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 B) l" s; Q$ m, G) L$ Z2 V 点蓝色字关注“知领”
5 k9 l# } a- u- Z$ s 来源: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 , D" b, Z6 |6 k# Q
海洋分中心 9 z) [ b1 X2 v3 F& R& i# t( K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独家,转载请标注 内容介绍, O7 p% g- z- T# S$ E
2021年3月,澳大利亚发布《综合海洋观测系统2030年战略》(IMOS Strategy 2030),指出该国政府凭借综合海洋观测系统(IMOS)提供的海洋及沿海地区的观测数据,不仅有效管理了全球第三大面积的海域,预防了来自海上的极端气候灾害,还促进了每年总量约为1 000亿澳元(约合人民币5 000亿元)的海洋经济发展。在未来10年中,为了使澳大利亚继续从详实的海洋观测数据处获益,战略提出了强化观测数据对政策支撑的作用、增强对气候灾害的影响认识、最大限度与全球伙伴共享观测数据等5项任务,并对应列出了增强海洋建模及预报服务、谋求印太地区海洋观测领域的领导地位、简化使用者对预测数据的获取方式等12项具体目标。 # n3 H; @9 E* ~9 T. T' P

( a% S, {8 P: U- J/ S2 T 2021年3月,澳大利亚发布《综合海洋观测系统2030年战略》(以下简称《战略》),详细介绍了该国家海洋观测联盟的成员组成、配套科研设施、具体工作方式,并进一步提出未来10年的重点任务及实现路径等。澳大利亚作为海洋大国,拥有约1 62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水域面积,仅次于法、美两国而位居世界第三。为了有效管理其周边广阔的水域,澳大利亚政府很早便联合本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以共同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海洋观测体系,并已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为此,其海洋观测动向及关注重点应引起我广泛关注。 一、
; W. r6 U. R, r/ _5 c% w 澳大利亚综合海洋观测系统(IMOS)介绍 澳大利亚综合海洋观测系统组建于2006年,其是以《国家合作研究基础设施战略》作为指导,由国内7所顶尖海洋研究机构组成的观测联盟,并在2014年被公认为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区域联盟。现将该联盟情况整理如下:一是成员机构组成,包括塔斯马尼亚大学(牵头机构)、海洋科学研究所、国家气象局、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悉尼海洋科学研究所(涵盖悉尼大学、麦考瑞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科技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南澳大利亚研究与发展研究所等7个创始成员。二是工作运行模式,综合海洋观测系统作为相对松散的国家级联盟,其科研经费及仪器设施大多由成员机构所承担或提供。成员机构依据事先确定的主题及内容,对沿海至公海水域的海洋状况、海洋物种及栖息地等情况进行观测,并将整理好的科学数据汇交至澳大利亚海洋数据网络(AODN)平台,供国内外从事海洋及气候科学研究的人员无偿使用。同时,成员机构还会以数据为基础,结合联邦政府、地方政府、海洋产业部门等实际需求,为其提供数据深加工服务。三是观测及研究的重点领域,基于科学性及实用性原则,联盟确定了长期海洋变化、多变及极端气候、边界流、大陆架及近岸过程、生态系统响应等5大研究重点,为其确定各水域的观测主题及内容指明了方向。四是主要的海洋观测设施及平台,包括调查船、深水锚设备、卫星、海洋雷达、无线传感器网络、Argo浮标、水下滑翔机、自助式水下航行器、国家系泊网络、动物跟踪声学遥测系统等,为联盟开展全方位海洋观测提供支撑。二、《战略》提出的5大重点任务
5 K- k! P* G2 _ 为了有效支撑澳大利亚对周边广阔水域的可持续管理,《战略》为联盟制定了未来10年在海洋观测领域的5大重点任务:
% [; T( R: W7 ~# h0 n 第一,持续贡献海洋观测数据及相关知识,以便为国家重大海洋事务决策寻求科学依据,为海上运输等涉海产业活动提供预报服务支撑。
6 s5 C) Q9 e8 B9 M0 t 第二,加深对气候变化及其他极端天气事件所造成的环境、经济、社会及文化影响的认识,并提升对海洋灾害应对能力的理解。
: j- l9 Z# p# H 第三,加深对海洋环境、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的了解,以协助管理及保护澳大利亚的海洋资产。 5 }' w! J1 w4 r
第四,为海洋学术研究、海洋知识教育、海洋技术培训等工作提供支持,不断创新方式以便为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科技进步、海洋管理体系完善提供配套监测服务。
- Y. n8 ~! W4 \& Q' Q# A6 w 第五,增强在地方、国家、地区及全球等合作平台下的参与,以确保澳大利亚的海洋观测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三、《战略》任务的实现路径 . I9 a; C) v" b, [+ b8 k+ J J) \% ]
以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10年”(2021—2030)计划为指导,结合联盟现有工作基础,《战略》从以下4个方面为重点任务研拟了实现路径。 & a9 K% P4 x% D7 Y! M
一是谋求使海洋观测数据能为国内各项海洋事务创造实际效益,特提出:(1)对联盟顶层系统进行重新设计,以便为国家优先事项或新兴问题等提供更多服务支撑;(2)评估联盟在国家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与利益相关者合作对海洋资产进行系统性观测,将海洋观测数据转化为可供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直接使用的信息及产品,从而对海洋事务决策及蓝色经济发展提供支持;(3)增强海洋数值模拟及海洋预报技术水平,以提高海上作业的效率及安全性。 + D5 @/ L# E' N/ H1 }0 K7 t7 A
二是为满足澳大利亚在海洋观测领域获得国际话语权的实际需要,特提出:(4)大力提升联盟在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中的地位及作用;(5)继续保持澳大利亚在印度-太平洋地区海洋观测领域的领导地位,并进而向周边小岛屿国家投射科技影响力。 4 x) a* G1 x+ F8 s: {
三是为促进澳大利亚海洋科技及认知的整体进步,特提出:(6)在空间及时间尺度上整合各项变量因素,从而提升对海洋系统及其相关物理过程的认知程度;(7)通过增进务实交流以提升各国公民的海洋意识及素养;(8)确保联盟为今后的海洋科研人员提供全球领先的仪器设施、数据基础及知识储备。 * G0 u6 w7 J8 F' [( r$ r& o
四是为进一步整合国内力量以支持海洋观测,特提出:(9)与地方政府建立长期伙伴关系,为海洋观测及相关研究工作提供稳定经费支持,并促进海洋观测数据实用性的提升;(10)与国内合作伙伴及利益攸关方开展必要合作,各自发挥专业领域技术优势,以共同解决当前及新兴的海洋问题。 四、《战略》对我国海洋观测工作的启示
; |& Q& q. n/ s# `/ f+ z [0 P 海洋观测一直是我国深度参与海洋治理的重要抓手,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洋观测仍处于相对落后水平。借鉴《战略》相关内容,现提出如下建议:
0 }6 J" h/ O; ^6 t& m2 t* L 第一,组建国家级海洋观测联盟。由自然资源部、科学技术部牵头,统筹国内涉海部委、涉海企业、涉海高校、涉海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海洋观测力量,建立兼具“政+商+学”性质的国家级联盟,以服务于国家海洋事业发展需要。定期为联盟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明确各成员任务分工及重点观测领域,并确定由我部负责的观测数据汇交及共享机制。
( n; M8 Q7 C; E' l, ] 第二,构建科学合理的配套战略规划,目前自然资源部正加紧制定《全国海洋观测网规划(2021—2030年)》,参考澳《战略》中对其综合海洋观测系统的定位及布局,我国亦应在新规划中明确与国际接轨的海洋观测系统建设的任务、目标以及中短期规划。此外,我国还应严格执行现有管理规定,并建立配套的资源保障、后勤协调等机制,以推进国家海洋观测能力的全球布局。
! j, ?9 u# H- `. {2 x 第三,拓展在海洋观测领域的国际合作。与海丝路沿线国家(斐济、柬埔寨、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吉布提等)合作建设岸基海洋观测站等设施,扩展观测系统组成,提高综合观测能力。充分参与GOOS、DOOS、Argo等“海洋10年”重要国际观测计划,在西太、北印等水域布放一定数量的锚系浮/潜标,提升在海洋观测等相关领域国际组织内的影响力。 $ P) W6 ]9 q. z- D% J' u( b$ `
版权声明: ) V8 _! ~! S' ~ l; X2 n
未经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方式(电子、机械、影印或其他方式)复制,传播本报告的任何部分,不得将其存储在检索系统中或进行传播。
1 O# D- w( ]% N5 l! l 分享到朋友圈
# ^9 T+ z! {* W. m3 n. I+ b 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 Y1 Z* p& j: v4 E! j9 Q 推荐阅读 % {$ d3 l8 C Q6 @4 M7 E
【福利】
; S }" J4 |% O/ d3 b7 E: Z 科研院所、高校都在用!这款科研神器火了
7 U9 M( ]7 _4 B 【报告】 9 S7 V! |7 m, t& e# }4 y
中国工程科技领域原创深度分析报告 ; I3 w( |4 t. j
【观察】
7 [2 s) \, X( d; L; K 智读全球:专业解读分析全球工程科技领域最新发布政策和全球知名智库报告 " }% ]6 A: P8 S
 f) p& k* B- V: X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
! H8 d1 T+ Q$ z
. }1 e7 e6 M8 B# h' \. a
2 I s! i! M: G8 n7 m; R
3 K5 Z' n G3 i: g" \+ E( x, Q3 ?5 g3 G)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