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震研究 -海洋地震勘探与陆地地震勘探的主要区别及原因

[复制链接]
0 n4 H+ E9 Q$ z3 T9 ~5 |/ y

原标题:海洋装备建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q/ j6 F7 D# z+ H; b( s8 \: u) a ' `0 L% o) r3 N1 g- G s; S7 |% T

) r# f2 E: i9 V8 r

1、项目概况

% |" j1 Q p4 f) T# u6 e

本项目拟投资建造 1 艘海缆运维船、2 艘多功能运维母船、6艘新型运维船,总投资金额为 96,500.00 万元,项目建设周期为 36个月。

# a" f# `9 Q# K8 G+ ~

海缆运维船载缆量约 10,000 吨,具备自主航行能力和 DP 作业能力,能够完成包括海底电缆运输、海底电缆铺设与深埋、海底电缆连接海上升压站平台施工、海底电缆连接陆上集控中心施工等工作。

% X5 S$ B/ W3 i) m' U

依托船舶设计预留的作业甲板空间,海缆运维船还可以选择搭载水下机器人 ROV、电缆布放回收装置、接续装置和净化房等,用于海底电缆抢修和维护服务,主要对各类海陆缆的故障进行排查检测及评估,并及时高效开展抢修服务。

9 e% [' z: y" v$ {. i! t% O

多功能运维母船是一艘为深远海海上风电场提供专业运维作业的大型专业船舶,除提供常规的风场运维服务外,整合了多功能模块化的作业需求,通过加装海缆铺设及维修装备,可切换为海缆铺设及维修服务海工船,能够实现在较恶劣海况下完成定点、定向风场内的区间缆铺设作业,以及风机与船舶间人员转移作业。

5 C2 ]( {8 e$ F1 R

新型运维船采用铝合金或钢铝混合双体船形式,具有高航速、恶劣海况适应能力强、顶靠能力优异的特点,能够满足深远海区域风场的服务需求。

7 A) d$ l/ I- m/ l9 W1 M, F O

2、项目投资概算

1 y! N& v) f, w/ B

本项目总投资额为 96,500.00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91,400.00 万元,监理顾问费 2,000.00 万元,人员投入 1,250.00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1,850.00 万元。

& }( v( {, p5 i/ E8 ^5 ~# y

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 ~* g) b; t& k' ~& U

(1)公司战略发展需要

" E, m! m" U! p+ U! k+ a

①海缆运维船

9 }! W& V8 h/ W$ X! X% m

本项目研发建造海缆运维船,打造适应现阶段海上风场布局的战略装备。公司已深耕国内运维船舶装备市场,本装备的打造将拓展海底电缆敷设及运维业务板块,进一步构筑公司海洋装备租赁及服务壁垒。

; b- b" C/ {4 {( I# x( o7 X& u1 S

随着高附加值海缆运维船的精心打造并投入使用,公司将同时拥有谱系化海上风电运维船、801 海上作业平台以及海缆运维船等全套海上风电服务装备,成为国内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服务公司,加上公司不断成熟和规范的综合型、专业化装备管理团队,公司将会进入全新的水上、水面和水下三维一体的立体式业务发展时期,海上风电服务业务覆盖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推动公司实现“成为国内一流的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商”的目标。

- B* P0 D8 s6 n2 S

②多功能运维母船

( j; {7 m# j* V+ {$ H3 w5 x

目前海上风电运维主要采用近海交通运维船作为交通工具,由于船只吨位小、抗风能力有限,因而无法实现连续作业,作业效率较低。随着新建海上风场的离岸距离越来越远,现有运维船已经难以满足远海项目对作业时间和安全性的要求。运维母船具有综合成本低、适用性强、安全性高等优势,已成为行业内开展远海风电运维服务的重要交通方案。公司针对这一现状,开展新船型开发,以适应未来战略发展需要。

8 p. e% p- A" v1 |0 C g8 R, h

多功能运维母船作为服务远距离风场的主要装备,可为业主和主机厂家提供高效率的运维服务,是与业主和主机厂家建立关系最直接的方式,并且对未来公司拓展其他业务类型、积累运维经验、培养运维队伍,抢占深远海服务业务的先机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8 G2 u% d: E" @" Q

③新型运维船

0 _. K# g- @! K" v

海上交通装备是海上风电服务的重要部分,对风机可利用率、度电成本都影响较大,由于运维船舶装备投入较大、船员等船舶运营管理相对复杂,且国内暂未有其他成规模的专业风电运维船舶管理服务公司。故针对未来海上风电市场开发及运维的需求,继续投入研发建造高速运维船舶,打造立体式装备,对于实现公司保持专业运维船舶服务供应商的领先地位极具战略意义。

4 w, O8 |; S% A) M/ ] w) ~. y; W

(2)提高业主发电效益的重要措施

5 c1 T/ ~8 Y$ e8 @+ E2 b3 O3 I

①多功能运维母船

w. p) c* ?3 Y6 W6 s( C* s

海上风电场不同于陆上风电场,由于气候条件、潮汐变化、配套船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使得海上风电服务人员不能像陆地那样方便地到达风电机组或升压站,从而对风机等相关设备进行消缺、检修。

3 ]4 N+ z6 q/ p( ?3 y7 |; N

海上风电场易受海上盐雾的腐蚀,以及台风海浪等恶劣自然环境影响,风机部件失效加快,机械及电气设备系统故障率上升。因此,海上风电场风电机组失效率更高,故障停运时间更长,风机可利用率较陆上风场低,年发电量及运维成本更为复杂。通过多功能运维母船建设,能够应对更为复杂的服务场景,提高服务效率,为保障发电效益提供支持。

$ j `+ @$ R+ L' k3 A7 a/ Z& u3 g

②新型运维船

0 s7 H+ T: Z* o3 \5 \

随着国内海上风电竞争性配置政策的实施,开发商致力于尽量降低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提高发电效益。运维交通管理水平以及运维船舶装备性能,对项目的运维成本、安全、发电效益等影响重大。

: a+ [0 g9 Z7 h+ {. Z& s

从海上风电的成本构成可以看出,降低运维交通成本是降低整体运维成本的重要措施。运维船舶成本主要由船舶租金、船员工资和航行油耗构成,通过高效合理的船队配置和优化航线调度是降低海上油耗和船员工资成本的有效手段。

9 q9 }+ a( H8 s/ |" }- u! Z

可达性的提高和航速的提高可以使船舶适应更加恶劣的海况,可将运维人员快速地送达作业风场,不仅可以节约海上交通时间,减少由于风机故障而造成的发电量损失,还可以在有限的运维窗口期内有效提高运维时间,从而提高可利用率、增加发电效益。

# S1 V. C- v7 }" A1 N

(3)公司业务发展的关键支撑

7 A/ l# J' m" j* b

①海缆运维船

+ p( L: y2 ^ M* W- A

海缆运维船作为海底电缆铺设及抢修的必要装备,对海上风电的顺利运营有着重要影响,公司拥有海缆运维船将有利于触达更加全面的海上风电建设服务内容。在海上风电项目更趋复杂的背景下,采用更加专业化、先进化的海缆运维装备,将能更好地开展海上风电服务工作,为公司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海上风电服务提供支持。

0 C6 [0 ]& l( D* j6 K* J

②多功能运维母船

3 K; b3 a! p" }7 O! E

根据全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各风电场建设进度,公司以海上风电建设服务、海上风电运维服务等主要核心业务为基础,拓展海缆检测、腐蚀防护、工程警戒、海洋数据服务等市场。

$ d) P- u. h, z- G- N3 b9 X

多功能运维母船作为远距离海上风电运维的关键装备,对公司未来业务开拓具有积极作用。随着国内海上风电项目的离岸距离越来越远,特别是海况相对较为恶劣的福建、广东两省的外海项目,运维母船在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公司进一步巩固海洋装备租赁及服务的业务优势奠定基础。

/ a( P$ Q |" e6 `( p

③新型运维船

. ^3 {- C5 s8 |; H

海上风电运维船作为海上风电建设和运维的基础装备,在海上风电作业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外海上风电运维过程中,专业运维船作为重要的可达性装备被普遍应用到各海上风电场。

" V- n- S$ T! z% H

国内随着海上风电项目的投产并网越来越多,特别是海况相对较为恶劣的福建、广东两省项目的并网,运维交通的重要性正逐步显现,公司一贯重视开发符合未来市场需求的运维船只,提供业内专业化的运维船舶服务,并不断加大相关研发及装备投入,保持该专业市场领域的领先地位。

* f, l0 a- `" g% U# e8 C

目前市场上投产的双体运维船大部分为钢质或钢铝混合双体运维船,船舶重量大、航速慢、顶靠能力不足,出海可达性限制海况为波高 1.5 米左右,可达性较低。该类型船舶造价较低,是市场上的主流船型。随着风场建设逐渐向更远的离岸距离推进,海况越来越恶劣,此类运维船的劣势进一步凸显,其较低的航速、较弱的顶靠能力、较低的可达率、较低的安全可靠性将难以满足风场运维的需要。

' T9 r; {6 J3 A% s0 C) ^

本项目所建造的运维船采用铝质结构,可在波高 2.5 米出海并平稳顶靠风机,实现较高可达率,以满足国内较远的海上风电场服务需求。因此,在远距离风场市场方面,打造高端的服务装备,将为市场快速开拓提供重要支持。

\) X1 l+ ~3 z( R% a4 |

4、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 o& P* e% T+ p" Q* `; J

(1)政策鼓励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海洋装备建造服务于国家战略

+ O! V: F# x, I3 a) t5 A1 w

在中国风电市场的建设中,风电作为我国能源供给侧改革、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领域,一直受到国家层面的优先支持。2021 年 11 月,国家能源局、科技部联合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将“先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并提出“开展新型、高效、低成本的风电技术的研究,开发 15MW 及以上海上风电机组以及远海深水区域漂浮式风电机组等先进风电机组技术”。

9 e$ n, C n; ~1 ~. V3 f/ T- @

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引导将推动中国海上风电市场的开发、建设逐步向更加完善的开发体系、建设体系方向发展。

/ ^4 t8 Q5 w2 R6 l' g! P( q- V; m7 S

随着节能减排措施的不断推进,发展风电等清洁能源业务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力举措。本项目是公司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海上风电建设服务、海上风电运维服务基础上,进行多功能运维母船、海缆运维船以及新型运维船建设,用于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加高效、智能的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服务综合解决方案。

6 X0 E' }& E5 G$ K

国家政策对海上风电行业的支持,将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公司各类船舶建造将具备更大的应用空间,政策方面具有可行性。

+ [. @& t4 s& c+ b

(2)公司具备海洋装备设计经验,具备打造高端装备的能力

: M" L7 a: P# h2 d, T _/ Z

公司主营业务为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服务,聚焦于海上风电建设服务、海上风电运维服务,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深度布局,建立了成熟的海上风电服务体系,参与设计研发了多艘海洋装备。经过多年业务拓展,公司拥有广泛的海上风电客户资源,打造了成熟专业的服务团队,通过众多项目的实施形成了庞大的数据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准确把握海上风电建设、海上风电运维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

2 x; L( o: h9 p% z; i! G# T* P

公司在本项目建设过程中能够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案,合理规划项目周期,保证项目顺利完成,公司海洋装备研发设计经验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1 d' p. j7 j" @5 ?

(3)海洋装备建造符合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6 q$ r8 D% m& w

公司立足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服务,不断强化海上风电建设、海上风电运维服务水平研究、扩大市场范围覆盖,致力于为行业提供“更安全、更专业、更高效”的服务。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具备功能更加丰富、种类更加齐全的海洋装备服务船型,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性的服务解决方案,进行更加高效、智能的海上风电服务。

4 v- J* I( B; y. |. P7 [

公司将在打造一批高端海洋装备的基础上,向其他绿色能源、海洋资产建设及维护、海洋及电力信息服务等方向拓展延伸,为国家海洋经济、绿色能源发展贡献力量。

( y1 [. G9 g; h( _8 g# C( }/ D" R

5、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0 h' o" N9 n! E2 |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 14.51年,税后内部收益率 12.07%。

+ _( z$ [% K& V5 R

6、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 j$ _, M* ~* e) K* |8 Q# w/ U

本项目建设期为 36 个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G$ k, y- @4 [/ b: P4 i6 ]: f" _3 W

责任编辑:

, ?% A p2 Z$ ]+ h: j( \, @3 f! y+ n" N/ H* l3 ]& X ; G* o" [# P/ H% k" ^7 ]' V 7 r. J, v& Y- k # x. h3 ?* e F' w) [- ]0 [: j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墨趣
活跃在2025-1-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