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1 c5 M6 @: F; \2 q( {8 h+ x胡惠铭在船上进行工作8 ]7 e2 M& ^: \( d1 X
$ u( P+ D. q& k$ W/ a% y元宵佳节,正是彩灯万盏、阖家团圆的时刻,而在太平洋上,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2022级渔业发展专业研究生胡惠铭正用相机记录海上落日时分。“家里人正在聚餐,我把风景照发过去,让他们领略不一样的好风景!”胡惠铭说。
7 h6 I( c4 Y! J Q自2023年3月22日登船起,胡惠铭现已在海上航行超过三百天了。2023年年初,在导师周成副教授的推荐下,胡惠铭登上中国水产有限公司金枪鱼事业部下属船只实习。作为太平洋大型围网船的信息员,胡惠铭目前主要从事报务工作及部分甲板工作。( \% K e4 |9 _* u/ I" I1 [9 e0 @
“每天要做的工作很多。”胡惠铭介绍,一方面,他要汇总船舶生产情况并定期上报,并记录船员生产考勤、人员变动等情况,协助船长完成日常生产船员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作为在他国专属经济区作业的远洋船舶,信息员要熟知“中西部太平洋渔业委员会养护管理措施”以及各入渔国入渔条款,并有义务向船员培训指导履约条款。靠港卸货期间还要向相关部门报备、进出港清关,规范船舶港内行为,避免船舶产生违规行为。+ |" O7 u) R+ G. T: U N
随船实习不忘科研。导师要求胡惠铭不折不扣完成工作,也要收集一手数据完成毕业论文。胡惠铭介绍,目前他正在收集生态型人工集鱼装置的相关数据,准备探究结构组成、环境因子等对集鱼效果的影响,“到一线边实习边写论文,我对远洋作业情况能够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 p5 w. w% k0 N. u2 t) Q最初登船时,胡惠铭经历了堪称“360度无死角”的晕船,“开航之时,连续吐了两天,胆汁都吐出来了。”回忆起实习的最初几天,胡惠铭用“不堪回首”四个字总结。老船员告诉胡惠铭晕船一定不能躺,越躺越晕,咬牙坚持了几日,胡惠铭终于适应过来,碰到再大风浪也没有晕过船。后来在工作之余,胡惠铭会用相机记录生活,还会进行徒手训练,像俯卧撑、深蹲、箭步蹲等。“船上一些钢制设备也可以用来当作负重器具,增强锻炼效果,有一个好身体,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6 g8 ]8 K2 E1 z! f I1 M
1 _: J- j S; K- J5 k* r3 I$ [- p3 k0 w' V( h! Q2 f
船员们在船上包饺子、吃年夜饭。$ _$ E7 C t8 J Y, B+ t. b0 X
今年春节,也是胡惠铭第一次离家,和船员一起吃年夜饭。“中国船员们一起包饺子,准备年夜饭,让我感受到了平时在家过年的热闹氛围,就连外籍船员也在带动下,露一手做起了自己国家的特色美食。”在这个元宵节,胡惠铭还预备带大家一起搓元宵。
- z2 k! T( e; z& i% Q“这次实习,不仅是我出海的起点,还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明年毕业后,我会继续从事远洋渔业行业的工作。”在写给导师的实习汇报中,胡惠铭写道。
* m8 Y4 ]5 i4 W# H! I
$ B, F1 E/ D0 J% z% S, G$ d S7 s9 j U3 I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H+ y( \" f' V. ?/ P. ]
" f# t8 U2 B5 K船员们在船上包饺子、吃年夜饭。$ H" g! F* r5 [* M: L% t
8 n$ a4 T# s# R- K/ j& I( Q8 o. Z) s" l" K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邹佳雯 通讯员 徐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