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坚持陆海统筹、人海和谐、合作共赢,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为我国海洋事业擘画的发展蓝图。10月9日,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联合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暨军事法研究中心,在青岛举办了主题为“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与中国海洋战略”的第三届中国海洋发展研究青年论坛。中心主任、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王曙光出席会议并讲话。论坛特邀武汉大学二级教授杨泽伟、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原总工程师王晓惠、著名极地科学家赵进平教授作主旨报告。部分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合作期刊主编、编审等嘉宾出席论坛。论坛开幕式由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研究所副所长于建主持。
- A4 x- c) o, b& H+ c
5 z1 q; `/ b* p" J( s
! u" ?- y! C' {8 q9 I" m1 i& \主论坛现场
: |6 K+ Z! W% n; ?) B$ A王曙光主任在讲话中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仍将大力发展海洋事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增强海洋综合实力,国内要建设海洋强国,国际上要找好海洋领域的合作方向。同时寄语青年学者,要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志存高远;要找准研究方向和研究点,紧跟时代;要潜心做学问不浮躁,脚踏实地。中心成立十五年来,见证了一批批青年人才的成长和成就,希望更多的青年学者通过中心这个平台学习提升,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4 D5 ^3 L o: l
z0 U% @2 A G王曙光主任讲话% v b$ ~7 C/ ]0 ^: g) p* C3 `
中心常务副主任高艳宣读了《关于公布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青年论坛征集论文获奖名单的通知》。本次论坛共收到投稿80余篇,经评审,决定对57篇论文给予奖励,其中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6篇,三等奖20篇,优秀奖31篇。
$ x( l% F* u7 ?) g: n3 c/ k. e+ h4 c/ p' n/ _1 ~4 U/ @( h. E B. D0 Y; M
高艳副主任宣读决定
5 ^$ ?1 S u+ y3 ]) [随后,举行了青年论坛获奖论文颁奖仪式。2 O1 `# G9 J9 Q; z
% k+ W, }* v6 D. Y7 U
' s; a$ g' F0 L3 K/ e, h! Y1 B6 K5 }4 {; a! D, q, p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金永明主持。
& K0 S5 }4 |! D! b7 L8 H
D2 m( O; _ j( u9 x" o+ c% Q, L金永明教授主持
" ~" L s7 Q0 i1 `/ k5 [# Y武汉大学杨泽伟教授主旨报告题为《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与“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交互影响》,从“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丰富了“21实际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价值引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平台,以及在应对非传统海洋危机问题方面“海洋命运共同体”价值推广的试验场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领域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以“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价值引领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立法和司法等方式进一步传播“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利于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升级“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逐步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平台的组织化趋势;增加海上丝路建设合作文件的硬法因素,有利于保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9 L5 S7 [6 _( Y) O* r# i5 }2 R- n; U: S1 `' m- P/ Y( {
杨泽伟教授作主旨报告3 d) N) D+ B2 y# b7 T2 t/ ]* e
王晓惠总工程师主旨报告题为《海洋强国战略与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方向》,分享了关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内涵的思考,总结了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成效、问题和开展的工作,深入分析了“十四五”时期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战略思考、主要任务和政策取向。总体来看,“十四五”时期,面对海洋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将发生的复杂而深刻的重大变化,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定位是,拓展发展空间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支撑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平台,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质量要求的蓝色家园,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领域。6 ]9 A; U( ?) R1 {8 f
# o& V4 j& R1 F. o! S2 H; Y" W9 i
王晓惠总工作主旨报告& @1 x0 f& s8 E/ `5 v
赵进平教授主旨报告题为《北极变化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层层递进介绍了北极正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中纬度地区的影响、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对未来全球气候的影响,并分享了团队在北极科考的经历和科考设备。北极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重要的响应区和驱动区之一。近年来,北极海冰减退导致北极海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等影响很大,然而北极变化的速度超过了我们对北极的研究速度,需要加强研究,提前研判北极未来的变化。& d+ s0 R1 J/ W& A' Y) ~' T
) q5 L& g, h/ n! Q8 z N
赵进平教授作主旨报告6 _& ? I& n" `+ C( l
之后,《国际问题研究》主编赵青海、《边界与海洋研究》编辑部主任张琼、《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金永明、《海洋湖沼通报》主编赵栋梁、《武大国际法评论》编辑肖军等期刊代表向大家介绍了各期刊特点和选稿要求,并对高质量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方法进行了分享。
4 ?" P6 n$ }0 s' E9 @
0 \/ {( n# i( I& [& m, \- w期刊代表发言& w5 C2 z8 A! N; a9 U, e$ y
下午,24位到场的获奖青年学者分组进行了报告与研讨。由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知名教授、合作期刊编审组成的专家评议团,从论文选题、创新性、表述方式等方面对青年学者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和指导,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3 L1 H5 d& Q! q' b1 g: V3 P- g8 Q$ ^6 b: ?5 g. w9 l2 K& l0 D
& c1 l) c5 S1 v s/ c% Q. {分组报告会议现场 x F6 p7 |5 f! T7 G4 j2 E% n
& x- I; u: N" R% {. c9 B! _+ l) F s( F7 g3 A
向本次论坛投稿的青年学者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研究所、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等47个单位。论坛为海洋研究青年学者提供了专家指导、交流互鉴的学术平台,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 {9 x" [8 S: y2 j* x2 @# y
4 d7 \' O; |6 A+ S4 o. }8 Y. |互动交流
2 l2 K! |: \( g疫情防控需要,会议以线下和线上结合的方式举行,近百人次通过线上方式参会,会议现场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确保到场人员无疫情携带风险。& m5 x+ p0 T. y: ]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6 V7 K8 J& {- R& R5 |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