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2 a/ P8 i/ b
编者按 $ \; X- R# l" H, ~
《小博观察站》围绕机构目前关注的四大重点议题零碳转型、可持续消费和供应链、循环经济与包容性创新,每月汇总国内外最新资讯,助力关注可持续发展创新创业的读者即刻掌握要闻、拓宽眼界、获得灵感。
2 [; E) ]9 Y7 l 本期聚焦“零碳转型”议题。我们观察到的重点动态包括:
) Y! d. t) \, q$ x' O i. r7 Q 微软签署首份海洋碳清除协议 6 ]/ @8 r8 |, F0 U2 Y3 k
5 U; s. l5 C7 J+ ?; g9 h) P& S 全球最大的化学链燃烧示范装置近日在东方锅炉德阳基地建成 . ]6 T; C: P# s2 u
欧洲议会正式通过碳关税
$ I+ Z" w! }5 t1 k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203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会突破90% * ~+ ]; V; S" c& {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首例室温氢负离子导体 % z8 ~ X/ E' P3 X }" Q
全球首个钙钛矿产品获国内外双认证 2 i$ S# E/ T) v9 d! a" G5 p
* w3 N, S# r2 Z 更多精彩,请阅读正文。如有任何建议与意见,也欢迎扫描文末二维码,与我们取得联系。 2 O! ^5 \( W+ O: A; d
微软签署首份海洋碳清除协议
& d9 z( a! A; A4 H9 t+ V 图源:Running Tide 官网 " ^2 G e( w) {. V# t( z# u
微软已与海洋健康公司 Running Tide 签署为期两年的协议,使后者成为微软首家海洋碳清除供应商。根据该协议,Running Tide 将在未来两年内通过突破性技术为微软清除多达12,000吨二氧化碳当量。
; c/ F+ i1 \5 f/ u* I/ _- C Running Tide 将事先部署含有石灰石的漂浮浮标来进行碳捕获和清除,以此提升海水碱性,从而有助于海藻生长并进行更多的碳捕获。随后将捕获的碳沉入海底进入慢速碳循环,利用深海的水压和重力等地质因素长时间地固定和存储碳。 - K1 O; `) e1 {0 L
全球最大化学链燃烧示范装置建成
. A6 g. }7 u$ J, e2 g 图源:东方锅炉
8 h# M- P* Q, E' T/ v8 f 由东方锅炉、清华大学、道达尔能源和法国石油研究院等共同设计,全球最大的化学链燃烧示范装置近日在东方锅炉德阳基地建成。该装置运用全球碳捕集标杆创新技术,后续将开展大规模碳捕集试验。 2 }8 V. T7 e# p
化学链燃烧技术是一种新型无火焰燃烧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碳捕集方案,成本不到现有碳捕集技术的三分之一。
9 {+ `! Z6 ?0 A( H* C S 韩国航运巨头将在集装箱船上试验碳捕获系统
) E/ x3 F& X+ V: H% J 韩国航运巨头 HMM 计划在今年下半年与三星重工(SHI)和泛亚(PANASIA)一起为集装箱船进行船载碳捕获系统(OCCS)的实船测试。 5 S, |6 c2 Y7 y( G
OCCS 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可从船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中捕获二氧化碳,确保其不会排放到大气中。该解决方案有可能在中期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6 e g8 t' P, _1 m* t, D7 b' k! C
比利时化工巨头布局合成生物学
8 h- E' l. q0 z$ H! C 近日,比利时化工巨头 Solvay(索尔维) 宣布,已与美国合成生物学公司 Ginkgo Bioworks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开发更多生物基产品,以构建领先的细胞编程和生物安全平台。通过这项多年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推动更可持续的化学品和材料发展,Solvay 将首先关注新的可持续生物聚合物。 - W/ z" O5 Q" m
作为可再生材料和生物技术增长平台的一部分,该平台旨在通过增加可再生碳在索尔维产品中的份额和开发生物技术带来的新商机来满足对可持续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 1 c% J( V, v4 n, p
欧洲议会正式通过碳关税
* M! |& e6 z: Z2 q/ \ 图源:网络
0 D1 F9 |5 u) {# W: j% j) H. Y 4月18日,欧洲议会批准了“Fit for 55”2030一揽子气候计划中的数项关键立法,包括改革碳排放交易体系(ETS)、修正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相关规则以及设立社会气候基金。 - U) x& n$ |- \% T4 n
其中,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奉行“污染者付费”原则,计划到2030年,ETS 涉及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较2005年的水平削减62%。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的通过意味着全球首个碳进口税即将落地,CBAM 也成为全球首个以碳关税形势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
7 j+ X$ A. k- R. S 我国是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商品进口来源国、欧盟进口商品隐含碳排放的最大来源国。CBAM 正式启动需要缴纳的碳成本粗略估计在2-5亿欧元之间,未来将可能对我国的钢铁、铝、有机化学品及塑料等产品等出口形成冲击。
1 J5 i. @% _ p: s" W% K5 k; X 丹麦启动全球首个 Power-to-X 招标 ; ^. h0 f: @. z. y; U7 c/ [# G6 V
近日,丹麦能源署(DEA)已邀请投标建设和运营 Power-to-X 项目,申请截止日期为9月1日。此次招标后,丹麦已提供12.5亿丹麦克朗(约合 1.677 亿欧元)的国家支持资金用于 Power-to-X 项目。
- y! m6 j# m$ \6 i- A9 a Power to X,也被称为能源直接转换,旨在通过电解或合成过程将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氢气等气体)直接转化为热量、电力、化学等能量,进而被储存、用于制造产品或为不同系统提供动力。 - x2 g& ~: u, O( w
零碳趋势催生氨动力船
1 B" f- Q% _2 ~1 z# z' B# B( L 图源:技术时报
7 A. ~; G7 p/ U: W0 W1 L6 o; X( f 近日,美国初创企业Amogy公司宣布,将在今年底推出全球首款纯氨动力、零碳排放的拖船。时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数十家船舶制造企业宣布,将新建氨动力船舶或选择在船舶上为氨燃料预留空间。氨动力船舶作为新兴低碳甚至零碳运输工具,正获得越来越多船东的青睐。 9 S8 {$ ]4 Y: m% Y) \
我国首次固态氢能发电并网
1 A3 W9 d' ]4 `* R6 w) n( f& n0 N 3月25日,作为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固态氧能发电并网,率先在广州、昆明同时实现。这是我国首次将光伏发电制成固态氢能应用于电力系统。固态氢能发电并网,意味着氢能技术已经具备了商业化运营的条件。
1 K% o) i. Q1 T4 i 三部门印发《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项目实施指南》
2 K4 \$ ?! i' g1 T+ K6 @( G! m$ b: p 近日,为推进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工作,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项目实施指南》。指南对纳入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建设工程项目可研编制、设计与审查、政府采购、施工、检测、验收、第三方机构(预)评价全流程的相关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 ( _% D& [ p3 C1 |( f" L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203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会突破90% # I, `: j8 u. n" v+ h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在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既有新增效应、也有替代效应。王青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会在1700万辆左右,到2030年市场占有率会突破90%,约3200万辆左右。
8 f, y s, M. Q) n# s' q4 A% t$ {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首例室温氢负离子导体
- r [+ [% k1 ~9 H" P 图源:大连化物所
$ M H1 x4 o+ h: ^' i# x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机械化学方法研发出首例室温条件下可以超快传输的氢负离子导体。未来氢负离子导体可用于开发不同于锂离子电池的新型电池,有望为能量储存与转化等领域带来系列技术变革。相关科研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 % {) k- |& I0 F0 F# h+ E4 h- Y) W
氢负离子导体在充电电池、燃料电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清洁能源领域的前沿课题。这项研究实现了在零下40摄氏度到80摄氏度范围内的超快传导,为氢负离子导体的研发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科研团队现已进行了氢负离子电池的组装尝试,在此基础上他们会研发性能更优的下一代的材料,使其更具备实用性。 & A# L/ `, E: Z7 @/ N3 W
全球首个钙钛矿产品获国内外双认证 " I4 s7 B3 g a5 R, h0 l
图源:中国能源报
" d. B, L& y3 C: l, f 由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钙钛矿α组件顺利通过了 IEC61215、IEC61730稳定性全体系的国内外双认证,并获颁了全球首个钙钛矿分布式电站的容量评估报告。纤纳光电成为全球首家同时获得国内外双认证和钙钛矿电站实证检测的机构。 4 L3 O: [5 c. X# A6 I/ ?3 B8 p" p
IEC61215和 IEC61730标准是光伏行业稳定性和安全性最重要的基础标准,涵盖湿冻、热循环、湿热、爬电、脉冲电压等近百项系列测试,依据该标准所颁发的认证是光伏组件进入国内外市场的必备通行证之一。本次双认证和电站报告的获得,真正实现了钙钛矿光伏技术从基础研究向产业化转型迭代的巨大飞跃。
3 P) |, g$ z. i3 M. `5 M%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