻了。高度的晃动让很多人晕船,大家就轮流扶样品箱,保证所有样品能完好无损及时送到实验室。 * J' G" u, a1 ]% {: X
有些监测员不仅出海采样,回到单位,还要实验分析,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这样的日子每年接近150天。例如,来监测室工作4年的年轻人叶林安就是优秀职工的代表。他说,“我们希望通过一点一滴的工作为祖国的海洋事业添砖加瓦,这是我们的海洋梦。”
2 p/ R; K k# p T3 g/ ? 团队是个温馨大家庭
, B2 Q) x* _5 N: @6 X0 ~ “团队里的年轻人,个个都是热心肠,谁在工作上或者生活上遇到困难,大家都不遗余力伸出援手。”颜永康说。去年11月份他突发鼻炎需住院做手术,支部书记杨啸代表科室来到李惠利医院探望,并为他第一时间垫付医药费和科室全体同事的关心。
1 b2 ]. R! p* ^2 \ 今年5月,监测室到浙江北部海域出海监测,团队分成两组,一组负责采样,另一组实验分析。有一次,采样组的成员忙了一天准备休息,发现实验组因为样本较多,任务繁重正在加班。采样组的同事们二话不说,穿上白大褂,又和实验组的同事们一起实验分析,连续奋战了近17个小时。“采样组的同事们牺牲休息时间支援我们,我们都特别感动,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实验组的陈玲说。
& ?5 d# c2 @ w. c 对于新人,大家关怀备至,着力做好传帮带。“刚开始工作时,作为女同志的我,有许多不适应,以前在学校只做科研,没想到来到新单位还要出海,而且一出就是19天。出海前同事们为我准备好了采样工具和晕船药,上船后教我采样步骤,船身不断摇晃,连续工作5个小时后,我的体力有点透支,同事们就一直鼓励我坚持下去。”谈起监测室,今年刚刚入职的杨林深有感触地说,“这个集体就像个温馨的大家庭。来到这里,我很幸运。” / N: v2 m6 w, D* _. `" g# f
技术开发室 陈玲 . V4 y( F' o0 f, l9 w
3 Q9 H% }9 c; k P! w4 `
; ?( Y" b; ~! m
( T, D9 k) D( e+ Y2 \( {% q- M. y; r6 X1 _+ H-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