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质勘测 -海洋地质勘探的照片

[复制链接]
5 l4 W* e' \2 L1 B5 F+ g! q
文/半岛记者 王丽平 图/半岛记者 高芳
( u. y8 T( J- y0 y
5 P, Q7 }' U& K ^
: q& D4 t. o" @3 G# I4 b
. k; @7 I" u9 _$ r, {# v
从“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到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国家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单位;从只能租船出海到驾驶着自己的考察船可以到全球海洋驰骋;从研究成果一无所有到现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以及118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原所长刘守全研究员见证了这所国家研究机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他认为,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发展是新中国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沧海桑田变化的缩影。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他仍然没有完全离开科研工作,他说这是一种情怀和价值观。
1 ]# `/ Z1 z. s1 q+ q1 [
平地起高楼
' H) O# L3 L) |4 h
见证青岛海洋地质工作从无到有的初创时期
0 K' X3 w. ~$ ]! _1 p
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大潮诞生的海洋地质研究所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 在位于福州南路的海洋地质研究所内的一间办公室,经常能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伏案工作,他就是海地所的原所长刘守全研究员。海地所的初创时期他就在所里工作,也曾主持海地所工作达15年。他对海洋地质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对海地所发展历程独到的情怀,使得他即使退休了,也仍然参与科研项目的立项咨询和成果评审,为科研工作建言献策。
* O. ?; ?$ N/ C" k" l A
“这是我们所重建后第4年的照片,你看,1983年也还只有这一栋主楼,周围还是一片麦地。”在刘守全的桌上,有一本泛黄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大事记,在这本书里,有一张1983年的海洋地质研究所的照片,他指着这张照片介绍说,海洋地质研究所1979年在青岛恢复重建,那时候从北京矿业学院已经毕业10年的他正在福建地质局工作,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都不错,但在得知青岛海地所复建的消息后,身为山东人的他还是急切地想要回来,后来他如愿以偿被调到海地所工作。报到的时候,尽管心里有所准备,但实地一看还是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办公区被麦田和菜地包围着,办公楼刚在打地基,所里的领导和几十位职工都在一座旧仓库和活动板房里办公。那时的活动板房可比现在建筑工地的临时房子差多了。就是在这样的房子里大家依然坚守着,一边搞建设一边开展科研工作。“那个时候可苦了,但是心里还是充满着希望。”回忆起海地所初建时的情景,刘守全用苦和希望来形容,他说尽管条件简陋,但艰难和希望并存,每天看着办公楼一点一点长大,心里就充满着明天会更好的期盼。
+ u0 w4 J B6 {+ p9 c( v( |! T
凭借着对科研事业的热忱和执着,他们逐渐将这60亩的庄稼地从“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境况发展成为现在有400多位职工、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并有鲜明特色的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机构,成为国家公益性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说:“不知道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刘守全认为,一个单位也是这样,我们要知道自己的单位走过怎样的曲折发展之路,从而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局面,进而通过我们持之不懈的奋斗,开创美好的明天。
/ |+ e. w) T, [7 ]+ g ]
建造调查船
2 ?2 z! f0 ~. Y2 Q: a
见证海地所调查能力从小到大的跨越
+ Z( L4 I2 d* Z
/ |3 V: [( Z4 {& q' S3 {1 U
' t* `& Q8 q5 o% C) s
+ r6 \: M* e1 i6 ]2 T8 q
“建所初期,我们的主要工作是黄海、东海等近海油气盆地的海陆对比工作和海岛及海岸带地质地质调查工作。”刘守全说,由于投资的制约,不论是调查船还是仪器设备都无从谈起,因此,即使在我国自己的海域,他们也跑不出去。而现在,他们有了自己的科考船,只要有需要,不管是太平洋还是印度洋或者是大西洋,都可以来一个说走就走的航次。这就是40年来海地所的发展变化。这期间,少不了刘守全推动海地所建造自己的科考船的努力。
* [' x2 J1 f2 h1 f+ {
上世纪末期,根据国务院的部署,中国地质调查局决定实施1:100万海洋基础地质调查与编图,这是一项庞大的、前无古人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目的就是要全面了解海洋的地质构造、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等基础资料与信息,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服务。刘守全介绍,由于没有调查船和调查设备,青岛海地所就只能以综合研究工作为主,由其他兄弟单位完成海上的样品和数据采集工作。“这样做实际上将调查采集和综合研究割裂开来。我们认识到要取得创新性的成果,一定要将调查和研究结合起来,我们要自己去进行海洋调查和数据采集工作。”刘守全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海洋地质调查来说,调查船、仪器设备就是认识海洋的工具。所以要有自己的调查船一直是海地所广大职工的一个梦想,这也就成为刘守全推动自己造船的底气所在。但造船可不是仨瓜俩枣就能解决的,那是一大笔钱。所以资金问题就成为一道坎。进入21世纪, 解决船的问题更加急迫,即使自筹资金也要建造自己的调查船,即使造不了大船,哪怕造一艘小吨位的船,能够开展近海的调查也行。2003年,刘守全主持召开所领导班子会议,决定由海地所自筹资金,建造一条600吨的专业调查船,取名业治铮号,这是以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海地所首任所长业治铮院士的名字命名的海洋地质综合调查船。
! a& e" W) V& }. g1 Y; \3 }( t
“2005年,业治铮号下水时,恰逢国家下拨一笔地质装备专项资金,及时地解决了调查设备的难题。业治铮号投入海上调查工作之后即满负荷运行,给我们海上调查工作开辟了新的局面,我们有了自己的调查能力。除了大洋外,渤海、黄海、东海这些我们自己的管辖海域都能来去自如。”“对我们研究所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它实现了调查船、仪器设备从无到有的突破,也圆了我们所广大职工的有船之梦。”刘守全激动地说。
" C5 Q+ S5 F$ s, ~6 m4 C D7 x9 }
随着国家对海洋地质工作的需求的增加,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得到快速发展。国家使用专项资金为海地所建造了4900吨的“海洋地质九号”综合物探调查船,刘守全说:“海洋地质九号整体提升了我们所海洋地质调查的能力,实现了海地所海洋地质调查能力从弱到强的提升,这是一个跨越式发展。几代海洋地质人的梦想终于在此变为现实。”
M O6 n G7 p* D+ [
服务青岛发展
; z5 c# q# |) p: F" M) J
为海底隧道勘察出最有线路
$ i; ~$ s% f9 b& s
作为一个中央驻青单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除了承担国家的海洋地质调查研究任务之外,还积极为青岛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服务。“大到城市公共建设,如跨海大桥工程、海地隧道工程、煤制气二期工程的地质勘察,小到居民小区的地质调查,其基础勘察和评价工作,都有我们的贡献。”刘守全说。
2 X" l8 g/ ~* d3 L( Y: J. s0 n
“以跨海大桥为例,其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地质勘察的各种资料来做,在多深是什么样的岩石,是软地层还是硬地层,岩石的透水性、稳定性如何、承载力多大等等,这些数据都是设计部门设计的依据。”刘守全回忆,当时经过两个多月的勘测,海地所的调查团队提交了勘察报告,设计部门根据他们提供的地质资料以及水动力条件和交通等因素,对原来所做的跨海大桥的预先设计路线位置作了适当调整,形成了现在的路线。类似的情况在胶州湾海底隧道的选线和路线设计中也发生过。
' O7 w) ^$ g; N* d# G2 s! z4 G
“ 如果说市政建设对于老百姓来说还缺乏切身感受的话,那么为解决青岛市城市供水的问题所做的地质工作就与每个人都有关系了。”刘守全说,上世纪80年代青岛市的水资源很有限,每人每天限水15斤,就相当于一个不大的塑料桶的量。水的问题不仅严重地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而且严重地制约了城市发展和工业生产。为了解决青岛用水难题,国家决定实施引黄济青工程,从滨州无棣县的打渔张引黄河水,经过沿途7个县(区)引到青岛棘洪滩水库。
I# Y% k) X* Z; [1 `3 @: F# B, I7 N
“海地所负责从打渔张到棘洪滩水库沿途250公里引水线路地质勘察和棘洪滩水库的选址地质调查。”刘守全说,这250公里的线路,他作为线路地质勘察的总负责人跑过每个角落。沿途七个县(区),每一个县都有一个技术小组,由各县(区)水利局的队伍负责打钻孔,海地所的技术小组负责岩心编录,样品测试、编地质报告,这250公里的线路上打了上万个钻孔。经过半年时间,刘守全和他的团队向设计单位上东省水利设计院交出一份满意答卷。棘洪滩水库的库址也因为初选库址地质条件不理想而移位。棘洪滩水库投入使用后,每年可以引水1.3亿吨,从根本上解决了青岛市的供水问题
( F6 x2 G8 c% `3 z9 a* l; L
为实现海洋强国贡献全部力量
( W, {! Z/ i7 e6 j
刘守全说,上大学的时候就有一个口号,要为祖国健康地爬五十年崇山峻岭。现在回想起来,从事地质工作50年了其中40年从事了海洋地质工作,要将自己的终生献给海洋地质事业。现在虽然已经退出工作岗位,但他依然乐此不疲。
9 U) s* [- x+ s$ J
“总书记要求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记住我们从哪里来,不要忘记我们来时的路。原来我们的水平就像是在洼地,现在我们却是处在高山上,这确实是一个跨越式发展。”
Q2 i4 i: _6 e% u
“一个研究所的变化,反映了新中国70年来科技创新力量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今年正值海地所建所4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1周年,海地所就是改革开放的幸运儿和弄潮儿,是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大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成绩都是奋斗得来的,唯有奋斗才有美好的未来。”刘守全如是说。
* S9 F6 w; ]2 o/ [# S$ N
在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核潜艇专家黄旭华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刘守全说看到这里他激动不已,“为祖国奋斗是科技工作者终生的事业,在黄老面前,我们只是晚辈,唯有向他们学习和致敬。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我要做的就是要为实现海洋强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刘守全说。
* N3 R7 _4 g& A, N1 ~
4 S! W0 g& |" A+ C& y
举报/反馈
. m( f9 D, N4 h% I
% z# U; j+ {! q1 ^3 a. z/ | 8 v- a* i* c$ Q0 w: i 1 U: o u" K. Y7 R" J% k, ^4 f6 H- x' J9 l9 N% C# y7 U $ i/ {0 j( [0 D- O( }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礼子
活跃在2024-1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