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4 t& w3 J+ k, @# ?/ Y
, D. ^) ` O" d4 R, B
本文作者:大兵 2 u: o0 m1 A/ U+ v; w$ m
5 X: N/ U' L- p# T: M1 ]8 B4 B
+ K; b9 L0 Y% A6 u6 `2 P! I+ r : x# d2 s8 O) Z, A% e9 J- s% a
& P# n1 o' v7 g
5 X3 X3 s! h6 O 上世纪70年代,时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的朱姆沃尔特提出一种低档反潜巡逻舰的建造计划,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苏联潜艇威胁,并弥补美军大型水面作战舰艇数量的不足,毕竟在“石油危机”下土豪的日子也得紧着过!
) V4 O( C4 u% G2 I6 Q 1973年,首艘“佩里”级护卫舰开工建造。本着省钱、低档的原则,“佩里”级的设计极其简单: 1 F& k! }6 [7 d+ f1 N* ?
长艏楼、单一上层建筑的结构可以大致划分为武器、人员、动力、直升机甲板4个部分;除了动力机组和导弹库外,其他主要的设备尽量被安置在上层建筑内,以降低船体分段的加工难度。 2 m& i5 f7 h; `# y/ ^
4 x( r& g! } L/ j! H" U T* {
" E& C6 O( V/ m& ^1 m : r) F' B, G- s. e' m* D- s
. u7 d: v. u/ V* B, T& V0 N
▲同时建造中的5艘“佩里”。
/ J1 h) G" w, n
: Q# i3 H; Z+ m! p 动力选择上,排水量4000吨级的“佩里”完全就是把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的机组“砍”了一半——两台LM2500燃气轮机驱动一个单轴的螺旋桨,而一般即便是小型作战舰艇出于动力冗余的考虑,也都是双轴配置。要说两台LM2500燃气轮机的动力输出完全足够,但由于“佩里”级的单轴设计(实际上就是移植了斯普鲁恩斯驱逐舰的大轴和螺旋桨),推进效率上有点低下,最大航速为29节。不过对于反潜舰来说这也不算什么缺失,倒也勉强跟得上航母编队的速度;而且燃气轮机的好处是启动热车快、持续工况稳定,特别适合跟水下“狡猾的大鱼”长时间耗着!
3 H$ b: Z$ `' t3 i. r6 h9 F5 p % j) m3 A0 s. Y
4 d, i! `! I' u/ o4 Q 9 M) ]* n# n$ D" X
5 c+ i+ p+ |8 t4 E& o ▲“佩里”级在设计之初就大量应用“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上图)的成熟技术来降低成本。 , r; z9 r/ v, W- v
# z7 a0 Q& @9 o$ Q& y4 N* z
$ X* M& O# j' L/ f ( l) n+ v7 \; x% R
: e& D5 G8 L6 A" e% p F
+ u% P2 c" q$ D
▲知道这是什么吗?是“佩里”级护卫舰上的舵轮... % P0 j3 U# }; u& Q8 Z( _2 [
' w3 u/ s+ D; f9 q7 }* P4 L3 ]$ H7 |4 E ; @0 o% w$ e; Q3 c/ r6 ` x
! d& R) [, E9 z% i! W 3 M( q9 W; z9 u- D2 G" E$ T7 j
. ?, Y) H2 V1 q5 J) n5 Y ▲真的!没开玩笑(上图),莫非这也是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 3 l$ t/ M. W4 o( u3 a g
& v5 m' ?: P" U) ] “佩里”级主要的武器是舰艏的MK-13单臂发射架,其下方的导弹库中备弹40发,一般是36枚“标准1”防空导弹+4枚“捕鲸叉”反舰导弹。由于舰体的空间有限,“佩里”级上没有标配反潜舰上的8联装“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架,而是加宽上层建筑在舰艉机库里塞进去两架反潜直升机作为主要的搜潜、反潜手段;同时像主动甚高频声呐、被动式拖曳声呐、反潜鱼雷等基本配置一样不少。直升机库上有一门“密集阵”近防炮,而76毫米“奥托”速射炮只能委屈在舰体上层建筑的中部,没有前后射界,不过作为火力补充它本身就可有可无…
8 T2 w7 [7 f5 H/ I, B* A; c* P ( R% j( j0 D+ N! \0 L# {
' d w% `& W2 Q+ X$ |
& {9 s2 w8 k3 i8 S) o! q1 a
6 L- n! t# F# _7 ^5 V ▲ Mk-13单臂发射架占据了射界最好的舰艏位置,从这个角度看尺寸还是蛮大的。 0 d1 j# _" y7 f/ F1 e
v r" N' X, a: U, m( V
% M7 f; U8 { Z& ]% r
, i, l4 _/ t" P9 ]1 K * b$ S3 q- h+ @; v) Y9 \% T
0 E+ E$ U1 C: n. P1 C7 h$ B/ W ▲双机库加飞行甲板几乎占据了全舰1/3的长度,一看上面那门“梅罗卡”近防炮就知道这是西班牙海军的。 * Y* ^1 e0 \2 S* _
3 s, N, G7 a& s; |$ x, h
! d3 y W" n' }8 c# `: t& g& C u* n$ v# `) @% n- ~- h3 V
% n' W' {2 {& \' [2 U( x% u X
4 ?- b: d% Z( h$ _/ x# P! }6 ^
▲上层建筑中部的那门76毫米速射炮射界真的有点“感人”——不小心就把自个给轰了。
, A7 t: H7 ^' K5 G' m+ K; s; d9 p 5 a3 k' x4 t+ m; }
要说“佩里”级的武装看起来还是蛮丰富的,不过受限于雷达探测和火力通道的单一,该舰实际上不具备多目标交战的能力,那座MK-13发射架就好像是导弹时代的“栓动步枪”一样——只能一发一发的打!
, t0 Z% |2 K m
# L/ n7 F g! @ ; s4 b2 D' b8 w V9 H6 d% m
" y$ j0 V6 Z& K( h8 V4 u
5 P. M. Q6 Z; {4 N3 j ▲这就是“捕鲸叉”反舰导弹在MK-13发射架的“上弹”方式。 2 k+ J% o6 s4 F: G- f1 j" B# }6 z
9 h6 s' D% s1 M# |& L8 P5 l 不过在美国海军的作战体系中,低档的“佩里”级本来就是大型导弹巡洋舰、驱逐舰的补充,一般轮到它出手的时候,都是消灭一下人家大舰漏掉的“残渣”,这在设计之初也不算什么缺点。 3 V& y0 s0 G' `6 p
同样是为了省钱,加之上层建筑在全舰布局的占比过大,“佩里”级船体以上结构主要是由铝合金构成——便宜又轻巧,就是燃点过低…… ( C9 ~0 c1 L; F8 k4 A. s% h% J4 C
正是以上两个原因,导致1987年在波斯湾巡航的“斯塔克”号护卫舰被伊拉克幻影F1误射的两枚“飞鱼”直接干趴,因为当时火控雷达根本没开机,而“佩里”级的上层建筑又实在是不经打!
# i4 T9 y R! n( T4 \6 Y/ E/ c + M6 ]6 G) H5 ~% M9 I
8 m3 ^& N7 ~1 T/ k2 b. _) f
9 \; G/ e8 D, ^) w( a+ V & r+ \. C6 i: O, s" W- l' d
▲中弹后一度严重侧倾的“斯塔克”号。 ~, d+ ^4 p; a4 ~* r# a
' W' M* W, J. G& S o; t6 ]% C " d9 c0 D! c8 |; @
4 \5 r0 c2 R2 e. O
7 O0 m& D0 @: c5 G3 P
. U' C- d# M, ]- F1 `7 w9 D ▲如果不是命中的两枚“飞鱼”导弹中有一发没有引爆,估计这艘舰就悬了。 & E9 }5 e4 W" N r
$ e* x. ^! w7 }! H( D& N* m
但是作为美国海军的一型低档“消耗”舰,“佩里”级在控制成本上做得很到位。首舰采购单价不到4500万美元,平均造价仅相当于“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1/3,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的一半;而51艘“佩里”占当时美国海军水面作战舰艇总数的30%,确实做到了成本和数量的双赢。 - O, c2 y1 A$ u% t6 \
4 ~5 S1 V W/ p$ N ~" ~3 h # Z) Y& {8 I% J6 Y& V
4 w+ [- l. e7 d7 h u
作为一款廉价却又“什么都能干”的护卫舰,“佩里”级也被作为“军援舰”大量提供给盟国。其中澳大利亚就在80年代前订购了4艘,后又根据授权自行生产了2艘,被称为“阿德莱德”级。但问题是“佩里”级虽然对海、对空、对潜全能,却并非美军作战序列中的主力选手,其对海、空目标的搜索和攻击仅限于“有”,而并不要求“强”;可是引进“佩里”级的国家和地区都是把它当做主力战舰使用,这就有点鸡肋了。
+ K0 K8 d3 c7 c/ q8 h s 5 l' ?* j" g/ u4 {3 @3 ^
t* E1 v: s* C! J5 i, V0 `% H* o ) p# c. W% L5 }: X' g2 X y* \
' V% b2 g5 n) Y3 k# }9 T. a ▲“佩里”级目前在美国海军中已全部退役,但大部分依旧被封存且舰况良好,随时可以接受升级后提供给盟友,比如现下的乌克兰。
. `* Z+ K# T8 S% x# T
( F) d" q5 s9 ?( ~: \ 于是澳大利亚海军在2003年左右中期升级改造的时候,在他们的“阿德莱德”级护卫舰上又增加了一座8单元MK-41垂直发射模块,用以发射“先进海麻雀导弹”;同时对原有的雷达、作战系统、数据链更换为最新标准的产品。这次有限的升级改造后,“阿德莱德”级的防空火力大增:中远程目标的空中拦截由“标准2”导弹取代了原有的“标准1”,近距防空则通过一弹四坑搭载32枚“先进海麻雀”,同时“佩里”级原有的反舰和防空作战能力并未削弱。
$ y9 ~1 d& [: p$ s% H 9 t; \' Z- l' i/ \0 {$ c
0 p1 f: G# S* C5 \4 ` - w. U. l6 c2 G: `) k1 P
% f$ Q. K; _9 V* l4 L ▲改装后的“阿德莱德”级5号舰“墨尔本”号。
# G/ i$ ?4 q- G1 K 0 A. k; |2 Q" I( ]
+ O: j% }) `3 M2 G; G
& s% _ b: N3 X4 _
4 o5 F" j0 W2 i) Y+ u: ~0 i6 I
# _6 x! z% H5 l/ ^5 S2 U+ T" S1 @ ▲新一代的“先进海麻雀”防空导弹射程可达20~35公里,具备多目标拦截能力,而且占用发射架尺寸极小。 2 z Z) c5 D$ r+ u
8 `4 q4 I/ Y: D4 V 其实本来澳大利亚海军是想完全用MK-41取代射速较慢的单臂发射架,但考虑到成本且“佩里”级原本在4000吨级的舰体上“塞满”的设计已经几乎挖尽了升级改造的潜力,故而选择有限的升级改造,同时引进更新的“霍巴特”级防空驱逐舰作为和现有“阿德莱德”级的高低搭档。 6 |! u* ^3 W) j( Q2 p+ w# D
* E- v1 P6 d! Z+ a$ T# e- W, E , x4 F$ P6 L/ D6 r% a6 T; t
9 u2 f7 c* J( Y9 }; v# }) z# R4 j
5 h0 b3 b3 @- D* w
▲目前澳大利亚海军已经把更复杂的“活”交给带“盾”的“霍巴特”级驱逐舰了。 8 `8 [% w& a* y1 M7 h
0 y h9 T T) C( z 这也不失为一款合理发挥老旧装备作用的思路,预计现有这4艘升级过的“阿德莱德”级还能再服役20年,将在2025~30年间被淘汰,到那时恐怕其他地方还有一些“佩里”级的老爷舰退不下来吧… ) S, q& k6 |9 Z! `# g8 l9 N1 w
& d k. v' d8 T
/ K. C9 R j5 p5 v A 4 D& ^% j$ ~! D5 ~0 h
1 p) k0 A0 t7 f" o/ z
(本期完)
" l2 ~) j3 N* {9 i0 a' W
" o! c j$ w) F6 w! c& [: G - g" i- p; F9 ]; i" l
原创不易,喜欢请不吝点个赞哦! / D% A6 Y( Y6 j2 \# Y0 ?
2 E' B- u- v9 b4 ?. [ f4 Z 6 p% U2 g! @! z8 ]3 _ b( q
举报/反馈 6 C% Q+ |0 a, ?1 u) N5 P" h
: B* Y5 s) w8 \) @: Q
0 `! |0 Z, ^4 P D! `. W( b7 z
9 j/ V4 }2 [2 m) i! G
$ t4 p) v9 F2 R" a3 j! m7 `$ O$ i4 T!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