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理】简介海洋地貌和形成

[复制链接]
1.2 构造地貌& Y. p- ^5 ~% F, {& I- `, r
  其形成、发展都与大地构造作用有关的地貌称大地构造地貌,或构造地貌。构造地貌可以由地壳构造运动直接形成,如构造运动隆起形成的山地、台地或构造运动拗陷形成的平原、盆地等,它们的形成和分布,同地壳构造运动的作用方向、受力性质有关,称为动态构造地貌,或活动构造地貌。还有一种构造地貌,是指构造运动以又受外力剥蚀而成的地貌,如背斜山、向斜山、背斜谷和向斜谷等,称为静态构造地貌,或次生构造地貌。  j' @8 @! H8 V6 @! |1 U8 S
  构造地貌就其规模大小可分为三级:第一级是大陆和海洋两个大的地貌单元;第二级是指大陆上和大洋底的地形起伏,如陆地上的山脉、平原、高原、盆地;洋底的大洋中脊和大洋盆地及海洋中的岛屿等。第三级主要是指地质构造被外力力剥蚀后所反映的地貌特征,如单面山、背斜山、向斜谷以及火山锥、熔岩台地等。通常把第一级称为全球构造地貌,第二级称为大地构造地貌,第三级称地质构造地貌
3 ?/ K% R% ~% N  _3 L& u  a8 ~5 g4 r(1) 全球构造地貌' m+ J) [1 e5 Q7 X2 M8 T5 J
  全球构造地貌是指大陆与洋底。一般来说,海岸线为陆、海的分界线。但从固体地球表面形态起伏和地壳结构来看,陆地与洋底之间的浅海区为一过渡性的大陆边缘地带。因此,全球构造地貌实际上分为大陆、大陆边缘和洋底三大部分。& g) y6 _/ m0 f! ~) O0 {
  全球陆地面积1.49×108平方公里,约占地球总面积的29%,海洋占71%。大陆地壳(陆壳))比大洋地壳(洋壳)厚,平原地区地壳厚约35公里左右,山地高原区约60一70公里。大陆边缘是指陆地周围水深小于3000米的浅海海底,成带状围绕在大陆四周,面积约81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 16%,大陆边缘的地壳具过渡性质。洋底是指水深超过3000米的大洋底部,全球洋底平均深3800米,面积2.81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55%。洋底地壳厚度比大陆地壳薄,一般仅5-10公里。# x: L% F2 T% ]# _
(2) 大地构造地貌) i. g) ^6 V8 U( I0 z! x: C
  大地构造地貌包括大陆内和洋底上的大地貌类型。前者包括山脉、高原、盆地、平原等;后者包括海岭、深海平原和海沟等。这些地貌的形成虽然受构造运动所控制,但同时也受到外营力的改造。
& S, n8 u! B6 E1.    构造山系和大陆裂谷
: R% [0 }: @9 l! [4 y  构造山系大陆裂谷都是大地构造运动形成的大陆上最显著的两个大地貌类型,前者表现为高大隆起的山系,后者表现为拗陷的断陷谷地。7 j( z1 }3 J3 ~* j$ p$ m
  构造山系的形成,大都经过不同时期的构造运动,因此,构造山系具有以下一些特征:a.时代较老的构造山系,山体经受不同时期的挤压而发生复杂的褶皱,且有不同时代的多期的岩浆侵入体;b.构造山系的山体边界常可见到大规模的断层,断层一侧常形成断陷盆地;c.山地呈断块差异抬升,可发育成多级夷平面;d.构造山系分布地区常有地震和火山活动。& I! c; v( v3 L3 C: h2 c
  世界上构造山系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带:a.环太平洋带,主要有北美至南美的科迪勒拉山系,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沿岸及边缘海外围的岛屿上的山脉;b.略呈东西向横贯亚洲、欧洲南部和非洲北部的山脉带,主要有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上的山脉、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阿特拉斯山。
- Q) T# o# V# {* u" o4 k  大陆裂谷是由于大地构造运动形成的断陷谷地,其宽度大多为30-75公里,少数可达几百公里,长度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长的裂谷。裂谷常可积水成湖,如贝加尔湖。
- S; b$ G$ L' x. {+ v& f2 c8 C% p1 `- F; U- i5 O3 x. L* d) O
  
; V+ b- C& K: p/ X& ?
                                            世界主要造山带分布图

9 K, @+ K1 p8 F( A6 W# Q
2 O5 u4 T* y  S& I! M, ~4 }' i6 a, M5 R* G
东非裂谷系 A  Olduvai峡谷 B裂谷系中的压力指示
+ H# k! x1 Q0 k9 i& }! v

, w/ y; J$ C' [9 ]4 W2 y
# I# D- l* `# t/ A2.    高原与平原, I5 C! \2 V( E7 w
  地形比较平坦,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下的是平原,超过1000米的是高原
' h& b) W, Z. u  高原是大面积构造隆起抬升过程中因外力侵蚀切割微弱的结果。而高原边缘地带则在构造抬升过程中受到强烈侵蚀,常表现为深受切割的陡坡。坡麓地带则堆积了来自高原边缘被侵蚀下来的粗碎屑物。在构造抬升过程中,高原内部的构造活动也不一致,致使高原面上地形复杂化,如青藏高原上形成几条近东西走向的山脉和山间盆地。/ M/ S. s! c/ d& N7 z6 Y
  平原的形成正与高原相反,它是在构造沉降过程中不断从外围得到大量碎屑物的堆积而形成的。在构造沉降过程中,平原内部还可以有其它形式的构造活动,如我国华北平原在构造沉降过程中明显表现出内部的断块活动。
$ V3 q& O! a( m3.    盆地$ w: w5 n: l0 I) ~$ D; D+ }
  盆地是低于周围山地的相对负向地形,它和周围山地是同一盆山耦合构造成因的产物。强烈的升降差异运动,使周围山地抬升迅速并同时受到强烈侵蚀,导致盆地内部堆积巨厚的粗粒沉积物;相反,升降差异运动不甚强烈,则盆地内部接受堆积的沉积物较薄、较细。如果一个盆地经过一段堆积期之后发生构造反转,上升转变为侵蚀切割地区,从而结束了盆地演化历史。, H' F- B, Q/ _( x  l
  以上四类地貌属于大陆上的构适地貌。海底构造地貌主要可分为大洋中脊、大洋盆地、海沟、海底高原等不同部分(见第五章§1)。+ J8 k, ?7 `( p' d5 p+ L5 z( G! c
   ! V( Z+ D7 R. @$ _: p& z
大西洋洋底地形特征
2 s  T* p- ^; L! l' w- Q) @% y) o
(3) 地质构造地貌$ n4 V( t3 v2 x' w: |* q
  地质构造地貌由构造运动形成,同时又受到外营力作用的侵蚀、破坏,但破坏程度差别甚大。有的直接由构造运动形成,很少或轻微受外营力的改造;有的则受到外营力的显著破坏,几乎面目全非。常见的地质构造地貌有断裂地貌、褶皱地貌、火山和熔岩地貌。
( d1 |5 c: P2 ]7 H  1. 断裂构造地貌 又称断层地貌。是地壳岩石受力发生破裂,产生相对位移所形成的地貌,如断层崖、断层谷、断陷盆地和断块山地等。断层崖是断层活动形成的陡崖,其高度取决于断层的规模,最高可达百米,低的只有几米甚至更小。由于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往往使原始的断层面发生很大变化,使坡度变缓,甚至使断层崖消失,同时使崖壁基部断层线位置被剥蚀的碎屑物所掩埋,从而使断层构造地貌的显著特征消失(图8 -3),这反映了外营力作业对原生地貌的改造。此外,断层崖也可能受横穿断层崖的河流的侵蚀,使完整的断层崖被分割成许多三角形的断层崖,这时称为断层三角面(图8-3),与此同时,河流还将侵蚀的碎屑物沉积在断层的另一侧,形成洪积扇。我国华北、西北地区这种断层三角面与洪积扇交错分布的地貌发育得很典型。断层谷指沿断层破碎带发育形成的谷地。切割较探的断层谷常呈峡谷,两岸陡峭,且不对称,即一岸高陡,一岸低缓(图8-4)。如断裂带较宽,则成宽谷。断层谷的走向受断层的走向控制,在单一断层带发育的断层谷大多呈平直延续分布;而在沿两组以上不同走向的断层发育的断层谷则有较多转折弯曲,呈"之"字形延伸,如我国横断山区的不少河谷属此类型。断陷盆地指由断层围限的陷落盆地。其周边或由全部不同方向断层所围,或某一边以断层为界,多呈长条形、菱形或楔形。宽约30-50公里,长可达数百公里。断陷盆地内通常有较厚的松散沉积物质。1 z, d- K, d* h# ^  A; Z& p9 p9 \
  断块山地是受断层控制的块体呈整体抬升或局部翘起形成的山地,断块山地或是一侧沿断层翘起、一侧缓缓倾斜的掀斜式山地(图8-5A);或是地垒式的山地(图8-5B)。前者翘起的一侧较短且较陡,倾斜的一侧较长较缓,山体的主脊偏于翘起的一侧;后者山坡两侧比较对称。  R: Y+ {8 T9 c

. [& h9 l% T# d- b) S  2. 褶皱构造地貌 这种地貌是由于岩层受力弯曲变形的结果。褶皱的规模大小和岩层弯曲程度等的不同,褶皱地貌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有单斜地貌、背斜和向斜地貌。
3 O+ J  d# W# Q$ l# A4 d  单斜地貌:指经过褶皱的岩层大部分呈倾斜状,发育在褶曲一翼单向倾斜岩层上的地貌。其中,坚硬岩层通常成为单面山,沿软弱岩层发育的谷地称单斜谷。如果组成单斜山的岩层倾角较缓,则顺着岩层面的山坡坡度也较缓,另一侧山坡则成为崖壁,两侧山坡呈明显不对称现象,这种山地称为单面山;如果组成单斜山的岩层倾角较陡,山两侧的坡度都较陡,则称猪背脊。同样,单斜谷两侧谷坡的不对称状况也取决于谷坡上岩层倾角的大小。背斜和向斜地貌:岩层发生褶曲,在地表形成高低起伏,如果外力的侵蚀切割未能超过褶皱构造作用的速度,那么所出现的地貌是背斜山、向斜谷;如果褶皱构造经过长期的侵蚀,则既可以形成背斜山、向斜谷,也可以相反,即形成背斜谷、向斜山。前者称为顺地貌,后者称为倒置地形或逆地貌,。一般说来,顺地貌往往是一些年轻的褶皱构造地貌;逆地貌则反映了长期的外力作用,受到深刻的风化侵蚀,破坏了原生构造地貌。当然,逆地貌如再经过长期的剥蚀破坏,也有可能构造地貌同地貌形态恢复一致,此时的地貌可称为再顺地貌。 7 E+ X) S+ b; j- a; F

' l: t" @# x/ o% [+ `: z; U            
" [1 d8 _4 W: E& L4 r
褶皱的剥蚀A 剥蚀前的褶皱 B剥蚀后的褶皱地形,向斜成山,背斜成谷。
$ L# \2 I' d& s9 W0 u
  3. 火山和熔岩地貌 火山地貌是由火山作用(见第五章3.1节)而成的一种地貌形态。其特征是具有火山口和火山锥。火山口是地下岩浆上涌喷发至地面的出口,是岩浆上涌至临近地面时发生爆破喷发而成的。火山喷发时,大量的火山碎屑物质堆积在火山口附近,冷却凝固后,喷出口便成为封闭的、中央低凹的洼地,有些封闭的火山口积水即成为火口湖,我国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天池属此,其湖水深达200多米。火口周围的火山碎屑堆积物如被破坏,成为有缺口的、半封闭的凹地形态,则称破火山口。' H/ }( k2 B% O1 A
9 m" e; d- J7 c% _& W* V" {

2 j) L$ {6 i6 j
火山喷发后在火山口形成的火山湖
2 Y- C  e4 b7 Z6 z
# K  d, a: {/ ?& C1 W+ v
  T* \/ E6 n0 q- \% P# N
  火山锥是由多次火山活动产生的、由火山碎屑物和熔岩流堆积起来的锥体状地貌。根据火山锥的内部构造和组成物质,可分为碎屑锥(主要由成层的碎屑物质组成)、熔岩锥(主要物质为熔岩流)、混合锥(由熔岩流和火山碎屑交互成层组成)、熔岩滴丘(岩浆喷发后急剧冷却而成)。这些火山锥的外部形态各具特征。- g$ J8 O9 g6 E) X
  熔岩地貌同火山地貌的最大差别在于其形成过程和组成物质。熔岩地貌是呈熔融态的岩浆溢出地表以后在流动过程中冷凝而成的地貌形态。其主要的地貌类型有熔岩丘、熔岩垄岗、熔岩台地和熔岩高原、熔岩隧道、熔岩堰塞湖等。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5yrov48733
活跃在2021-8-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