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31日讯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蓝海101”号科考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21年度渤黄海共享航次夏季航次,于今日返回青岛。本航次“问诊把脉”黄渤海生态系统健康,取得诸多科考成果,其中,聚焦“绿藻浒苔暴发对重要渔业生物关键栖息地产卵育幼场鱼卵仔稚鱼的影响”系国内首次。% b+ @5 b) ^5 l6 x3 ?& \2 y
* g& N. S! i1 o6 I
据本航次首席科学家滕广亮介绍,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下,海洋生态灾害现象频发,严重威胁到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产出。本航次聚焦海洋生态灾害,为黄渤海生态系统健康做了“体检”,在常规关注的大型水母暴发对水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影响、海葵暴发及其扩散对黄渤海底栖生态系统的影响等科学问题之外,还针对今年史上最大规模浒苔侵入青岛的背景,首次评估了绿藻浒苔暴发对重要渔业生物关键栖息地、产卵场、育幼场的鱼卵仔稚鱼的影响。
& D6 a2 p; F$ u3 ~- T, n6 u' C3 G, p! K
“浒苔是一种大型绿藻,是世界性的温带性海藻。浒苔分布广泛,绝大多数在海洋中自然消亡沉降到海底。不过,大面积浒苔分布在海面上影响景观,衰败后打捞不及时也会造成水质污染。”滕广亮说,在本航次中,他们在江苏北部海州湾进行了试验。海州湾彼时覆盖着大量浒苔,那里同时是众多渔业资源的产卵场、育幼场,二者具有高度重合性。通过拖网试验,他们发现打捞上来的样品中仔稚鱼与浒苔存在“缠绕”现象,渔网中的仔稚鱼达五六十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仔稚鱼几乎没有游泳能力,受风浪等因素影响与浒苔混杂在一起。但要确切评估浒苔暴发对海洋生态系统特别是栖息地、产卵场、育幼场渔业生物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科考和探讨。”
0 ~7 g0 p) l& ~, E3 u9 V: `, L- ?( m& {
据了解,针对调查期间河南、山东等地连降暴雨黄河泄洪对黄河口海域的脉冲式影响,“蓝海101”号还紧急开展了黄河口海域生态系统影响的应急监测。利用走航海水自动处理分析系统、温盐深仪等观测手段,“蓝海101”号就黄河口海域的水动力、水化学、浮游生物、鱼卵仔稚鱼、底栖生物等对黄河泄洪的生态响应进行了全方位监测。初步监测结果反映出水温、水质等变化,而更详细的报告则有待对采集数据的后续实验室研究。( l, b* Z& ]& J: }6 @
7 I4 T6 O2 y6 C! J* s+ Z9 M据介绍,本航次累计航行17天,航程3000余海里,完成调查站位83个,完成了水文、气象、化学、生物学、沉积物等各类样本收集共计9729份,为黄渤海海域生态环境及生物资源变动研究提供了宝贵丰富的现场调查资料。来自黄海所、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10余家单位的32个搭载项目、33名科考队员参加了本航次。
1 i) |: L* Q2 z( g5 |" z3 o2 F" b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6 q) m2 A. Z( X' [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