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X) G/ p' N0 w" h
0 \5 c. N6 q( r4 S 今年汛期,全球多地遭遇了极端暴雨、高温等灾害性天气。而在预报预警、抵御灾害的众多力量中,有7颗风云气象卫星正在地球上空“紧盯”风云,高效工作,为气象防灾减灾输出各类卫星监测产品——每15分钟生成一张全圆盘云图,5分钟生成一张中国及周边区域云图,1分钟生成一张指定区域云图。 / |! f9 r6 X, y- ?. O& e+ L0 ^
9 K: I# a: B, O m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气象卫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跨越。中国气象局持续强化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推动风云气象卫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1 }% D1 u8 e2 ?( v
" q* N* C: {2 K 风云气象卫星示意图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供图 / s% [5 T' ?' N
坚持自主创新 有跨越式发展的“创新星”
* F/ K7 g0 J5 v9 y x2 i7 B3 J 随着7颗风云气象卫星的成功发射,我国气象卫星自主研发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北极圈到南极大陆,“1+4+2”的风云气象卫星地面站网布局更加优化,全球卫星观测数据获取时间缩短到两小时以内。
! s7 g2 m, o! J0 i
9 N' |/ @3 r( g r* ~! n' U: K 全球首颗民用晨昏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三号E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图/央视新闻
1 h$ q, v) i! N9 ] 十年间,我国极轨气象业务卫星实现升级换代,并完成三星组网观测。2013年9月,风云三号系列首颗业务星C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极轨气象业务卫星的升级换代。2021年7月,“黎明星”风云三号E星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唯一同时拥有上午、下午、晨昏三条轨道气象卫星组网观测能力的国家。 7 {7 H# x7 Q7 ?' x
2016年12月,风云四号A星成功发射,我国静止气象卫星实现升级换代。风云四号A星采用三轴稳定控制方案,与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相比,星地系统功能和性能均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圆盘成像时间由30分钟缩短到15分钟;对中国区域可实现每5分钟一次观测覆盖,最高分辨率从1.25公里精细到500米;在全球率先实现静止轨道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数据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的同化应用。2021年6月,风云四号B星成功发射,其搭载的国际首个昼夜快速成像仪,可实现1分钟间隔250米分辨率的区域观测。 , i( r" S- r, @
" Z9 O) V0 C8 U3 D 风云四号B星监测图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供图
. y6 X. r. h5 E 十年来,一项项指标、一个个数字,见证着我国风云气象卫星的跨越式发展。三轴稳定、大气“CT机”、对月定标、“星地一体化”“分钟级”快扫……一项项前沿技术的突破和创新背后,都凝聚着气象与航天科技工作者对自主创新的决心和勇气。 0 A* D, e3 o4 K( t7 I
遥感应用落地开花 是知冷知热的“百姓星”
) P3 ]$ k$ f5 R( v, E& c 为提升风云卫星遥感在气象核心业务和多领域应用质量和效益,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屋建瓴,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印发《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风云气象卫星应用能力提升工作方案》,组织实施风云卫星应用先行计划。
, @! E4 ^$ o# { 高位推动,落地有力。十年来,“风云家族”从12颗壮大到19颗,卫星遥感应用成绩斐然。经过十年的发展,风云气象卫星已实现从定性应用到定量精细化应用的转化;并研发出大气、云和辐射、空间天气、陆地、生物、冰雪、海洋等上百种遥感产品,产品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L2 w1 [6 f0 o+ M 如今,我国已基本建成涵盖国省气象部门、面向各行业的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体系,遥感应用影响力大大提升,关键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遥感应用也在天气分析、数值预报、气候预测、生态环境监测、公共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空间天气等多领域落地开花,数值模式卫星数据同化能力显著增强,灾害性天气监测时效显著提升,卫星遥感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产品日益丰富,得到多地政府的认可,支撑人工影响天气的云物理特征参量产品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 * |" O% Q" x, k( b5 K( L
目前,风云气象卫星已发展成为国产卫星中应用最好、定量化水平最高、离百姓最近的卫星,被誉为知冷知热的“百姓星”。
& l8 y& |# y2 ^+ ~3 B7 v# o 护航“一带一路”做服务全球的“中国星”
9 R. a- v5 J' }3 X5 W( H# k5 A# s 今年6月20日,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在世界气象组织(WMO)执行理事会第75次届会上宣布,风云三号E星、风云四号B星两颗风云气象“新星”的主要数据产品将向全球用户开放共享。近年来,中国气象局通过建立风云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开通绿色数据通道、开发定制软件和产品、援建直收站以及组织培训等方式,持续为全球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 G4 g) X# C" |$ Q 2018年,被誉为“一带一路星”的风云二号H星成功发射,开启了风云卫星国际服务的新纪元。而去年发射的风云三号E星填补全球民用天基气象观测系统的空白,与风云三号C星和D星组网运行后,每6小时为数值预报提供一次完整全球覆盖资料,对完善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 `6 F2 H s+ Q) g1 B6 i 凭借先进的技术、稳定的业务运行和高质量的数据产品,风云气象卫星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如今,风云气象卫星数据服务覆盖国家和地区达124个,其中包括9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国际防灾减灾方面,已有30个国家注册成为风云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成员;风云气象卫星加入空间和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值班卫星序列后,已为印度、菲律宾等40多个国家提供应急保障服务近70次……风云气象卫星已成为全球对地观测网中的“主力军”,成为服务全球的“中国星”。 7 n6 r! x. Z* X6 p5 ^; J: |& A
中国气象局宣科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 u: t* [& {( E 作者:王美丽
/ O2 R1 B* D- ^ 编辑:大淼 吴彤 王婉 , @$ K% I& k% c7 U
审核:段昊书 " B* h) ?3 J" M1 `3 j
1 C5 x! _* |1 l: S5 [0 k n
& W) }( j% E- X
% P# D: x# D3 ^5 E; y1 G8 X! ^) R, p, p, i9 [0 r/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