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U* o, C* J; \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最神秘、最富有生命力的领域,它占据了地球表面的71%,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它是人类的生命摇篮,是地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宝库,也是全球污染物的最终净化厂。
: z" z& d7 U5 ?; [$ A 然而,海洋也是一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世界,目前为止,人类只探索了海底的5%,还有95%的海底是未知的。海洋探险就是人类为了深入了解海洋的奥秘,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和利用海洋资源,为了满足好奇心和冒险精神,而进行的一种勇敢的尝试和活动。
* g1 Q) {4 _1 |3 ]! A% S6 p 海洋探险的历史 ! \' S2 o7 p: \8 M8 H- F# O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主要利用木筏、独木舟、帆船等简单的工具,在沿海或近海进行航行、贸易、捕鱼等活动。随着航海技术和地理知识的发展,人类开始进行跨洋航行和远洋探险,发现了新大陆和新航路,开拓了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和往来。 z' @/ ]7 i+ A1 k( u
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进步,人类开始使用蒸汽船、潜水艇、水下机器人等先进的工具和设备,对海洋进行更深入、更系统、更科学的探索。人类不仅对海洋表层和中层进行了广泛的观测和研究,还对海底深渊和极端环境进行了勇敢的挑战和突破。 . E! n1 ]% a1 w* B3 `! }
海洋探险的方法
3 V. O. y6 A0 ]+ R7 r6 e 海洋探险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它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气象学、工程学等。海洋探险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如遥感观测、实地采样、实验分析、数值模拟等。根据不同的目标和需求,海洋探险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 F0 G, ~4 u1 D2 M
表层探险:主要针对海洋表层(从海平面到200米深处)的水文气象、生态系统、污染状况等进行观测和监测。常用的工具有船舶、浮标、卫星等。 $ M' {# N/ N. Y' Z
中层探险:主要针对海洋中层(从200米到1000米深处)的温盐结构、流场分布、生物多样性等进行观测和研究。常用的工具有潜水艇、潜水器、水下机器人、浮标等。
0 t* C: v* ?1 O7 [0 R8 Y' M 深层探险:主要针对海洋深层(从1000米到海底)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沉积物质、极端生命等进行探测和探索。常用的工具有深潜器、水下滑翔机、水下传感器等。
% h$ A L# [7 _ Y( b9 O7 b 极端探险:主要针对海洋中最深的海沟和最冷的极地等极端环境进行挑战和冒险。常用的工具有特制的潜水艇、潜水服、冰雪车等。 , o+ ~/ {0 \) Q4 c5 H
海洋探险的意义
3 d$ l) V7 D( k9 S# A/ l' p+ | 海洋探险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好奇和向往,也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需求和追求。海洋探险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 v2 [7 z! c! P, d 增进对海洋的科学认识。海洋探险可以揭示海洋的形成演化历史,揭示海洋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多方面的规律,揭示海洋与大气陆地生物圈等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为理解地球系统提供重要依据。
: c& R# g X( T) { 保护海洋的生态环境。海洋探险可以发现海洋中的珍稀濒危物种,发现海洋中的污染源和危害因素,发现海洋中的自然灾害和风险隐患,为制定合理有效的海洋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C$ X: D4 R3 \9 {" L0 m1 y1 s
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源潜力。海洋探险可以发现海洋中的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能源资源,发现海洋中的鱼类贝类珊瑚等生物资源,发现海洋中的药物化合物基因资源等特殊资源,为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提供新的途径和可能。
/ T, m' D$ ]( Z 丰富人类的文化内涵。海洋探险可以展示海洋中的美丽风光,展示海洋中的神秘文明,展示海洋中的奇异现象,为人类提供新的审美体验和文化启迪。
* l8 P, D* C) D; t5 z% r; f4 g: T 海洋探险的前景
7 n/ z! Z0 T1 u4 x5 Z- U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海洋探险的需求和能力都在不断提高。未来,海洋探险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0 ?! n3 w' k5 @& x! }- ?2 x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海洋数据的智能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提高海洋探险的效率和质量。常用的工具有智能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智能水下机器人、智能仿生装备等。
1 E/ o# @! W/ _* s/ g2 ] 协同化。利用网络通信、卫星导航、多传感器融合等技术,实现多平台、多载荷、多任务的协同探险,提高海洋探险的覆盖范围和精度。常用的工具有水下滑翔机、水下浮标、水下无人机等。
9 q C( M8 J5 U z `, v 持续化。利用新型动力、新型材料、新型结构等技术,实现海洋探险的长时间、长距离、长周期的持续作业,提高海洋探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常用的工具有深潜器、大排水量无人水下航行器(LDUUV)、海底观测站等。
0 c7 z5 ?0 q" q N 适应化。利用自适应控制、自适应学习、自适应优化等技术,实现海洋探险的自主决策、自主规划、自主调整,提高海洋探险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常用的工具有可重构无人航行器(MANTA)、仿生无人航行器(GhostSwimmer)、鹦鹉螺-100仿生潜艇等。 8 @) E) r/ R; g; r( ?
海洋探险的挑战 + T* t6 \, k( I& m3 o, a0 `; B
海洋探险虽然有着广阔的前景,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h4 T# \9 a W# Q9 c: D
技术挑战。海洋探险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集成多种先进技术,如人工智能技术、通信导航技术、传感器技术等,这些技术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需要进行系统优化和协调。同时,海洋环境复杂多变,对海洋探险装备提出了高要求,如抗压性、抗腐蚀性、抗干扰性等,需要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瓶颈。
$ _. ~! m6 N7 ~ N: {, f 管理挑战。海洋探险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需要进行有效的协调和合作,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用。同时,海洋探险也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需要遵守相关的国际法律和规则,尊重各方的利益和权益,处理好可能出现的争端和冲突。 1 b( `! {; T/ [/ i! c8 M" j Q
安全挑战。海洋探险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危险,如水下障碍物、极端天气、敌对行为等,可能导致装备损坏或失联。
2 T2 B! W( L! j 人员安全。海洋探险涉及人员的出海、下潜、作业等活动,可能遭遇海上风浪、水下暗流、生物攻击等危险,需要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常用的工具有救生衣、救生筏、潜水服、潜水艇、通信设备等。
" F% B! w) p4 p1 Y 装备安全。海洋探险使用各种高端装备,如船舶、潜水器、水下机器人、传感器等,可能受到海水腐蚀、水压损坏、电磁干扰等影响,需要保障装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传输。常用的工具有防腐涂层、防水密封、抗压材料、抗干扰电路等。 ; {" I$ v" n& D& W1 @2 J! X
环境安全。海洋探险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噪音污染、垃圾排放、生态破坏等,需要保障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常用的工具有低噪音装置、垃圾收集器、生态修复器等。 e, A+ n2 \0 Y* Y y
海洋探险的安全保障技术
$ s" ~" t( p" [* m' C4 l8 ]1 b7 G 海洋探险的安全保障技术是指为了保障海洋探险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措施,包括预防性和应急性两方面。预防性技术是指在海洋探险前或过程中采取的各种预防风险和危险的技术手段,如风险评估、安全规划、安全培训、安全检测等。应急性技术是指在海洋探险中遇到突发事件或危机时采取的各种应对和解决的技术手段,如救援通信、救援定位、救援装备、救援队伍等。 2 o4 N6 y1 I* ?1 A2 R) d, r( b
海洋探险的安全保障技术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综合技术体系,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海洋探险的不断深入和拓展。目前,一些国家和机构已经开展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果。例如: # S3 w& r3 t2 e8 P9 J
日本政府在2023年4月28日通过了新的海洋基本计划,其中提出了利用水下无人机(AUV)等自主式观测探测装备来提高海洋安全保障能力的战略,并计划在2023年度内制定相关的实施方案。 3 J" t8 H* h* t! C! }, B) Q9 p
中国科学院在2022年8月2日发布了《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年第7期,其中专题介绍了海洋观测探测与安全保障技术的相关前沿研究与发展。 : \- Y$ d1 Q9 j3 ?0 O( J3 F, O
海洋探险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域和利益,需要各方加强沟通和协调,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平台,共同应对海洋探险中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常用的工具有国际公约、双边或多边协议、联合研究计划、信息共享网络等。 3 D& Z: V; M$ x% Z+ N+ c3 l
海洋探险的国际合作现状与展望 ) j$ b, }& t4 I0 }: k: p; ?3 W0 F
海洋探险的国际合作是指为了促进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各国在海洋探险领域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包括政府间、机构间、企业间、个人间等层面。海洋探险的国际合作有利于提高海洋探险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海洋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维护全球海洋治理和秩序。
c) z! |! j1 }/ R; h8 S; e: E 目前,海洋探险的国际合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和进展。例如:
7 ~$ n: ]8 [( [ i' x9 k& P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是全球最大的海洋科学合作平台,目前有150个成员国,每年举办多项国际会议、培训、研究等活动,推动全球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计划的实施。
# p: \5 O- d/ u4 g8 A 国际深渊科学考察计划是一个由中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机构参与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旨在对全球深渊地区进行系统性的科学考察,揭示深渊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化规律。
# ~9 i% k# w% d" a0 Q 中国与东盟十个成员国在2019年启动了“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支持双方在海上安全、蓝色经济、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项目合作,推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K8 B/ I, h+ P$ y+ R5 [
未来,随着人类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对海洋利用的不断拓展,海洋探险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各国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海洋探险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共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共同维护海洋安全和稳定,共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 `: d. ^% E. i$ q2 d" ]* V5 r
3 Z% q1 ?4 u, e4 C5 z
" g7 V1 g7 _' I; G7 ?9 H( r7 _0 X' ]6 P" u p' v
2 u3 ]4 F+ o2 l*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