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探秘海洋!一起来云游深海探索馆~

[复制链接]
4 h0 o8 [9 l1 p
( k$ |- Q3 @. X# |" ` ; w( P! _7 |0 T

你是否幻想过潜入水底?

; c" h5 I$ e6 Z2 d

如果可以去到海底一探究竟,

: S# }4 O1 L. D9 x4 Z. u

那该是多好的体验~

$ O: u6 R' t" U7 j# \

为了让孩子们更近距离了解海洋、了解深海,杨浦区图书馆联合同济大学深海探索馆、上海院士风采馆共同举办“探秘海底世界”主题研学活动,通过探索深海、场馆云游、阅读深海等方式带领孩子们从好奇心出发,去感受海底别样的美丽,给这个炎热夏天增添一点“凉意”。

8 m( Q. Q3 V+ s$ c! O

目前,同济大学深海探索馆暂未恢复开放,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通过场馆讲解了解深海,观看《深潜的梦想》《探访深海》《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等多部短片,了解人类探索深海的进程以及最新科研发现。

' e/ S$ V) M6 {2 B6 d8 B( O0 r! ^3 p

扫描下方二维码聆听场馆讲解

$ a; [. i& D4 P+ P9 I( J5 \

↓↓↓

3 @. m" o0 }$ o5 }! |) E

此外,将500平米的实际场馆浓缩其中的线上VR体验馆也为我们揭秘深海秘境,让大家足不出户,轻触屏幕便能云端畅游。

! Y+ u( V$ s6 ?! Y7 J; Q! G; D

线上VR体验馆

# d- P3 Y8 Z$ P5 e* F

长按下方二维码

( `7 }0 n4 f9 V" q* i! i: }4 s

即可进入数字360+展馆

) C4 y$ u |7 L- s7 Q2 q

↓↓↓

7 i3 I) ^9 {4 B! O

快点来

' X( y/ S5 T) j% d2 k" S- m

探索海洋的奥秘吧

# V. A) z* X1 o

7 m/ N% P' v" X& Z2 L

4 x$ [4 @; M' ]! U& L6 O+ C4 k3 m

* [- i, S/ G) H9 h. V/ h8 T0 C: a

+ m- p! b% t( w. R" Z- \+ G

同济大学深海探索馆

/ |% P" w* u$ i( M9 O! x

同济大学深海探索馆位于四平路1230号,是一个旨在向公众普及海洋科学知识、传播深海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及科技,尤其期望激发广大青少年对海洋科学的热爱、对深海大洋的兴趣的场馆。

0 B- `. q0 j- Z- [2 n) |0 `

6 ?- M2 S3 I# L3 Z

0 X5 E/ \8 z R- D$ s

进入场馆就能看到蓝黑色冷调灯光,生动真实的生物模型、整齐摆放的灯箱,仿佛让人置身深海之中,在深海游走,展示着蔚蓝深海的魔力。

9 H$ M- s k+ u) f

1 k/ r- P7 `% _: a

4 j; ^/ D0 a' e h% N+ k+ Y

场馆包含“海洋纵览”“深海探索”“深海遨游”“海底观测”和“阅读深海”五部分内容,以大量声光电等现代化展示技术形象、直观、立体化呈现了深海别样迷人的世界,赋予各展项生动性和趣味性,带给参观者全新的多感互动体验。

3 M; q7 r+ w; r) ]

" g, G& L" U; }' Y0 h

: o ?- D$ m q7 z7 f

海洋有多深?

8 [. G! h2 K% y/ B6 k* X; H9 M( v

海底是什么样子的?

' B. V }8 l2 m% v, Y0 ^- k1 h- ^

深海有没有生命的奇迹?

3 n' R [( {1 z, w

本次“探秘海底世界”研学

3 C- y" F3 O }7 X: T

告诉你答案,

( Y& r) c- D) [* a! s' A5 O8 T

让你感受海洋的魅力。

1 F# t0 I, ?& e- W G

深海秘境

7 ~- z% G( L: G& E: s

, y: E2 |7 m* H/ n

8 }5 F1 Q$ [: L! O/ z* y3 @; [

海洋有多深

+ W. ~7 ^( M! i

根据深度,海洋可以划分为:海洋上层(200米以上)、海洋中层(200米〜1千米)、海洋深层(1千米〜4千米)、海洋深渊层(4千米〜6千米)、海洋超深渊层(6千米以下)。国际上对深海的定义是200米以下水深的海域,其特点是高压、底层水流速缓慢、无光、水温低,盐度高、氧含量较丰、沉积物多。

# D2 [% ^% E2 K% O! Q$ f) P

+ j5 `2 r1 W4 Y" X

$ o; m& J7 y% D9 U# g" R" ^. j9 x

根据阳光透过的光线强弱,海洋又可划分为:

% f- M7 F p' U

有光区:从海洋表面到200米深的水层,这里阳光透过海水,有供海藻、浮游生物和其他生物生长繁殖的充足光线,海水是蔚蓝色的。

* D6 `& h( v& |, ~7 @( o

0 ~, L r! [$ l& D

* S: o# d4 \* Q. g! D; j

弱光区:这里阳光不能全部透过海水,光线十分微弱,海水是一片黑蓝色,尽管白天会有很多动物从有光区游回,还是很少有动物在这里生存。

3 j% F8 C* r3 e& J, p% |, s3 M

, U6 B0 l( P4 `9 P1 e" o/ j

# c& w3 G7 X8 q

黑暗区:水深1000米以下,除了有一些深海动物发出的诡异的红光以外,这里终年无光。

8 d J" `) p2 M5 ~/ ?

& q+ X1 a$ f( E; o, ?! j3 d N i

; \) c& v0 E5 q. r

, x ?5 _* a' G

& C6 G( K) q9 {$ h

海底地貌

- L# G# y8 n/ H/ u

透过海水,我们到海底一探究竟。我们都知道,陆地上有山脉、丘陵、平原等地形,那么深邃、遥远的海底是什么样呢?其地形与陆地相似,但规模远超陆地。从陆地向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布的基本规律是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洋中脊(海岭)。

7 B# B1 l7 v0 |4 ], V

) {1 I; D5 {/ |/ b0 \

% n) ^+ z, a/ P

>世界海底地形图

E0 w l+ c9 P5 y$ [- d

地质学家玛丽·萨普(Marie Tharp)和布鲁斯·希森(Bruce Heezen)根据收集的海底数据,委托奥地利画家海因里希·贝兰(Heinrich Berann)于1977年绘制而成世界海底地形全景图,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板块构造学说。

6 F9 Q+ i9 [! b

大陆边缘是大陆与海洋之间的过渡带,在地壳结构上类似陆地,主要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及海沟等。

1 V' J% o! E1 S7 a5 q

. }, J. C. u7 d. u: \0 z

6 n: i1 d- L- a/ V w9 S8 s1 y

>海底地形示意图

( F7 B/ M/ i0 ], i- _6 b [8 N9 f

海沟是海底最深的地方,可以理解为海底的沟槽,是板块运动而形成的,通常是由海洋板块和陆地板块碰撞而形成,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其形态狭长,而且两壁陡峭,从横剖面看,像一个大大的“V”字。海沟的深度通常在5000米以上,地球表面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是太平洋板块向亚洲板块之下俯冲形成的,最大长度为2550千米,最大宽度为69千米,平均深度约为8000米,最深处为挑战者深渊深度在11000米以内。

h" H) X) V0 u- a/ D* W

* _$ m( v8 O' l$ s& C+ S h5 A% R) E

! `: r0 H: }3 K$ s5 Q

>海底之极——马里亚纳海沟

& ~2 q' l7 `* W

洋盆是大洋海底的主体部分,是海底相对平坦的区域,面积巨大,属于典型的大洋地壳,其深度通常在3000至6000米,人们通常把洋盆称为深海平原。海岭指海底的山脉,海岭两侧是平坦的洋盆,通常海岭的高度可达3000至4000米,长度多在上千公里以上。海岭的形成是板块张裂的结果,多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由于海底板块的张裂,使得下方岩浆上升,形成海底系列火山,最终形成海岭。

6 l: x7 ]# U, m( }! u

0 z7 B9 E) i2 b+ D

, [( B( X' z. S" f( U

>海底扩张与海底地形图

: R z' A% k" {

洋脊是岩石圈破裂张开的地带,也就是所谓“生长边缘”。在这里,新的海底地壳(简称洋壳)不断产生,海底就不断扩张。但板块有生长边缘,也有消亡边缘,消亡边缘就是板块碰撞的地带。洋壳和陆壳是相互接触的,它们都漂浮在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岩浆的来源地)上。洋壳的密度比陆壳大,它们之间相互碰撞时,洋壳一般会俯冲到陆壳之下,进入软流层里重熔再生。

0 v; e2 @2 u! C4 Q$ a$ ]: a+ U

6 M" @$ {* X( m

' B- H) _: L0 t

深海生物

- u! v- S& U5 x

海水越深,压力越大,深度每增加10米,压力就要增加一个大气压。在水深1000米的地方,海水可以把木材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在7600米的深处,空气会被压得像水一样密实。

, f5 |4 M% e; H& M% I/ z

3 s) _; ^+ {7 q0 R

, K, g+ D0 Z# N* j: z2 E# z

同样规格大纸杯在深海压强下

4 j! r2 ]0 T4 N( s

会被压缩成小纸杯那么小

4 P1 V& W# L, O y

深海中始终不见阳光,巨大的压力、黑暗的环境造就了深海中奇迹般的生命。它们有独特的生存方式,能够在深海中繁衍生息,共同构成幽深海底的“生命绿洲”。

3 {- X/ R; T7 h7 X" t% `- F, g

深海的“居民”经得住寒冷,因为在深海三四千米处,海水只有1-2摄氏度。

+ X8 P2 c0 q' w& a

右:深海狮子鱼

1 ^/ p0 i; q; J& n. u5 i. p/ A

左下:深海龙鱼

8 r% t6 ~+ c3 E; N6 t

右下:鳞角腹足蜗牛

* u0 F! P/ ~" t, U9 |

0 w3 z% V8 _' D" }' k |+ Q

. U! M# `$ \5 i- K) ~5 {4 t

0 y) H' t2 q7 `5 w% C z

" I0 x7 b' n \6 j) p/ v9 o9 a

" j6 S1 ^* M% Q% C+ X

\% D. @" |3 _. J5 n! X+ W

海底热液喷口周围的温度非常高,但那里仍然有生命存在,它们不靠阳光生活,也不怕高温。它们的生长环境与我们平常认知的“万物生长靠太阳”完全不一样,这使科学家对生命的起源有了更多的认识。

9 N( @$ F0 X" m6 _& R2 q# b3 u/ B9 I

右:深海狮子鱼

, Q1 B4 g* A* _+ c+ @2 V* g

左下:深海龙鱼

, ]! H& {& \# X9 g0 a' L

右下:鳞角腹足蜗牛

) {% T9 E: q& V8 X( P

$ a" |4 a! J/ \- I

1 G* d4 b. }8 E& r8 @7 G2 ` 9 L0 }4 l% U* y( S2 _$ l4 S2 o, P' D: S9 T$ a; H0 ~& F ! M, x0 x6 S/ F; D& ~

文字/图片:闻吕

0 U8 _5 x- }: K+ ?

编辑:奚宇轩

_* H8 g) S1 `7 |) d% ~5 T. X* \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5 c/ y. Q8 S/ p5 n $ G% u' U: t) x/ c' V6 d" }# E- n. j O A* f* D
( Y7 D, n4 u) B" V" A% g3 Y5 D. x; k( U+ o & M8 \& W* u4 `' R4 ^ . z8 u; }* D3 J: f% d6 [% k. v ) v% @3 u" e. a' q o0 K4 d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培林志远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