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E3 U" ~9 }0 y* U* U3 h* S
人民网青岛2月16日电 (刘颖婕)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也是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关键领域。 3 f! H9 E, ]. G& ^5 y
2 l' M; [ k9 j' U o" y* I+ c
, T/ p H- c" O
8 ~1 M* K9 B' d9 A9 T! ~
仪式现场。安殿堂摄
( t! Y! r' X7 n1 U; y 2月15日,由自然资源部、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的“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共建协议签署暨揭牌仪式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我国唯一的“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正式揭牌,亚洲唯一的“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同时启用,标志着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步入新阶段。 # ^$ N* m1 ^9 N
面对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多重问题和海洋发展困境,联合国将2021至2030年定为“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以下简称“海洋十年”)。2021年1月,联合国在全球发起“海洋十年”行动,拉开了从海洋科技到基于海洋科技的全球海洋深度治理的巨大变革。 0 q$ G# z2 H8 O1 }$ x; e
7 T; S7 E# f* U* n
4 N5 J0 s( g& @( S3 R4 i) G+ Z & F; p5 r3 k9 N" _% `0 O& Y$ l
“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正式启用。卢炳君摄 ) B& p6 K$ i8 J& o& O
2022年,“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成为联合国在全球范围内首批批复的5个“海洋十年”协作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唯一获批的协作中心,亚洲唯一一个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 * p. t0 ~) y, P% Z1 B9 c
作为海洋资源大省,建设海洋强省是山东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2022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吹响了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的号角。
( E V0 _% N+ R& G3 V+ m8 ~: n+ j
2 T, V7 } t0 K7 }+ _' F) n; r" v) p. y g 3 L$ a* q# @ N+ p; j
% N6 H& m. t+ s& W% R “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揭牌。安殿堂摄 ! R2 e t7 Z' s! }! f; N
如今,由自然资源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和青岛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正式落户,作为全国唯一由自然资源部批准,聚焦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计划,部省市三方共建的合作中心,将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Y6 w5 y% c% q4 }' W$ c
据了解,“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正式运营后,将充分发挥海洋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现代海洋产业培育、海洋生态合作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国际海洋事务交流五大平台作用,组织研究现代海洋城市的战略、政策、路径和举措,开展海洋经济融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和RCEP等重要区域合作机制的路径探索,为地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和政策建议;推动国际合作共建海洋产业园,实施蓝色经济合作示范项目,探索建立以海洋高端智能设备装备、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三产融合等为主导的海洋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国家深海基因库、国家深海大数据中心、国家深海标本样品馆等高能级平台建设,加速源头创新资源集聚和高效利用,不断增强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能力,促进更多海洋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1 |; K# Y$ ~9 [" A' K 此外,抢抓联合国“海洋十年”发展契机,“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将深化推动与各国海洋领域的务实合作,拓展国际海洋合作空间。中心将聚集全球海洋观测伙伴关系(POGO)区域办公室、中国—PEMSEA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UNESCO/IOC)海洋动力学和气候培训与研究区域中心(ODC中心)等国际组织和平台,推动双多边海洋领域合作,组织开展海洋领域能力建设和国际培训,深层次、宽领域提升我国参与全球和区域海洋治理能力,加快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 6 i4 ]3 ?+ x$ I% ?! g
未来,该中心将落实“海洋十年”中国委员会工作安排,协调实施《“海洋十年”中国行动框架》有关项目和活动,聚焦联合国“海洋十年”项目推进、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高质量建设、深化重点双边领域合作实效、打造涉海国际组织集聚平台、推动青岛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等重点内容开展工作,深层次、宽领域提升我国参与全球和区域海洋治理能力。 E$ F1 W# X! {$ l$ J# b
8 V" S ^3 c# e 举报/反馈 8 C) v3 F% j, ~) I" y, S J2 Y
0 y( B3 l. S! I \9 V+ t# m5 @" k4 c! S
1 g2 ]: e" o E1 i3 R9 } i; j0 w) H: D; D3 [0 I- G. \$ X
' H7 m5 {. O2 y7 K7 i"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