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v6 }! q% X8 m* c $ i0 R9 v! n" S% T
6月8日,中国海洋大学“东方红”系列科考船行走课堂——《海洋科考认知实践》先导课在中国海洋大学“东方红3”船开讲,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崇本学院、未来海洋学院和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海南大学等入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200余名师生通过视频连线方式现场参与学习,将特色海上思政课程体系驶向南海。 5 t' n; Y' ~- W6 ^" M
k6 l( G* j5 v, ^ : i' D* R% b9 b9 A
& M) I0 l- Z3 z4 [) q6 I
% l6 j- W" Q/ G; H
O; b5 S0 x5 q6 \' Y T* R& D “东方红3”船现场 (中国海洋大学 供图) ' \* K% K7 C( O' Y5 ]" h" S( e6 m
2 F, O- R' q% V! s I' E; d) q* X
! J v3 R% Q7 F; f& `& l
“东方红3”船实验室主任宋振杰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带领师生依次参观驾驶室、仪器集中控制室、CTD采水室和数据处理实验室,深入了解静音科考船的先进海洋调查装备,激发同学们对海洋的热情。
0 z0 U8 e% s$ E
4 I$ i% I" l; O P. W2 X( q7 j / ]" {1 n7 ?! ^; c; ] S& ?1 o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西太平洋复杂地形对能量串级和物质输运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首席科学家张鑫研究员和船上负责实验的老师向师生介绍“东方红3”船正在开展的航次项目和当前航段执行的主要作业任务,从设计理念、探测能力、设备组成和作业流程等方面详细介绍海洋调查重器“发现”号ROV深海缆控潜器,并展示ROV的水下作业画面以及本航次的发现和初步成果,进一步提升同学们对海洋科学研究的认识和亲近感。
6 I% V: b" S6 {) F! ~, r6 R* P
2 A3 ]; T! R) y 6 L2 F' }; g4 V* {. P
& u; f4 r/ r. @
4 Q9 k: G# j3 o" E
' p4 ~ a- m: `- Z6 M& R; A$ R 三亚海洋研究院现场 (中国海洋大学 供图)
9 T7 Y; B9 G$ k# r4 Y5 a
9 J5 f% n& Y- E. y" g. Z; t; k " u% u' R$ C, h# x9 q- g, Y1 Z
三亚海洋研究院副院长赵玮教授讲述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对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他表示,中国海洋大学不仅要培养海洋科技高端人才,还要让更多的人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希望同学们珍惜海上实践机会,培养动手能力、适应艰苦环境、提高团队协作意识,锻炼自己“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能力和精神,为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6 V3 A- A! {* w: P( x9 b& v
7 f3 u: E* u, t
# _! \5 u7 v3 M8 [; t4 [ 崇本学院院长高会旺、未来海洋学院院长李建平分别作海洋科考、海洋科学与多学科交叉科学等内容的报告。学生就海洋科考仪器设备的基本知识、“东方红3”船的性能、本航次的科考内容等进行了提问,相关老师予以解答,气氛热烈,互动良好。 # S' X# D9 l4 M8 P7 _
& i! j' F# O) I% B- S1 B- f + \+ B" i; o' Y- R% Y, u5 R# [" \
, q: F4 a( P" {& \5 k" x1 L$ v! e
; |0 `; `0 c* }# o r
7 Q6 `1 }- J' j' o; O( C# [ 崇本学院现场 (中国海洋大学 供图) I `) E) Z7 j- s- O: b
: c5 L1 m2 B% A6 ^- d
+ z; I/ `1 T- E# B4 C9 k5 z2 v7 ^ 中国海洋大学原副校长、“东方红3”船建设总指挥、三亚海洋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闫菊表示,“东方红”系列科考船是中国海洋科考船发展的缩影和见证,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标志,引领了我国海洋科教事业的发展。此次三亚海洋研究院发挥毗邻深海的优势,开展《海洋科考认知实践》先导课,提高学生对海洋的认知水平,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亲身参与海上科研实践活动。希望同学们领悟和践行“不畏艰险,敢为人先”的“东方红”精神,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海洋强国的建设者。 ! ]# n+ S; u! y8 b2 O( f
+ n" @0 e% o6 x
7 {9 [: }3 Z7 L' u, {0 j, }+ U/ y
% `8 }% a' o( S a u$ F# t
5 S8 y, e4 |4 u. b3 C0 @ ' A" w7 n6 K: _' E. U
未来海洋学院现场 (中国海洋大学 供图) ; g9 d/ R1 H3 a# v3 [
$ Y6 ?% `$ h- _0 Y$ y
* Y( g1 g/ i/ W. ^% r
据悉,为了培养更多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从2020 年开始,中国海洋大学在世界第四艘、国内最大的静音科考船“东方红3”号上开设“海洋科考认知实践”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和驻青涉海高校开放,迄今已开展30余批次,近4000名师生登船。在学习仪器实操、应急演练等海洋科考知识的同时,课程坚持思想价值引领,融入“海洋强国与伟大复兴”系列思政内容;融入体育教育,依托船上健全的体育设施,开展体育锻炼;融入劳动教育,餐厅和住舱等区域的卫生由学生负责维护,养成爱护公物、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为国家抢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构筑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做出了重要贡献。据悉,课程将于2022年8月在南海开设,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海南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等百余名入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校的研究生将登船学习,开展海洋水文气象、化学、生物、地形地貌等调查作业。(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
. Z1 N Q9 ~; L3 P/ E2 Q" Z3 _, O - }+ \+ c3 u" s j: D4 a5 x1 d
: R3 L9 e0 O4 F4 B2 l7 I 来源:中国日报网 ! _0 A; h$ H. _% U- c( B
8 a+ w5 E* B1 ^6 q
1 R8 Q4 H% z o" Q7 c
举报/反馈
. z' k: K# ~: P * P! m) y0 U/ m4 z+ i" t
) E' u& O# l! D# w
# j+ D. \/ [; v" y9 h2 e
! s+ G6 I& a1 s. L
2 R) n% ~; O4 `: \&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