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山东省两会时间已经开启。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肩负全省人民重托,齐聚济南,共商发展大计。$ j% B7 u5 M$ ~" U
3 U' G5 ^- \) G; J* n* ^
; {$ p! G9 N- v; X0 k8 t8 T
对于山东来说,2023年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起步之年,一年来,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巩固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2万亿元、烟台成为山东第三个万亿级城市,经济发展的新跃升,处处可见。& y5 o$ E" ~6 W- o6 C4 `
. p9 X) t& g W- s3 }2 |* |. ?& s+ H$ h" I' _# b) b
/ c3 Y: h7 S, G3 e7 z产业兴,才能经济富、区域强) i9 h# O' d3 Q; k# J
9 d6 V( E0 g3 c( l" q0 G1 r& N; E5 l* K1 Z( `
% ]6 [4 g' Z. c. q" q1 R) `* B1 h
8 t# f. L" t& C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和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依托是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产业链的生产需要创新,需要以质量为保证,以需求为导向。只有在科技创新中掌握先机的企业,才能抢先推出新的产品并占领市场。因此,区域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来自创新驱动,要依靠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完善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保证供应链安全。在精准聚焦政策之外,山东正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制造业强省,加快挺起“产业脊梁”。2023年山东产业升级又增创新优势:雁阵形集群规模超过9.2万亿元;培育11条标志性产业链、10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达到15个,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299家;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8%;“山东造”动车组代表中国高铁首次开行海外;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40万辆,聊城中通新能源客车批量出口中亚;石化、钢铁等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裕龙岛炼化项目陆续中交,日钢产能承接一期项目投产;新增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3个、智能工厂16个,获批全国首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培育“产业大脑”32家,产业数字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居全国前列,德州有研12英寸大硅片等项目投产,预计数字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至47%……一个个产业的升级,一项项尖端技术的突破见证了山东产业结构的蜕变。. g* Y5 X, n8 U# m
5 r% u. d+ k6 ?; _# {1 t
4 b! V# C, Q4 G; ]9 D9 \* Q3 Y. f产业结构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渐发生改变,而产业结构变化也促使消费能力不断升级。实施“山东消费提振年”以来,山东省市举办促消费活动近800场,促进新能源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消费活力持续增强,发挥了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8%;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各新增2家,北方生活消费品青岛分拨中心建成;国家工业设计中心新增12家;打出文旅发展“组合拳”,淄博旅游、威海“千里山海”自驾等火爆出圈,全省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均增长60%以上,“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影响力持续放大……供需两端齐头并进,山东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 H: `( T# O" g: x. r2 N
# o$ f2 X8 o) J+ @9 b+ f* k+ N6 d- i! m) ?: r: [) j2 ]9 h6 O
大发展需要大谋划,大战略催生大跨越
$ P: o6 Q7 x- H) h3 Z( Q4 x
' d$ {5 Y& x, E4 R" h" t0 s# N" G8 O( L7 P" Q
% |4 U* q7 {9 I% C5 q& z
5 h# x8 u9 ?; m& a/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是开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的必然要求。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其价值在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空间布局优化,其关键在于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 }' l- ?6 G. P( z6 Y3 Q8 ]# n
7 u1 | z8 K9 k4 o: K9 q
/ x) k" k# y" C! k. D; r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在“走在前”中延续山东“黄河故事”,2023年,山东出台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等规划,黄河三角洲生态修复等230个重点项目扎实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进展顺利,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和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沿黄协作全面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中原腹地融合发展持续深化……
0 h1 c& j+ \) X8 U y5 ?0 w V) H/ z, }3 T# D% N' J7 c5 R
1 _$ e" B6 g3 p' j' u' ^2 r# O
目前,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一种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山东被赋予重任,要为全国做试点。一年来,绿色低碳纵深推进,先行区建设开局起势,全省3186个项目扎实推进:鲁北盐碱滩涂地风电光伏和渤中、半岛南海上风电等一批项目建成投运,光伏发电、新型储能并网装机规模居全国首位;全球首座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投入商运;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1774万千瓦,获批筹建国家碳计量中心……$ Z% Q* d% m* z0 q5 G
' E8 r! _. @: L5 O
% }* D9 S( L: E, U3 b6 A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一年来,在潮涨潮落间,山东逐梦深蓝、向海图强。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保持全国第一,集装箱量增长11%;青岛港启运港退税政策惠及700多家企业,新增海运外贸航线27条、总数达245条;我国首艘数字孪生科研船“海豚1”号首航;烟台东方航天港累计发射卫星48颗;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规模化生产……
& ?7 Z8 o* F `- T0 f) h! i
9 I! e' W* L, [) B0 i# j/ v+ o7 H
2 h z, v7 J" A. a新征程承载新梦想,新的一年孕育新的希望。愿山东新的一年,继续向高而攀,向新而生,向远而行,当好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 H. ~9 G }; O! T5 _+ I( w+ @- t3 `. t0 U7 W
" I: b7 l8 X! k, x) D来源:闪电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