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新能源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复制链接]
* B, J5 t# Q- ^. Q+ o/ c

原标题:中国海洋新能源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y% U0 n5 H& q) t, v8 N 2 v7 ?9 q+ R; Q' o; r

6 u9 ]! o2 k' P* X3 k9 u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1 N5 P6 e. A; l2 g; r& r' ~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专注于中国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 ~/ w3 g! w; `7 }4 ^2 P8 A+ |6 T

海洋新能源、海洋新能源产业概念

2 D. L- A. l! ]- q) r7 f

海洋新能源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浩瀚的大海,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有真正意义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新能源。主要为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潮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更广义的海洋能源还包括海洋上空的风能、海洋表面的太阳能以及海洋生物质能等。

3 M6 C, m7 g) `& S4 L5 h

海洋新能源产业有利于改善环境效率,益于海洋低碳经济稳健发展,开发海洋新能源替代传统高耗能能源已成为迫切需要。由于海洋能地域性强、能量密度低,海洋新能源产业普遍存在设备建造、维护成本高,能量转换效率较低的问题。要在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还需要依靠科技的创新以及产业技术的进步。

6 }$ |# k1 K6 d% K$ @6 d$ D

海洋新能源产业具有海洋地域属性。海洋新能源产业隶属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以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等不同的海洋可利用能源。海洋新能源最终的成果转化阶段需在海上进行试验,因此海洋新能源研究地点几乎都属于沿海地带区域,地域可供选择范围较小;而传统产业面对地域限定拥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不同的地区都有相应的制造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GDP上升。

6 {- X U. G+ y# J0 o0 y

中国潮汐能资源丰富,长达18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加上5000多个岛屿的14000多公里海岸线,共约32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中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资源。全国潮汐能蕴藏量为1.9亿千瓦,其中可供开发的约3850万千瓦,年发电量870亿千瓦时。中国沿海潮汐能可开发的潮汐电站坝址为424个,以浙江和福建沿海数量最多。

- c) p% e/ U5 M' j6 y1 P0 X( [) e5 A

中国最大的潮汐电站是江厦潮汐电站,位于杭州南边,也是中国第一座双向潮汐能发电站,共安装6台潮汐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3.0MW,位列全球第四位。其中最早的1号机组1985年开始运行,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而如今它依然在源源不断地生产着电力。

! K! j* g1 Y* \# S) }2 e6 E

海洋新能源行业现状分析

1 L7 \5 L+ |" e E) N6 K2 w7 B

中国潮流能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中国近海99个主要水道的潮流能资源理论装机容量为833万千瓦。其中,浙江省近海潮流资源最为丰富,约为519万千瓦,占到了全国潮流能资源总量的50%以上。截至目前,两台机组累计发电量已超过3万度,刷新了中国潮流能装置发电纪录。

( E7 O a- \6 p' Q

海洋中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潮汐能、波浪能、盐差能等,其中波浪能由于其具有能量密度大、能源分布广泛等特点,在海洋能的开发中占有一定的优势。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决定了中国具有丰富的波浪能,开发潜力巨大。中国的波浪能开发利用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于1975年制成并投入试验了1台1000W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并进行了改良和升级。

0 I- f' E7 e2 }6 y0 l

在波浪能发电站建设方面,广州能源所在1989年建成3000W的多振荡水柱式波浪能电站,于1996年试发电成功,升级成为一座20kW的波浪能电站。广东省汕尾市在2005年建成了世界上首座独立稳定的波浪能电站。

' [1 G. {2 P9 |. n- W

近些年来,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等单位先后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就目前波浪能发展概况来看,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从规模层面尚未达到大规模集中发电程度,但是波浪能发电产业这些年来一直稳步发展,应紧跟相关国家政策的要求,解决相关技术难题,波浪能产业的发展必将为世界能源产业做出重大贡献。

1 p: E# B' u* |

海洋温差能储量巨大且绿色环保,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哺海洋养殖,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高精度数值模拟方法是未来温差能工程运营中资源评估、可行性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估的主要手段和发展趋势。提高温差能发电系统的效率和净功率,加强对温差能发电装置安全稳定性和冷水后处理的研究,提高装置使用寿命和冷水的利用率,以此提升温差能发电的综合经济效益是未来温差能发展的重点。

2 E* K5 F( _; g2 U: g

近年来,在我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有关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带动下,创新要素和社会资金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集聚态势明显,重点领域技术加快突破、示范应用逐步增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规模日益扩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 W5 l( f" l& _% G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海洋新能源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智研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 y% q1 B* g, }4 k$ Z2 X: _0 J

责任编辑:

: N8 @7 R$ `9 O2 g" [6 A$ S# D & |) A! M: w+ U0 [$ w6 N: P/ U9 a. y# t/ _4 X * m/ m' r. O R; q# e ' y/ x% L% S6 u6 A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莱发包装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