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测报这五年 | ①初步构建本市海洋观测体系

[复制链接]
/ c) A: \3 T' ~

! N. A. C+ {! g1 C. F

海,能容纳百川,胸怀博大

% P3 @- d5 W! ]: q5 S

海,有潮起潮落,理想沸腾

! V u- R, r8 b( \: f( x

, f! k6 _8 L- d

Y4 J9 H9 e3 z9 d1 b s

海洋监测预报工作是海洋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是海洋灾害、海洋污染等涉海应急处置工作的“耳目”和“哨兵”。

# d. c: h% `5 w; H H

2016年11月29日,为加快本市海洋监测预报事业发展,上海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正式挂牌。五年来,海洋预报中心紧紧围绕上海城市发展大局,坚持夯实基础、提升能力,聚焦海洋防灾减灾与资源保护,推进海洋观测体系建设,开展海洋资源综合调查,实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提高海洋预报警报水平,海洋监测预报体系基本形成,为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近日,我们制作了“海洋测报这五年”系列推送,一起回顾我市海洋监测预报事业发展历程。

2 a: U5 a+ z# E! |6 n

7 ~8 }6 m3 r) N

初步构建本市海洋观测体系+ y. W# {' d1 }, H! s- O5 W

" w7 ]1 z! l5 k; f

' E, `: N0 \# ~. ~0 F t( g, G7 a

对标国内沿海省市先进观测水平,推进海洋观测新技术、新装备应用,不断提升本市海洋观测能力,初步建成覆盖本市海域的综合观测体系。

9 W( t, T1 W S

/ @. A3 R6 X1 i( [

截止2021年,现有1个海底观测站、3个岸基海岛站、3对地波雷达,10个海洋浮标。

, j: G! j6 ?" {( d/ G

8 y5 D( E- k3 I( n1 R

4 K# O; P3 _! @9 Z+ p

研究制定《上海海洋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规约》,采取北斗卫星、4g无线和水下电缆等通讯模式,实时将海洋气象、水文、生态监测等数据传输到海洋观测统一采集平台。

7 y4 T- N( K1 o% z- s( i

! z. V4 D) s6 W5 V+ b

, i$ ~2 I$ A# W- l6 a2 `2 U. X

开展《海洋观测设施运行维护技术规程研究》,常态开展海洋站点运维,推进标准化海洋站房建设和管理。

2 I2 @5 G: B7 s$ W( ]; p1 s! W

c; M6 e. \' M! a, z# ~

6 ?. H( V% W) }0 l+ ?, Z9 V: G

实施《地波雷达表面流比测》《海洋浮标水文气象数据比对比测》,不断提高观测数据准确性。

2 G7 o$ V( |/ d' Z; _7 o

6 X) F$ _; L- J$ R+ O8 D) E

5 `9 W4 _0 C) L/ l

强化海洋观测数据的应用,服务本市航海保障、海洋防灾减灾和海洋生态保护。

" @; t# I6 O( C/ L6 N

' q2 v( d5 E! E

7 O6 z! V* d4 l5 [; l

海洋测报中心供稿

% G- s6 S+ z6 f/ D1 i

上观号作者:上海水务海洋

3 O7 }8 X+ x6 ^4 }% c9 l : s. e% G; ]' V I1 n" U - ?, P S G2 R8 W% x . ]3 z9 i' j; o8 X; `6 m0 B$ S$ m- U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广州老梁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