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我国首次发现了2.9亿年前海洋杀手瓣齿鲨的化石。这拓展了瓣齿鲨在北半球的古地理分布范围,为这种史前巨鲨跨越大洋迁徙提供了重要证据,揭示了瓣齿鲨可能是一种游泳能力很强的顶级掠食者。相关成果近日已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期刊《地质学报》(英文版)上。
( T; q+ j$ m' o1 N, f+ h$ L8 z! N5 {中科院古脊椎所副研究员盖志琨介绍,瓣齿鲨是一种十分神秘且原始的鱼类,主要生活在距今约3.6亿年至2.5亿年之间,在分类上属于软骨鱼类中的真软骨头类,意思是“具有真正的软骨头颅的鱼类”。目前,瓣齿鲨目仅有17个属种被描述,且大部分是零散的牙齿化石。# m2 Q1 Y+ E. W
据介绍,此次在山西阳泉地区共发现7件瓣齿鲨牙齿化石,经过对比研究,确定为瓣齿鲨科瓣齿鲨属中的俄亥俄瓣齿鲨。丰富的海洋生物化石证据表明,在2亿多年前,阳泉是一片靠近赤道、温暖透光的浅海,适宜各类海洋生物生存。$ d0 I6 Q- T/ i6 {) F2 k; ]$ f" `
参与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人员林翔鸿告诉记者,从尺寸上看,此次发现的瓣齿鲨牙齿化石大小与现生的大白鲨相仿,可以推测它是一类体长可达3米到5米的史前巨鲨,“化石保存散乱的状态也说明,瓣齿鲨可能和今天的大部分鲨鱼一样,牙齿是终身替换的。”目前,在北半球的多个地区都发现了瓣齿鲨化石,但尚未在南半球发现它的踪影。% R3 }$ d) B: o8 r$ `' H
在几亿年前的海洋里,瓣齿鲨究竟是怎样生活和捕食的呢?林翔鸿介绍,传统观点认为,它们是一种底栖的运动缓慢的食壳鱼类,以底栖的腕足类、双壳类等具壳生物为食。但此次研究发现,环绕在瓣齿鲨齿冠基部的水平叠瓦状脊纹条带,可能具有在牙齿刺穿肌肉软组织时,通过增加摩擦来防止猎物逃脱的功能。
( d6 n1 @5 t! C {! Q这表明,瓣齿鲨可能类似于现生的大白鲨,是古生代海洋里的顶级掠食者。而瓣齿鲨化石在欧美以外的中国和日本发现,表明它具有跨大洋迁徙能力,可能是一类游泳能力很强的捕食者。
3 F: J. J! w' ~- ^% x! [ j2 b9 A3 W5 K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7 K7 o- D% P' c, p8 K O8 o+ A1 O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