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J( l( m- l8 d2 e; t
: k3 L! [$ G( ?+ J2 X; n“呜——”伴随着悠长的汽笛声,中国海洋大学的“东方红3”科考船(以下简称“东3”船)从青岛胶州湾腹地锚点缓缓出发,在晨曦中驶向大公岛海域。
( C' x6 y$ O3 v4 ~" u \2023年12月19日这天的出海,“东3”船承担的任务不是科考,而是教学。3 D+ n4 H T) q
从2020年开始,每年秋季学期,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都会面向全校和其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推出为期两天一夜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考认知实践”公选课。公选课消息一经发布,就会被守在电脑前的学生“一抢而空”。这门课至今已经开展40余批次,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00余名师生登船学习。
. t- i3 q$ _! H3 ?/ i这一航次上的“幸运儿”,是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的70余名师生。! C# F1 S9 E8 T! l1 |- L
“我们‘东3’船是目前全球最大静音科考船,到底有多静音呢?形象一点儿来说,水下20米以外的鱼群感觉不到……”在实地参观环节,360度开阔视野的驾驶室、各种高科技的舱内实验室、炫酷设备的甲板作业区,加上“东3”船实验员袁志伟一个半小时专业风趣的讲解,引来了师生们的“哇”声阵阵。
8 W) }& F9 _: x在实践教学环节,师生们现场观摩CTD(温盐深测量仪)探测与样品采集全过程,并在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亲手操作。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陈雅淋亲眼看着一人多高的采样设备缓缓沉下海面下水作业,“顿时觉得作为一名非涉海专业学生,也与海洋科考有了某种联系”。
% _/ N' h: c! l3 z- ]9 r0 [' L逃生技能学习是另一节充满体验感的课程,师生们穿上救生衣、带着防寒服,在海风凛冽的甲板上集合,有序进入逃生艇。“东3”船的大副一边维持秩序,一边为大家介绍逃生艇内的设施和应急物品。狭小逼仄的艇内空间,给逃生演习增添了一分紧张感,也让师生们对海洋科考工作的风险有了真切的体验。4 V( N( a* f: V) K: m; P. _
最让人心潮澎湃的,是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江宏春以“海洋周边的战略环境”为主题,为大家带来的一堂“海洋大思政课”,从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发展历程,到如何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让师生们对我国海洋科考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感受到了‘不畏艰险、敢为人先’的东方红精神,和我国海洋科考事业的迅速发展,也坚定了投身海洋强国建设的决心。”来自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学院的闫笑笑说。每一航次,研究生院都会请来学校思政课教师作相关主题的报告,而这堂融入“海洋强国与伟大复兴”元素的思政课,也是这门公选课最大的特色之一。( x0 H0 h" g4 b! i" O- L
谈起开设这样一门公选课的初衷,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海波说:“让学生置身宽广的海洋,通过全方面沉浸式互动体验,更深入地思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即使是非涉海专业的学生,我们也要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热爱海洋的种子,培育出具有海味的创新人才。”
, L( V2 ]3 ?, I+ o& p- n
+ T) V, t$ V; A( s1 Z, A& E) p+ ~& A2 S% F! K, h; T/ c H6 u
在“东方红3”科考船实验室老师指导下,学生们现场体验CTD(温盐深测量仪)探测与样品采集。吴涛 张慧 摄
. E- q: W7 L. {( o
2 U; V6 ?( Y8 r* ^2 S& s5 s& k
. o( A! K& g' B9 ^4 e科考船工作人员为学生分发卧具。3 d( h* L* G; S) f( ~: ^! D1 V
1 ?& V! x7 l3 B5 D+ G" ?& J6 l
科考船二副为学生讲解驾驶室的设备操作知识。
! d! ^, T8 I# t/ p) C" I8 h) j0 c9 G0 \$ k& o
4 t7 z: B" C/ A科考船实验员带领学生参观甲板作业区。
9 h- y2 `2 j: v+ |( C! \ @% E! y* B/ f; o
- L J! Z! x; B% @0 p4 P5 U
; B) A& s A z2 E& |; `
参加“海洋科考认知实践”公选课的师生在科考船上合影。
$ w* m+ W- X- A! C0 f1 C8 n& |1 `4 S5 u
( q u' r7 a' i' h& u科考船工作人员为学生准备午餐。" F0 t* R. U! ^- h
5 q+ K9 V; W. m( n1 n; q* U5 y$ h7 x% t6 J
科考船三副为学生讲解救生艇内部构造及逃生安全知识。( I5 v v+ r' {% p. J! E0 `
9 T/ m- A* d! p6 _2 n/ n* [# d
8 V/ q/ o& M# `& D+ d! u7 o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周子涵 易鑫 冯子琪 任赫 曹金玥 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