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Y7 G( z# M) G0 s/ Y
) b8 _; Q0 w! C0 s! @
" K9 ]% ]* t4 E2 D2 z& W) ]# `$ A: Q
# [5 J# t0 \5 j/ {1 W% G5 o8 t2 b. Z1 Q, h) n w
7 a# U4 \7 M3 q+ Y y l% G
+ } C! a1 x* q! W' H0 r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位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几十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
1 D0 O! P" Z! V3 N; C
N+ ]+ }$ t Q/ j, L: @1 h% _! O
% t' n9 L( a7 ~1 u8 M. N
7 R. t( D( r P& |$ z0 Y* M1 Q' Q* q: _- v1 D& |
袁隆平早年在实验室进行水稻研究
, C: Z3 m0 ~; Z, \8 S7 w 7 Z( M7 i9 a5 v1 P. l7 ^2 i: p
2005年年底,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北京正式宣布从2006年起停止对华粮食援助。这标志着中国26年的粮食受捐赠历史画上了句号,并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援助捐赠国。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其中杂交水稻立下了汗马功劳。
4 f: n- ~9 `/ B. T! a$ a9 y" q. ` " P* W/ X0 L v, s9 N; m- S
% n$ m; n8 E' J' ]. X( @5 X0 g0 F& ?. u5 R, h L1 _% J
8 R! B0 o+ k- K9 N }' C! v1976年,袁隆平(右)与同事李必湖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新华社 图
. \" t1 P* m6 J& i h
1 ~8 P7 O% k5 d“你们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饥荒,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袁隆平曾在采访里,提到自己研究水稻的初心。3 s. q6 \9 p+ N# O# p# y, d5 H
2 [! C2 S9 ~7 C. u而鲜为人知的是袁隆平曾有三个与水稻相关的梦想:8 W+ C( ?4 u! c- }
! V6 h8 A+ x5 J/ w+ Io 第一是水稻亩产超过1000公斤,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 s# c6 y! e/ Y# T/ N$ L6 {
$ j6 M" S0 ^/ ^5 ^' Mo 第二是让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解决人类饥荒做出贡献;
& U0 x: k/ z9 ^# U ; M) I9 h( i8 K/ L. P. M
o 第三是希望在我国的盐碱地上种出高产水稻。
1 V! I- W4 j, _6 M
' |0 a% J/ Y# G- \, X+ @) u$ v& W7 Z+ Z6 N6 f0 n6 l
0 d, g) N! \# g2 S; w- T a* J( o, s8 n F- r
2001年2月1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荣获2000年度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获得500万元奖金 。
" e I5 }( R/ g, u* M3 P! e
" X, w* a5 h7 w7 L中国有15亿亩盐碱地,它们的最终归宿大多是寸草不生、颗粒无收。但袁隆平眼中,荒芜的盐碱地尽是天下粮仓。用盐碱地种水稻,既可以改良盐碱地的生态环境,又可以解决这一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还可以为国家提供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 e( e! b# |, {* m
- U) }" G8 |6 N. u从2012年起,袁隆平院士开始研究盐碱地水稻,并把我国海滩地区的海水稻作为试验品种。“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 i- z. q& L- M
' U& y' f9 R( e; |# K4 N5 M
I% D# C' k0 c* i1 m4 n& ~% ~5 y: v, S) R- @- y9 }
' o/ o( {3 i# V! |$ x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老毕生追求。
$ n- S! k8 O) o. A9 ^5 Z ) L' \' z# Z% Z4 y
2016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上(2016 World Life Science Conference),袁隆平介绍了正在探索种植的“海水稻”。据了解,青岛市成立了“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这是国内首个国家级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袁隆平担任该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学家。该中心计划在3年时间内,实现海水稻种植亩产突破200公斤的目标。# O, A2 p7 s: P. k; l6 |
$ b) h* g9 I+ ^; {0 r A
“全国有十几亿亩的盐碱地没种庄稼,还有几千万亩的滩涂,如果利用起来全国推广一亿亩海水稻,每亩300公斤,将增收300亿公斤,相当于湖南省全年的水稻产量。” 袁隆平在接受采访时说。7 ~' _+ _/ j+ z' U
6 w2 q0 u4 \5 ^. D
随着中国水稻研究连续取得突破性进展,2017年2月,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植物》杂志发表文章称,中国的植物生物学研究已经确立了在全球的卓越地位。特别是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已经引领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可谓“中国的复兴”。/ ?- D. p; ]. h9 `; \
i, z& u0 o; x# X X+ t* b( b& I, ?/ t* x( G7 I
' o/ R8 K: f9 s$ S% ]4 R* f7 b1 i4 e O8 C5 R9 A+ h' y. b/ ^
2012年1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右)为袁隆平(左)颁发2011年“马哈蒂尔科学奖”,表彰他在热带农业发展领域的贡献。新华社 图/ y9 n2 M9 x+ a% L
# ]$ V9 v( w1 c+ B& V( h
2017年9月28日取得海水稻测产成功,在世界引起广泛关注,“最高亩产为620.95公斤,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这个亩产意味着中国在“海水稻”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将“海水稻进行测产”作为重要科技创新成果加以点赞。
# C) i8 D2 k( [, ?6 N6 |' _- q
' r! ]0 C( F+ E" ?1 }3 D
% Y9 ]$ ?5 B0 q+ x: f7 w
4 q F! U9 p' T" ^: D; ^3 z5 h# Q# {' b; N1 N& M
山东青岛:袁隆平团队培育的“海水稻”实地测产(图片:人民网)) S% ^: h6 X F, r" }6 C6 v2 l4 J# o+ d
, h0 @7 \- U$ U1 n. R国外有些科学家也在从事“海水稻”的研发。但中国在这一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中国南方大江大河的入海口,生存着耐碱性强、抗病性强、生命力强的野生海水稻,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基础。
1 k7 y2 n1 r, y- r. I& k2 `! { ! q$ T# }5 C6 ?
有记者问到:“耐盐碱水稻研究许多国家都在做,包括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甚至有些国家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但进展都不大。为什么我们仅通过短短几年研究,就有所突破?”袁隆平说:“因为我们将水稻耐盐碱基因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结合了起来。”
3 M) s. z& W5 u$ l& z* m0 { ( q8 [! x& g2 T
2018年,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在迪拜热带沙漠的海水稻试验种植取得阶段性成功。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殿下对此高度重视,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突破,将收获的海水稻,加工制成精美的沙漠海水稻纪念品,亲自命名为“AL MARMOOM”品牌,作为未来的“国礼”赠送尊贵客人。双方一致同意建立长期稳固的科研和产业化推广战略合作关系,在迪拜和中东及北非地区推广海水稻种植。他希望通过他的努力为中东及北非地区国家解决困扰已久的粮食作物无法自给自足的困境,为这些缺少粮食的国家消除饥饿,带来和平与繁荣。: ?. U; p: c2 t6 T; Q9 q+ t
h8 _ a. b" T$ u4 T( \1 [' ^
; K( ~% r& ]7 u
- O* h: n* t) W& ?. D
0 [( Y& r( V* N j, v* @3 Q; m, u
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穆罕穆德殿下亲自命名的海水稻大米品牌 $ F7 C* N" z# j
# G! S' [, h2 A9 L3 x$ n2019年9月29日,袁隆平获得共和国勋章。' c. f% `3 o( i# b. t0 W/ A
0 W) c$ _, g% c, D; H* Y1 Y颁奖词这样描述袁隆平: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8 u; G! D- v7 X( k$ t1 D
; w( [5 ~7 `" m$ L* e" y. u* O7 r( E* I! B* h8 A
% v2 i% w5 T; ]- [5 F9 a. `9 l
3 J5 L' V5 a6 C* o% _6 ^4 l$ F/ p“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2019年9月28日摄)。新华社图
6 b' B) U) W; n+ H
" G) ^2 P0 `" O* j% \ }& C% T2020年,由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和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试验种植的耐盐水稻在江苏如东栟茶方凌垦区进行测产,经专家团队对3块各1亩左右稻田机收实测,“超优千号”耐盐水稻的平均亩产量达到802.9公斤,专家表示,这个产量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 T5 T! B+ z# g( m" X- ^
' @4 F! _1 h E9 t% k* Z1 N, [袁隆平的三个梦想均超额完成。7 m- o; N: Z$ n: r$ q+ U
$ {( [2 W9 ~) u% w6 Y
0 q$ `' y) U( f+ F# k: M$ E8 o* ^4 e
! v# I( n3 B3 g o! c; O. u# O$ ^: `9 f2 |7 C- K
海洋档案综合整理自中国新闻网、人民网、新华网、深圳新闻网,海报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