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C! n# |# k- m# X& P; D 原标题: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海洋生态动力学团队在国际海底区域(The AREAs)划区管理工具(含海洋保护区)领域发表高水平文章! * W2 t& M6 Q/ |- T( `( M7 i
; Q" d# Q& Z2 U* i+ H# k- Q 国际海底区域(The International Seabed Areas, The AREAs)属于全人类共有,是我国拓展深海空间、资源等的战略新疆域。近年来,以生物多样性为抓手的划区管理工具(含海洋保护区)成为国际海底区域海洋治理的焦点,攸关新的国际海底秩序和规则,也是当前联合国和国际海底管理局有关国际规则制定谈判的焦点。当前,西北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成为国际海洋治理的重点关注区,该区域共有4个国家(中国、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申请了5块国际海底矿区,我国拥有2块,分别是海山上分布的富钴结壳合同区和海盆上分布的多金属结核合同区,因此,该区域的海洋治理方案将直接影响我国的深海资源和空间权益。 " c+ s1 S+ |$ E# ^8 @% f
黄浩研究员带领的海洋生态动力学课题组近年来一直密切跟踪国家管辖外海域(含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的海洋治理,重点聚焦划区管理工具(含海洋保护区)等国际规则制定过程,并剖析相关规则对我国深海大洋活动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以“Using habitat classification and large-scale spatial planning model to identify environmental areas: a case study in the area of the northwest pacific ocean”为题发表于《Marine Policy》杂志。本研究得到大洋专项“大洋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DY-XZ-4)和“东太平洋生态系统监测保护”(DY135-E2-5)的支持。 6 E Q9 m2 b0 Y) b: X1 E3 ]$ R8 C4 o
在西北太平洋发表有关划区管理工具(含海洋保护区)的文章在国际上尚属首次。本篇文章的发表,为西北太平洋划区管理工具研究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提出了西北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划区管理工具的技术体系和划区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将有力支撑我国在该区域的谈判主动权,提升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治理的话语权。 % c- s- Z* {- B k- ?$ x2 Y1 |
论文链接: 0 J7 u1 ]8 X! j8 I3 J5 [; Q9 q
- ]0 R! W6 O% K3 t, c" ~
图1. 西太海山研究区栖息地分类图
" C" |/ H. q7 k* m A8 q
6 m! [( w, I6 l1 ~' ]- G3 v7 `; Y 图2 西太海山研究区域潜在生态廊道(左)和地理区系(右)分布
$ p; L* j; K$ g9 y4 r; ~( E9 T6 }) X( Y
图3 避开合同区的场景下研究区域的选择频率分布以及AINP候选区结果
! U5 t9 m' U; x; z8 r. v# ~8 r* X/ p$ x z0 P3 \
— END—
% j5 K; c$ e6 r0 p 信息来源: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 Y% }* j4 f& ?' f" N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 t/ H# V7 \: _+ d, @5 U! m
大家都在看 5 i7 x& s0 x# k" U2 m% c
/ ? u- H- p; r5 e0 j+ a/ ^9 \
► 戴民汉、周忠和院士重磅推荐!国内首套极地海洋科考绘本出版!四位一线科考队员倾力创作……% L2 P! L5 b( n
► 《人工智能海洋学基础及应用》正式出版!9 o# h8 C4 S! c2 R+ J c. w0 e0 w
► 中科院海洋所李新正课题组组织编撰的《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分类体系》和《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常见种名录》出版发行! + t! @: a, J1 I# V9 A- @
►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担任“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 r5 r! e6 k0 o6 |. a( U+ F
中国委员会主任,主持召开委员会成立会议并讲话
& w% L/ N' ^: @) T% N" d ►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努力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
7 c, t n) ~$ {) g8 |4 a ► 王颖院士主编《数字南海》正式出版! # w/ S* n( z& j0 F8 O
0 N5 K2 i9 e$ R, ? ► 《海洋空间规划与海岸带管理》出版发行(刘大海、李彦平主编) # o" S/ F+ `% i, O" `: d
►丁德文院士等编著!《中国近岸海洋生态学研究与管理》出版!
( b/ N4 Y. c8 I ►《海洋数值模拟》正式出版!董昌明主编 ( W4 q% a/ }. I# O' B
► 《渤海、黄海和东海沉积物类型图》出版!石学法等编著
. V4 d6 s/ Z' `9 i2 X; u3 C8 E ► 填补海洋气象学领域空白!《爆发性气旋》专著出版 * }- g' r2 ~5 w) F& z9 n
► 《黄河三角洲湿地碳循环与碳收支》专著出版
% e0 z4 a2 d1 |: B0 w! I) S ►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陈令新研究员等编著 , n8 _; Q8 u m* o0 t
海 ( X* F/ I8 e! L
► 我国首部风暴潮数值预报专著《现代风暴潮预报技术及应用》
G* n9 P" m$ H% d1 a. ~ 洋 & {+ ^8 F _: o$ |" Y
►《珊瑚礁科学概论》:珊瑚礁究竟有多重要? # P; a& {6 }4 `& U4 f2 `3 l
书
! Q- s, Y0 c0 i7 g+ }* Q" T1 y ^. J }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栾锡武研究员 著
) z% F- a& o+ s% I 屋 : K! n* _, c- Z5 E. Q
►《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出版发行
- M& e* |* ~+ e# R1 w& B H ► 我国第一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教材出版
. F5 Z4 G* B* @( Y R) i ► 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吴自银研究员等牵头撰写《High-Resolution Seafloor Survey and Applications》出版
+ \8 D2 D" K" R6 E5 p. h! H6 `5 P6 U ►《自主水下机器人》封锡盛院士等主编、徐会希高工等著 9 B4 O+ {3 ?# Y. K' U
►《渤黄东海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 中科院海洋所宋金明研究员等编撰
- c) X/ g" V5 G9 U. @- t0 _ ► 《海洋和海岸环境塑料污染与治理》 骆永明等编著 ) w" E8 K/ R+ }+ {9 J
►《恢复生态学》:湿地生态系统的功益及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的技术方法
5 K a- z- w8 l8 _) r& u6 Q ►《地球系统与演变》 白令海道开启和和北冰洋的演变 (附注:北冰洋大洋钻探 )| 汪品先院士:为地球系统科学正本清源 - }" N1 d. K1 H' Z6 L0 I3 b
►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境演变遥感监测》出版
: W6 j* s; W$ J! }. w: U 海洋知圈 8 ?; ?& i6 l# b. I! S6 }3 a* g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 o2 A* D: `9 L5 T. s3 [$ `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 2 h# j) ~6 ]2 d6 B) T; U" l* r5 Y! Z' u
如您喜欢,请“点赞”并点亮“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