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地质的,想去极地工作,是要读完研还是要读完博...

[复制链接]
我也是学地质的。博士没毕业前,蹭过无数野外和学术会议,到过北戴河,贝加尔湖,长江三峡,张家界,雪峰山,黄果树大瀑布,茅台镇,重庆朝天门,广西桂林,乌鲁木齐,西宁,青海湖,昆明,大理,丽江,怒江大峡谷,林芝,南迦巴瓦雪山,拉萨,蒙特利尔,多伦多,尼亚加拉大瀑布,悉尼,墨尔本,阿德莱德。
# g( o; `7 f$ E7 E( S2 B毕业后继续搞矿业咨询,客户报销路费,我又去了河南洛阳,贵州锦屏,福建古田,吉尔吉斯斯坦,马达加斯加,海南东方,广西百色,缅甸仰光和土瓦,蒙古国荒漠大戈壁。2 B; A' W3 n- `' f
总之,运气好的话,可以省相当多的路费,不过极地怕是没什么机会去了。我以后估计就与第三世界国家为伍了,吉尔吉斯去了两次了,蒙古也去了两次了。。4 D5 v0 T" n& P; Y6 Z
题主好好努力,好好把握机会,还是很有可能实现梦想的。! Q  F1 s3 w/ W# d: ~! q* K/ R5 g  Q
出门我一般都带把锤子,把标记钉在地图上。5 C. o; I3 t8 _9 A- v0 o* K
# _6 }  y$ Z' V" ~( j+ C- r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这也是我考虑过很久的问题。如果是想长期在极地工作的话那应该大多数都是科研人员,或者走技术员路线(大多数可能要求electrical engineering),或者后勤人员。我见过的真的全职在极地工作的只有Tarfala科考站的站长,和另外首席科学家养的哈士奇。不过如果是短期的工作、学习或者生活的话,倒是有比较现实的方法——去个离极地近或者校园在极圈里面的大学念书。
. B2 E/ H5 z2 L- d% m* o8 ^. D因为硕士两年是在瑞典乌普萨拉念的书,就只说一下我了解的去北极或者亚极地环境学习工作的机会吧。4 _, B& q: O9 v2 n- S5 |7 v
北欧凡是开设了地球科学相关学科的大学多多少少都会有极地研究科目。比如挪威就有一所The Arctic University of Norway(UiT),他们有个校区就是位于Svalbard上面的Longyearbyen (北纬78°)。在学校的官网上都直接写着“本校区有居民2500人,北极熊3000头”。早上醒来,打开窗户,映入眼帘的是极光、北极熊和随着你的呼吸在玻璃上凝成的雾。这样的景色也不是梦。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可以申请summer course。留心一下在Svalbard和学校的通知,应该有不少临时的field/research assistant之类的工作。8 F' Z6 J2 B+ K5 G# @
还有就是众多科考站的临时工作。比如我比较了解的瑞典的Tarfala科考站(学过冰川的应该都会了解过Tarfala站旁边的Storglaciären吧)。斯德哥尔摩大学每年春夏都会组织两次大型的冰川测量。每次都会招募大约20来名学生去做测量,包吃包住还有工资。招聘是面向所有人的,不过每个人每次只能去做一个月。& @2 P/ ~' T# N# c8 v
最后,上面提到的所有都和性别无关,这也是出来读书的好处之一。如果是真的喜欢极地工作环境的话有机会可以去读书体验一下。大胆点,迈出第一步就顺着走下去就好。不过真的是很辛苦,也有风险。与人隔绝,是会感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还是会觉得孤单,也是因人而异。总之这确实不是面向所有人的工作环境。
, u( ~/ [2 S- m/ l# f; [. m接下来是一些私货时间。' O2 w* e0 Q0 Q# ]$ M2 A8 v
在做硕士毕业论文的时候曾经去过Tarfala两次,也是不止一次地想过能一直在那里工作呆着也是挺好的。
  F; u" r& @2 m  I1 c; d
照片都是本人拍摄,以及私货(我的硕士毕业论文 https://github.com/fsn1995/cold-surface-layer-dynamics-on-Storglaciaren)
发表于 2021-11-30 21:23:12

举报 回复

极地研究的热度在国内逐渐上升,由于多方面原因,成为了我国未来海洋科学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如果题主只是想要体验极地风光,跟个极地旅行团体验一次就行了,花费也不大。但如果题主希望在极地科考领域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起码认真读个博士吧。8 ~% f4 n; D" s7 j" k
推荐一个极地科考领域的龙头老大哥: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海洋与极地研究中心(Alfred Wegener Institute, Helmholtz Center for Polar and Marine Research)。AWI隶属于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以创立大陆漂移说的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命名,极地科技和航次资源十分雄厚。去国外先进的单位学习科技理念,然后回国建设极地事业,不香吗?) l" k' q' H- j- S6 z8 N
P. S. 极地工作很艰苦,谨慎选择。感兴趣有条件就好好做,该退坑时就别犹豫。
发表于 2021-11-30 21:38:12

举报 回复

科考类的话…$ m" G( s; I" ~$ D
按我国的实际情况,如果你是男生且报考了极地相关院校专业且该专业常年有极地任务的话,不用读完,博士甚至硕士期间就有机会去南极(不过一般是越冬,也就是大约一年半,回来如果不坐船的话会短一点)。& L6 e" N; w8 n& m# z' Q
但如果是女生的话,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实际上几乎不会允许女生去越冬,而度夏这种相对不艰苦的活动又不太会让学生去,所以女生一般在相关院校做了博士后甚至工作了才会有机会去。
5 G4 k  F: C  v4 ~利益相关:南极中心毕业硕士
发表于 2021-11-30 21:53:12

举报 回复

我自己就有两次出海科考的经验,一次边缘海,一次刚刚越过南半球。
+ j9 }5 l  ?  t; n" i) c4 b上皂片
% g& J6 K  y: B* I# n' B. m4 Y2 M4 q1 k8 O  S: }8 p

" W! `! O* h& m* z0 L7 c还有一待就是几个月相伴的舷窗。。。虽然你很破,但却给了我一个看世界的视角。
+ y7 Q% p7 |0 ]* e3 N由于科考船上很多科研人员就是吃这碗饭的,不乏有去过南极北极的人在。
" |5 p1 R  s2 `3 |) z* v" s1 i' f直接上干货。  b# q4 F" f7 x# g% E! B8 P
<hr>根据我的经验来看,想去这里工作的,最好先投身于体制内。有人说,也能看到极地科考的招聘信息啊。但那毕竟还是少数机会。最大概率的机会还是与南北极科考有比较紧密关系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甚至直接是极地科考中心。
  p0 J& H' Q* o& o' N因为,这个毕竟不是一个普通的事情。国家更会相信一些有口碑有能力的机构,强于某个人。当然如果你极强的独特性除外。所以你所在的机构极其重要。第二才是你说的这个个人身份的事情。, w( K- z0 u, m6 e, L: ?. P: M
极地科考仍然是偏重科研的,研究生应该是比较基本的条件了。
$ O$ Z6 ~* y# Z& K最后送你一个tip。根据我的远海出海经验来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出海对于女生还是很辛苦的。
: H6 {, v* F4 B去南极科考前几个月都在卸东西,当然是有交通工具的。including 雪地车,飞机✈️。有一些大牛去极地直接坐飞机去的。在极夜的那多时间,2个小时工作时间就是标准工作时间。根据我前几年的了解,一般普通的海洋地质口过去的人要不是待半年,要不就是一年半。因为卸东西就得至少三个月吧,这些东西你是否想过? Maybe you should think about similar issues before you ask this question.
发表于 2021-11-30 22:08:12

举报 回复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zyw
活跃在2022-10-2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