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发展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做好“双碳”工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是维护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认识海洋碳汇、提升海洋碳汇能力是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r4 \+ E' A6 }: x) Q9 W1 J/ k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一所)党委把调查研究贯穿始终,扎实推进调研成果深化转化。作为科研院所,海洋一所始终坚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充分把脉海洋碳汇中的科学难题、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应用前景,推动碳中和科研工作和减排增汇研究。海洋一所以“发展海洋碳汇,助力绿色低碳发展”为题,赴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调查研究。
; G2 r1 |1 A4 F: w调研概况7 U( [* U- G. }( \6 ]6 l1 k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三江源湿地,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由于河水自黄河中游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处沉积成面积巨大的三角洲,形成了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完整,同时也是最脆弱的湿地生态系统。发现并密切监测黄河河口尾闾摆动变化,了解黄河新生湿地分布与变迁,认识黄河三角洲湿地与海岸演变规律,对实现保护和修复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战略性、全局性目标,保障黄河入海口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另外,在“双碳”背景下,陆地已有的自然植被碳库不能被纳入将来的碳汇体系中,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新增的碳汇才能进入碳交易。目前通过陆地新增碳汇的难度很大,而海洋作为全球最大的活跃碳库,具有巨大的碳汇潜力,应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4 k* v t' y# f% Y
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碳汇能力开发的问题,海洋一所在黄河北岸柽柳平茬增汇试验场、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以下简称生态站)、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以下简称保护区管委会)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与保护区管委会、生态站等单位领导、专家进行了深入讨论。
8 H6 M+ C0 h1 E# Y当前,保护区管委会的主要职能是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以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持续监测、治理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并全力推进碳汇工程。生态站则重点关注气候变化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影响,偏向基础科研。调研过程中各方就黄河三角洲稳定性、互花米草治理、滨海湿地碳汇潜力、柽柳碳汇潜力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就未来可重点开展的合作方向进行了展望。5 Z2 L) Z( o/ t1 L; D
调研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及对策建议
) U# w- C0 p# f+ I——兼顾黄河三角洲外来物种利用与治理
$ U) E6 \9 M4 s) w$ k" g/ z自 2002年起,黄河每年进行一次调水调沙,为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进行生态补水。2012年黄河三角洲海草床分布面积为近 20年来最大,达到了约 1200公顷,之后,海草床面积和分布范围骤减。近 10年来,由于互花米草对河口海岸的固定作用,黄河尾闾一直能够保持稳定。但是,互花米草在黄河三角洲的无序扩张也对盐沼植被生物多样性、底栖动物和鸟类栖息地质量等构成威胁,甚至影响当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9 u3 u0 h* L$ k* S
目前,在山东省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下,黄河三角洲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已得到了很好的治理。2021年底,自然保护区内部的互花米草清除率已经超过 80%。鉴于互花米草在维持黄河三角洲稳定性方面的正面作用和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负面作用,建议应全面研究互花米草在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辩证看待互花米草在三角洲沉积体固化中发挥的正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明确维护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同时开展水下三角洲稳定性监测工作,确保黄河三角洲碳汇功能的可持续性。0 u/ _ L7 t* i
——系统评估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碳汇潜力 w, V: a4 s0 X$ h5 p
经过现场考察和听取了生态站团队关于“海岸带蓝碳精准核算与固碳增汇技术”的报告后,海洋一所对生态站今后工作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关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沉积物中是否有泥炭层,并基于现代勘测资料和古沉积环境重建的方式揭示其形成机制;二是进一步建立有梯度的、有极端气候条件的控制实验,系统揭示未来全球变暖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以及碳源汇过程的影响;三是可尝试关注海洋硅藻、沉积物微生物的碳汇功能,不局限于滨海湿地的植被景观。最终,结合“遥感+现场验证+模式模拟”的方式,建立黄河三角洲生物生态环境变化与碳汇潜力的研究模式,争取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三角洲的研究模板。
5 F9 ~& \; I* B2 S N5 q8 q——推动黄河三角洲柽柳碳汇开发
/ N3 O( i' p; Q; E; j我国海洋碳增汇工作应关注“黄河三角洲自然碳汇开发”。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沼总面积约 157.10平方千米,以柽柳、芦苇和盐地碱蓬为主要植被。根据初步计算,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碳储量达到 44万余吨,黄河三角洲自然盐沼湿地年均碳汇能力超过 3万吨。特别是柽柳具有很强的耐盐、抗旱、耐淹的生物学特征,广泛分布在内陆盐碱地和我国北方滨海湿地、滩涂。柽柳林是滨海生物碳库的重要组成,是连接大气和土壤碳库的重要部分,关系到滨海地区的自然固碳能力,具有重要的海洋碳汇潜力。
/ h6 C" o& i8 w7 ]; p未来应结合遥感观测和现场调查,揭示黄河三角洲区域柽柳的分布规律和生物量,摸清黄河三角洲柽柳的“碳家底”,在此基础上提出柽柳修复方案;在该地区建立碳通量观测系统,在数据上精确落实黄河三角洲柽柳在海洋碳汇中的作用;最终争取推动将柽柳纳入国内、国际认可的海洋碳汇物种,使其进入未来的碳汇核算体系。
& P% W* y8 s4 R% M海洋一所建议联合黄河三角洲各科研、职能单位成立一个专门的研究院,建立黄河三角洲数据管理体系平台,整合各单位在黄河三角洲开展工作所取得的数据。在该数据管理体系中,数据产出方拥有优先使用权,而数据管理平台可以整合分析持续积累的长时间序列数据,从而真正能为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及碳汇能力开发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作者系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经作者同意,本调研报告有删减。)
2 O E9 \+ R6 q z' E来源 | 中国自然资源报
) v, z( t# r: }6 N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