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R( A" T2 X/ r1 N, V
增生造山作用是多种性质的板块边缘,沿一个或者多个大陆边缘最终发生复杂相互作用的大地构造过程。北山位于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带——中亚造山带的南缘,西邻天山造山带,东接兴蒙造山带,在古生代由多个微陆块或弧地质体碰撞拼贴而成。图为地质时期中亚造山带岛弧带中的沉积盆地地质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 E2 k1 J) q6 r4 V) o" u  8 h6 P2 I2 H! H) L
1. 构成图示增生楔的岩石主要是( )
( n* t- @* W) ?1 E1 ] r A. 玄武岩 + F# M9 M8 C; t# N) K. ?
B. 花岗岩
: G B, r$ n' S3 j# h) p- E. S C. 变质岩 ' E/ N9 ~7 b, _7 Z) h: b) A9 Q
D. 沉积岩 4 j6 }! j( B0 Q o) m% G
2. 图示弧后盆地内的沉积物物源主要来自( )
0 t1 z6 v+ d2 t/ z+ t* ] A. 火山喷发碎屑 ( O' r( v, D+ n, v
B. 洋壳碎屑物 1 h; t) [# i# m; Z
C. 陆壳风化物 [7 c( R( b* }* t
D. 岩石圈碎屑
s h# m& N% S# K" G" P% [ 3. 弧后盆地的主要成因是( )
8 |. k6 \0 {" l, j* J4 | A. 受板块碰撞挤压,陆壳发生断裂下陷 # M; C( b2 C' w& ^ o) _9 t
B. 受板块碰撞挤压,洋壳不断发生隆升 + q1 J* S# U9 \0 R$ V' c* @
C. 大陆附近浅海海水退去,海底低地出露 E' w. ~7 \' {1 k, [
D. 大陆附近岛弧链相连接,形成潟湖湖盆 8 a' n6 s" c! ]. c6 [

l. C# D/ T- d8 K' f0 P6 K 【答案】
' S2 B7 I! ^& o% _ 1. D 2. C 3. A
+ w! n" H4 a u0 p 【解析】
3 h; g) U& {( s* |6 `; R 【1题详解】
! O/ g* B) i% G/ l L9 n5 E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增生楔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时被大陆板块刮削下来的沉积盖层和洋壳碎片,可知其岩石应是沉积形成,所以构成增生楔的岩石主要是沉积岩。C错,D选项正确,玄武岩和花岗岩都是岩浆岩,AB错,故选D。 ( W$ Q) C; u7 Z4 \
【2题详解】 ( ~( r: H! L! X5 B- u1 D2 A
由图可知,弧后盆地位于陆壳间,受陆壳影响大,来自陆壳风化物数量大,其沉积物应主要为陆壳风化物经外力搬运至盆地沉积形成,C对;火山喷发的碎屑主要影响靠近火山一侧的沉积,不是主要来源,A错;图示洋壳距离弧后盆地远,难以提供沉积物,B错;弧后盆地沉积类型多样,存在很多非岩石圈碎屑物质,D错。故选C。
1 A7 P" n/ ~5 t0 C. S* n 【3题详解】 ' e" g! a. Q- m; z
由图可知,弧后盆地位于板块交界处,是受板块碰撞挤压,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形成,CD错;由图可见,其位置位于陆壳,应是陆壳发生断裂下陷形成,A对,B错。故选A。
3 a. u) M/ V9 Q 【点睛】增生楔亦称“增生棱体”或“加积增生楔”。大洋板块在海沟向大陆板块下俯冲时,上部物质被大陆板块刮下来堆积在海沟底部形成棱形楔状堆积体。往往被挤压、逆掩推覆加厚海沟的岛弧侧,构成深海钙质、硅质沉积物和洋壳基岩物质的混杂岩体,其内在个体差别甚大。 $ Q2 ^: m$ ?+ q5 c- |4 o2 G
/ Y3 C( A# g/ H+ k, `
8 I+ h) k' _ [
" e2 C M1 k. s. q
0 {7 h3 {4 J/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