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w$ n8 h( f- r G9 v# [
" }/ d" U. k% z4 p0 W
# [! E3 g' B; f' t3 x0 }
4 E" ` \& K" I4 M; Z& ^
- o7 k |* \/ k. R2 W' V
& H% _- v; U! H 中国(象山)开渔节象山港大桥下,千帆竞发。汤先江/摄
: u" {, f1 F& A8 S# r; i5 E 90后创业者范景润常年沿着我国海岸线奔走,他的目标是要将海上波浪所携带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稳定持续地进行海上电力供应。
- C) N% @* u/ R- o 逐浪而行,这名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年轻人去年带着他的波浪能发电技术及其创立的公司,落户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在他看来,象山三面环海,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开展相关实验测试等更便捷;更重要的是,象山县很重视海洋经济发展,有很大发展空间,给了他和企业更多信心。
* [/ C- Z. f( @- E1 X 让更多青年人才走进象山、扎根象山,这座位于东海之滨之城,正在全力以赴,努力打造青年人才大展身手、成就事业的“梦想蓝海”。 ) U( X5 _' a: s/ a2 E6 T
象山有“海山仙子国”之称,其海岸线总长约988公里、海域面积6618平方公里,分别位列全省第一、第二,并且坐拥象山港和三门湾港。面对这些海洋“富矿”,打造人才强县,赋能高质量海洋经济发展,成为象山的当务之急。 2 V8 B9 i2 u% Z3 H+ X
让青年成为海洋经济新赛道的创新主角,象山县持续推动人才强县建设,围绕引才聚才搭建平台、集聚力量,打造“青年与海”人才工作品牌,塑造更适宜青年人才成长的“人才生态”。
( {4 n, r5 Y5 z, y9 R 近日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象山)海洋论坛暨2023“青年与海”创新创业大会,是一场海洋领域的交流盛会,也是一次“青年与海”的相约,青年成为其中的主角。“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这句话,源自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为这次大会的主题口号被叫响,“青年与海”的元素更是随处可见,处处洋溢着充满活力的“青年态”。 / D" N+ \$ r5 f. K6 x
位于北纬30度、拥有美丽海岸线的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正在用“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这句话,表达对创新人才的诚意与渴求。 3 F* o. [. I _" Z) b, _; z! W
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象山县委书记包朝阳将之视为“头等大事”,“我们本地的大学生出去一火车,回来只有一卡车,对我们来说,一定要把人才吸引进来,这是象山的未来。”包朝阳坦言,人才资源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素和最大变量,“让一个地区发生变化得靠人才,否则海洋资源永远只是海洋资源”。 5 ]: ?, i$ h( H* [# p
《象山县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创新创业人才洼地和海洋经济人才高地,形成高素质人才引领高水平创业创新的生动局面。
) p& |& U Y2 X+ m* W ~ 传统渔业曾是象山的一大产业,老渔船、小海鲜是不少人对象山的初始印象。“原来象山是渔船千帆竞发,现在我们更希望‘万物开源’,把海洋资源更充分地转化为海洋经济,从中挖掘更多新经济的可能性。”用包朝阳的话来说,“不能只站在陆上看象山,一定是站在海上看象山,站在未来看象山,用一种战略的眼光来看象山”。
0 c7 D3 Q( D+ G. l# b/ r0 y 围绕海洋经济,象山县根据自身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等实际情况,明确了八大海洋经济产业链,包括海洋新材料产业、海洋新能源产业、高技术船舶建造海洋交通运输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现代渔业、海洋生物食品加工与制药产业、海洋旅游产业和海洋信息产业,统称为“才能兼备,余生有幸”八大目标赛道。
f0 _ |, \6 ]: C. C* ^! B0 a1 s “‘青年与海’就是想让青年与海洋产生链接,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这样才能‘万物开源’,真正推动象山海洋经济变革式的发展。”包朝阳希望,召唤更多青年共赴山海,让更多新发明、新产品、新创意、新观点、新梦想,竞相奔涌、尽情绽放。 ! s! t) m0 \( G; X& j
2022年,范景润所在团队获得中国宁波(象山)全球海洋经济高层次青年人才创业大赛一等奖,得到象山县提供的600万元资金扶持。他说,这对于年轻创业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当地政府将海洋领域的智库、学术、产业等多方力量聚在一起,能产生更多的交流和碰撞,迸发更强劲的“蓝色力量”。 2 r% f6 r5 L) k! P
在范景润看来,象山县正在以实际行动践行“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这句话,“我们还是个规模不大的初创企业,所做的波浪能转化也是个新的领域,象山县以满腔热忱拥抱、支持我们”。
4 S( k& Z$ r, _ N9 h$ T3 p 在一份《象山人才创新创业地图》中,从该县的八大产业链到双创平台,从人才政策到交通状况,从年轻人关心的住房、子女教育再到医疗、社交圈等,内容一目了然。据了解,象山县迭代深化“青年与海”人才工作品牌,建立“135”人才工作体系,围绕人才关心的票子、房子、孩子、圈子、面子等关键问题,构建了更具“知音感”的人才生态,让更多来象人才安心、安身、安家、安业。
# Z/ m$ F+ |, I: }, F “这里很舒服!”这是85后博士潘亦鹏对这座海滨之城的第一印象。在他看来,象山不仅环境宜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还很适合海洋相关产业的孵化和发展。
5 w, C6 H' e2 V+ b; k9 g 潘亦鹏长期从事水动力学及空气动力学领域研究,并和合伙人创立了公司。这个以90后、00后为主的公司主要研发“三栖”(空中、水面、水下)跨介质航行器。杭州亚运会期间,他和团队自主研发的两栖和三栖无人机项目,应用于帆船赛区的保障工作。 % V6 p, e& M' U, l+ w$ b
此前,潘亦鹏考察过不少沿海地区,象山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心和优势打动了他,“象山将海洋经济作为立县之本,能够为我们在这里落地生根提供很好的土壤”。今年,潘亦鹏将公司在象山落地,目前已签好厂房建设的相关协议。 2 Q' u8 e. c) a; ~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海而行,踏浪而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象山已集聚各类人才17.55万人,按照人才规模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例计算,全县人才密度为30.47%。仅今年上半年,象山新增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55人、青年大学生3267人,同比增幅57.4%、36.8%。 ! H, h* h0 c. n
近3年来,象山大学生引进数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保持在宁波市前列。包朝阳期待,更多有志于在海洋领域大展身手的青年人才,千帆竞发向大海,万物开源创未来,共同画好一幅新时代的万象山海图。 7 `' N3 d2 ]8 i- Z& Y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孙庆玲胡春艳来源:中国青年报 7 ]* _( I9 V% U* y, Q
(来源:中国青年报) / }/ d1 U7 ?: w6 t: ]" m* e% s9 i6 W
7 S7 ?. a8 U7 J$ ^
$ Q1 l0 V& P8 l V0 u: O$ i
- W: M: i1 B, I2 g! g# v
$ z B" q5 l" @1 {9 G
6 c7 A4 b" Z' F; l9 i" U$ |5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