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 Roll时间不同步造成的地形假起伏
可通过外部1PPS信号(即每秒一次的脉冲)校准处理单元的时钟。注意在调查过程中尽量不要调整时钟,以使处理单元和外围设备的时差恒定,便于后处理。对于姿态,一般来说时间同步误差应不大于5ms;对于定位数据则取决于所要求的定位精度及船速。如定位精度要求在0.5m内,当船速为10节时,要求时间同步误差在100ms内。由于目前绝大多数运动传感器能将时延误差控制在20ms以内,因此时延误差引起的水深误差并不大。
⒊测线布置
有文献建议布线平行于等深线的方向。作者查阅资料,认为在海底坡度较大的区域,应沿着斜坡测量,而不是在上坡、下坡分别测量。前者可根据水深的不同调整测线间距,较为经济,但测线布置难度加大,而且斜坡反射的波束只有较少的部分被换能器接收,多波束旁瓣的影响会加大,易造成错误的海底检测。故布置测线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及需求权衡利弊。
⒋探头吃水
在调查中应注意船吃水的改变并及时修正。探头吃水应该通过左右舷吃水的平均值来确定,测量位置应在通过运动传感器、关于船身轴线左右对称的船舷位置,这点往往被忽视。船舷安装的多波束探头形式上的吃水改变,可能是由船身倾斜引起的。
⒌船的纵摇
船的纵摇(也称为Pitch)不同于多波束安装的静态纵向角度偏差,是指动态的船头船尾绕轴上下运动。这种运动虽然角度一般比横摇小,但由此造成的多波束扫射面随着船的前后摇晃而来回移动可能造成局部数据丢失。为了减弱这种损失,需要限制船速,当纵摇角度较大时须考虑停止多波束作业。
⒍声速剖面
声速剖面测量方式引起的多波束测深误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自始至终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测深的精度。因声速剖面测量往往是“以点带面”,且多波束勘测又具有一定的滞后,故很难得到准确实时的声速剖面。声速变化最活跃的部分是表层,因其变化最早改变波束射线路径,故表层声速变化对波束测量精度的影响也最大,对边缘波束的影响尤其明显。试验表明表层声速减小时将引起勘测海底两头上翘,而表层声速增加时将引起勘测海底两头下凹。虽然不少后处理软件有声速折射改正的模块,但作者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认为其效果并不理想。为减小声速剖面给测深带来的误差,应现场及时补测声速,当测区范围较大时,多布置声速测量站;另外,为了减少其对边缘波束的影响,可适当减小波束开角。如多波束系统配有实时声速仪,应注意监测多波束探头处声速并与已测声速剖面值比较,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新的声速剖面测量。
⒎航行要求
用于多波束测深系统的运动传感器通常有低通滤波装置,波浪和涌浪的较高频率的周期性的运动在滤波带宽内经过一定的时间将产生零平均偏移,不会影响姿态测量的精度;但是,任何方向的长周期加速度都将对低通滤波比力矢量产生一个额外的加速度影响。通常产生长周期加速度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船速的增加和减小,二是船只转弯。前者导致一个纵摇误差,后者产生一个横摇误差。《海洋调查规范》也明确规定“测量时船只应保持匀速直线航行,航向修正速率不得超过5°/min”。
⒏实时数据清理
实时数据清理往往被忽视。事实上,在采集过程中设置适当的参数来进行实时数据清理不仅可极大地减小后处理的工作量,而且可保证真正的海底被跟踪的更好,提高数据质量。在数据采集软件中被剔除的数据,并不会丢失,只是被标记出来,后处理可选择恢复被剔除的数据。实时数据清理可分为“基于线的数据清理(LBDC)”和“基于面的数据清理(ABDC)”。LBDC方式能清理明显的噪声(如脉冲状噪声,如图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