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保护 -珊瑚礁保护海岸

[复制链接]
$ `7 w) \9 E& f l
- K; z8 Z0 f$ n+ `. U, Z$ m7 Z0 n% h i

曾美艳全海的珊瑚,命怎么变这么苦?

0 L8 a- q" S& W3 }5 K/ w7 B6 n

珊瑚:植物还是动物?

+ S0 ?( X; K6 H

珊瑚是一种动物。

E P7 |" D# ]% r0 K& t- d

以前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大家都会惊奇,但如今我去给中小学生做科普的时候,大部分人好像都知道了。

千年来,人们对珊瑚的定位一直很模糊,因为珊瑚同时具有植物和动物的特点。亚里士多德最初称它为“zoophyta”,即介乎动物与植物之间的生物。十世纪,波斯学者比鲁尼以“珊瑚能够对触摸做出反应”为由,提议将珊瑚归类为动物——但唯有到了18世纪,William Herschel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珊瑚细胞& A/ g; P( f. C. z. H8 b6 y' _

动物细胞的特征,它们才被正式并入动物界。

不过从生态角度上,它是一个共生体。因为在它体内同时住着一种植物,叫虫黄藻,而虫黄藻是要进行光合作用的。就像科幻小说里的桥段一样,“人类以后把叶绿素 0 e. V, D% d+ G- ~

引入到体表,只要晒太阳就不用吃饭”,珊瑚是真的做到了这一点。

有了虫黄藻,珊瑚只需要靠自己摄入补充一些微量营养素,其他都可以通过虫黄藻获得。所以在生态研究里,我们一般不强调它的动物性,反而视其为一个集合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 Z @ B& `( S( N4 o4 f) F

为一体的共生系统。

当然,从分类学的角度来说,如果将其体内的共生生物 ( q3 \: r6 R- C6 c1 L+ {# D# ^/ X9 z

剥离,珊瑚是个不折不扣的动物——不过如此一来,它也不会是我们一般看见的珊瑚面貌。这一点先卖个关子,接下来会提到。

0 f4 D2 f. z) Y; A5 q1 T2 ?, c8 [, p7 F; y. t P& ^/ X2 |; Y# G
* a, \6 F `0 ?: P+ ?# ~

世界上的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之间。印度太平洋区系造礁石珊瑚# j B% o" X' n

6 u0 e, h& S4 F p

的种类特别丰富,有80属700多种;相较之下,大西洋-加勒比海区系造礁石珊瑚种类贫乏得多,只有26属41种。而我们中国也不遑多让,造礁石珊瑚有77属445种。

珊瑚礁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不外乎缤纷灿烂。 / R/ ?# x! O9 ~) c' `# P" N" r
% W* t- P/ m$ _6 E

无论是海草床红树林、深海,还是海藻林,这些海洋/近海生态主色调都是绿色、褐色或黑色的相对单一色调。但是当你看到珊瑚礁,色彩马上丰富艳丽起来。不仅珊瑚有丰富多彩的颜色,生活在其中的生物也多具备五颜六色的体表颜色。除了色彩,珊瑚的形态与种类都非常多样,这也构成了珊瑚礁中多样的景观,也提升了珊瑚礁的观赏性。

% y$ L% m4 u& v0 }# h1 F4 h* s

珊瑚礁不是“花瓶”

如果看珊瑚礁美冠全海就认为它是个“花瓶”,那就大错特错了——珊瑚的功能与意义不同一般。 r" K& n; Q' H( V

构建人类家园

珊瑚礁一个最直观的作用,就是给我们提供居所。像是马尔代夫和基里巴斯: g& V# I( Y, j& B

,他们生活的岛礁就是由珊瑚礁构成,祖祖辈辈的生活印迹都建立在珊瑚礁上。

这些珊瑚礁最主要是由造礁石珊瑚形成,虽然砗磲(chē qú)、贝类、钙化藻 0 r. Q( p( r. d: a& p6 _ _3 d

等生物也能成礁,但不是主要成礁机制,只是辅助促进珊瑚礁的形成。

一般来说,一个健康的珊瑚礁每年能往上生长一厘米。这样的速度,实际上是快过了今天海平面上升 5 Y# R8 K8 E/ V7 h+ Q! G+ Y6 F

的速度。所以如果珊瑚礁健康的话,这些岛礁不会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没。

当然,这对很多国人来说没有太多的感受,因为我国生活在珊瑚岛礁上的居民数量有限。但要知道,南海多个珊瑚岛礁同时也是我们南沙、西沙的领海基点,如果这些岛礁被海平面淹没或被海水侵蚀消退,将直接影响我们的领海与专属海洋经济区6 H; t! C$ d+ o& l c( O" `! }" q4 b

孕育多样生态

前面也提到,珊瑚的形状非常多样,其中包括了块状、分支状、桌状以及匍匐的表附型等等,这些珊瑚之间形成了很多大小错落的空间。我们都知道,热带雨林通过草皮、灌木、苔藓、乔木从低到高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空间,供各种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生活,从而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8 G2 R6 G6 J9 P- B

同理,珊瑚礁就像海洋的热带雨林,通过这些形态多样的珊瑚形成了高低交错的空间,让不同的微生物、藻类、鱼类栖息其中。珊瑚礁因此也被视为同热带雨林一样的生态多样性最高的顶级群落。9 j8 E5 c5 b% v' c( D1 e* `6 B' i, q. M" z" N

保护海岸线

因为珊瑚会逐年长高长大,当海浪拍打海岸线抵达珊瑚礁的时候,受到珊瑚礁地形变化的影响,海浪发生抬升和破碎,这时候它的能量也就被分散掉了。珊瑚礁能降低海浪97%的能量和84%的高度,有健康珊瑚礁保护海岸,在面临台风和风暴潮的时候就不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 N" ]% N1 {7 Z

' q1 `) o: y4 c2 e5 Z% Y " o# |/ r. H, a+ [ l" F, J
0 A# X3 P2 A. s4 Q4 k& L6 h7 ~5 e

美国佛罗里达州沿海地带建了不少豪宅,风暴潮来袭,往往造成海岸水土流失和房屋受损,保险公司往往需要花费不菲经费去理赔相关的房屋财产损失。为了减少对海岸带的房屋影响,有些保险公司开始主动投钱去人工修复珊瑚礁段,减少风暴潮的影响,从而保护房屋,降低赔偿的费用。

" { i K' F5 B

开发新药物

珊瑚礁也是人类的潜在药物宝库。丰富的海洋生物种类体内蕴藏着难以计数活性化学物质- o9 r3 V' U+ G' c+ l' O7 ]. ]

,这对于医学领域来说无异于珍贵的矿藏有待挖掘。

为了获取可以用在化妆品里的珊瑚提取物,雅诗兰黛在南美租了一片海域专门养软珊瑚,将海洋中的活性物质 ! {3 _; m6 S0 ?' r& k2 A1 _

带到了我们的生活中。

另外,珊瑚和人类骨骼的坚硬度其实很接近,在早期没有更好的替代材料的时候,曾经用来植骨,跟人体的亲和力还算不错。 ' N) ^4 W3 ~& o. {. ?$ Y

支撑百姓生计

总的来说,根据文献计算,全球有5亿人的生活直接依赖于珊瑚礁以及其生态系统) c' g9 [, S F' {5 L' ^

其中包括渔业。珊瑚礁的生态功能,维持了相当一部分的渔业基础。很多渔获都从珊瑚礁而来,包括龙虾、石斑、乌贼、鱿鱼都会去珊瑚礁生活;甚至日料中的金枪鱼 : [" i+ m4 {' X: @- L: a* \0 y8 b! I

,一般在深海生活,但实际上它们有时也会到珊瑚礁周边捕食。每年,每平方千米的珊瑚礁能提供5-15吨的渔获,而世界珊瑚礁总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所以珊瑚礁每年大概能贡献逾100万吨渔获。

旅游业更不用多说。热带海域众多著名的岛屿名胜,如果没有珊瑚,到那潜水顶多只是一片湛蓝清澈的海水;没鱼、没生物、没珊瑚礁,招揽不了那么多游客,而这又直接牵动了下游的各种行业,比如餐饮、交通等。全球的珊瑚礁旅游市场可达每年360亿美元 6 B4 G( ?3 y% h5 n/ r" l8 C

但这一切很快就要留在昨天了。 * {0 c: N5 Y- }+ G5 A7 B

美景不再

前两天,戴民汉院士和贺克斌院士都提到了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它的罪魁祸首:过量排放的二氧化碳 ) N5 J9 t9 j `! D* W! u! O( q3 @

一方面,过多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导致环境升温;另一方面,二氧化碳进入海洋又造成了海洋酸化 ' G7 u: ?7 r7 S

——不管是哪一个层面,对敏感的珊瑚礁的影响都是致命的。

% q9 O, l# L- r/ z6 v4 W# A

海水升温以后,虫黄藻会逐渐被珊瑚排出。珊瑚的颜色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虫黄藻,所以这么一来,珊瑚的缤纷多彩就逐渐变粉色,直至纯白,最后死掉。

2 w# k/ G. K: s# O- a5 {3 A l% \

而海洋酸化以后,珊瑚的骨骼生长会出现问题,类似于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更容易在海浪拍打下碎裂。如果酸化加剧的话,珊瑚甚至连形成骨骼都很困难。事实上除了珊瑚,贝类也面临着同一个威胁,形成贝壳的能力会减弱。

$ v: n! c8 q9 R- Y6 @: w; o

除此之外,海平面上升对珊瑚礁也有一定的影响。

$ t, \# f& T" k5 y5 E; M; S

一些人以为海平面上升对珊瑚是好事,意味着珊瑚生长的空间更多了,反正健康的珊瑚会随着海平面往上生长。

# q. N J" I: b

实际上,现在的世界上多数珊瑚礁并不健康,海面上升意味着目前生活在底层的珊瑚将得不到足够的光照强度,虫黄藻没法进行光合作用,就相当于珊瑚得挨饿,长时间下来就会白化,最终死亡。

, i+ {# o( x6 }0 \

另外一点就是过度/破坏性捕捞。我们渔民太勤劳了,不光是东海、南海,东海、黄海还有渤海都有过度捕捞的问题。虽然进行了管制,但仍然超过了自然恢复的速率。有时候,一些国家甚至会采用炸鱼的方式捕捞,对环境的污染、珊瑚的伤害是巨大的。

还有一个给珊瑚带来灭门之灾的因素,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就是长棘海星 * ~7 Y, }: |- C! S3 X; T

,我们管它叫魔鬼海星。

* k, S+ Z8 @# u7 m M- [

2009年,我们到西沙珊瑚礁进行调查,十几只海星趴在一个珊瑚上,就像在抢食一样,周边珊瑚都死了。问了渔民,大量海星在2007-2008年大举来袭,密密麻麻趴到礁盘上,连他们想抓鱼都下不了脚。

" A! V8 z4 j+ p

如果硬要下脚会怎么样?我曾经被它浅浅扎了一下手指,伤口三四毫米左右,却因为毒性一直处于溃烂,一个月才愈合。

/ J& _* `' J4 t4 u2 ^/ c& r. Z! C

我听过一个案例:有个人从海上捕捞了很多长棘海星,另一个人不知情,结果一屁股坐了下去……我真不知道他接下来的几个月是怎么过的。

在一个健康的珊瑚生态系统: z; I) d( g _; k

中,长棘海星和其他海洋生物之间保持一种平衡,肩负着清理“老弱病残”珊瑚的职责。但物极必反,大举来袭的长棘海星两三个月就能把一大片珊瑚礁啃噬干净。

事实上,长棘海星之所以突然爆发,主因之一就是天敌大法螺的减少。华丽的外壳让大法螺成为橱窗上的装饰和工艺品,被大肆捕捞,现在在西沙已经很少能见到它的踪迹,目前大法螺已经被列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5 T5 q8 o/ I. ^1 e' A

另外,成体的苏眉鱼偶尔也会摄食长棘海星,但如今也因为其味美而被人类过度捕捞,成了濒危动物 2 ~. k% W) U$ q" H' H+ V

在气候、天敌、人祸的多面夹击下,今天,世界上超过1/2的珊瑚礁已经严重退化。% x `* z0 i; i" l0 [6 B0 i$ a$ R

据一些研究估计,按目前的退化速度,珊瑚礁本世纪末可能就面临灭绝。

说世界情况的惨烈或许总感觉有些遥远,事实上,在我们家门前,珊瑚退化的速率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 D5 Y% X1 `6 T3 g$ w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 k1 ?0 d( V. n1 N2 @/ W8 ]

研究员黄晖老师2010年发表的论文综合了各个文献,对我们国家珊瑚礁退化情况进行了评估。她指出,近30年内,包括海南、广东、广西等地的近岸珊瑚礁的珊瑚数量减少了80%,南海的珊瑚岛礁周边的珊瑚数量也在2000年后锐减了2/3以上。

0 p4 j* `6 T7 D- m- O1 c& c . ?; \, Y6 ]8 T, \
[5 ~' }8 E4 d# A

事实上,这已经是个很委婉的说法。在我们当时看来,实际情况比这还要严重。

这里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直观感受。我2008年进到工作组,当时同事都说西沙情况很好,给我看的2006年的照片珊瑚覆盖率都挺不错,可能超过60%,我也特别想去看一看。% m9 b7 p5 w' r" [
2 I& N G: L3 F5 d
1 m) g0 U" I; L3 i, Y

到了2009年5月份,能够出海去西沙群岛的时候,大家都很兴奋,但当我潜水下去之后整个人都懵了,因为我看到的画面可以说是沧海桑田、恍如隔世。

" l) v$ H: m5 s" j2 L! |8 |
9 K* O ?8 E8 s8 L/ |, p. b
& E3 G3 m1 b$ u0 f2 M

在那之前我去过好多地方,像是徐闻、珠海,但真没见过这么差的珊瑚——或者应该是,这基本上就已经没有珊瑚了。

% C) h9 A0 A9 m% y% b4 C# T8 t" D
+ ]6 n% M0 L4 R0 }
?% _4 A0 ~5 [6 [( c1 b, ^; k

2006年(上)及2009年(下)西沙群岛的珊瑚覆盖率(绿色圈越大覆盖率越好)

从图中可以看到,2006年西沙群岛的珊瑚覆盖率大部分都在40%-60%之间,尤其是在永兴岛4 C' [2 E. g, F! M

,珊瑚种类、生物多样性是特别丰富;到了2009年已经画不出圈来了,基本都低于1%,剩下七连屿硕果仅存的几个圈,覆盖率在5%左右。

而去年在海南岛,再一次发生了我们国家至今记录到的最严重的珊瑚白化问题。海南一般从6月到9月份会刮台风,去年这段时间却一次台风都没有,海水表面温度超过了30度。连续几个月的高温,就连比较耐热的块状珊瑚都已经白化了。从海南省北部到南海各个珊瑚礁,可以说是珊瑚礁上“白骨累累”。1 M' _7 G# i( H) h* Q2 q$ t" F
0 m1 S* W* H b! k4 b) H' `

“捉”虫卵、“种”珊瑚

6 r; c9 C) g. P. Z9 @

珊瑚保护不能再等。

2021年2月,石珊瑚目下的所有种,都被列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而红珊瑚科下的所有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除此之外,角珊瑚目、苍珊瑚科、竹节柳珊瑚科 4 O5 W; f$ x2 \& y9 E) H9 f

也统统都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换句话说,现在我们去海边,若是采上一株珊瑚,或是把珊瑚带回家摆设,即便是死的,都是违法的。

! w% s2 Z4 Y& D* o) h

但法律只是第一步,我们需要主动积极地协助珊瑚修复。

科学家的任务,就是协助珊瑚完成它的生长周期。主要从两个层面着手:一是在野外收集珊瑚的精卵,在实验室里帮助它们受精并发育成幼体,或直接收集珊瑚的幼体,协助它们附着到适合的底质发育成珊瑚虫 / ~2 l) O; @$ f% P0 Q; S! }9 `

,再继续生长分裂出更多个体,形成珊瑚断枝;第二个方面就是把培育好的珊瑚断枝移植到珊瑚礁上进行修复。

珊瑚一年只产一次精卵,并集中性一次排放,而这些精卵都是浮性卵,会慢慢从水里往上升。整个过程,就像一场从下往上飘的雪,特别震撼。这时候,很多生物也会慕“卵”而来,因为珊瑚卵脂肪含量高,对它们是一年一度的飨宴。一些生物也会趁机一起排卵,借此分散被捕食者! W% ^- X4 V1 s5 `" q) O

捕获精卵的几率。

下图是我们在西沙搭建的150个珊瑚苗圃之一,结合珊瑚树和浮床的方式,培育不同品种的珊瑚断枝。% p. d: H* t& I7 n
. A% B6 B$ i( c. ?( T' x% k, y& r1 `
4 {7 T! y- y: N: |5 h7 ]: @
& A' U0 e: V2 D9 }, H7 t! n
: ], ~* a7 e9 _3 Y% {8 N% a

8个月前后;左为浮窗、右为树,整体生长速率还是很好,一年能达到300%。

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改善移植手段,包括提升移植稳固度(利于珊瑚生长)、简化移植工作(减少生态影响、提供工作效率),以及采用合适的可降解材质。近期我们编写了一个关于珊瑚礁生态修复: f( ]0 T3 z2 L3 x5 A

的整体技术标准,很快就会发布。

蜈支洲,我们2017年6月移植了6000株包括风信子鹿角珊瑚( Acropora hyacinthus) 、美丽鹿角珊瑚 9 K- ^* |2 ~) }/ ^

( A. muricata) 等8种造礁石珊瑚。经过3年的生长, 移植珊瑚的平均存活率为61.3%,这其实只是个国际普通水平,比最近期做的要低一些;修复区域造礁石珊瑚平均覆盖率从9.3%提升到35.3%,修复效果很好,对珊瑚覆盖率的提升还是很明显的。

另外,在实验室,我们也培养了超过90种的珊瑚,研究升温、酸化、重金属污染 1 ]0 Q9 c8 H% v' d0 Z6 P- s d

等因素对珊瑚的影响,包括光照与珊瑚繁殖之间的规律等等。

3 P7 @4 ^% C! P4 E0 b, n% V

结语

今天,我们对海洋的需求是越来越高。比如最近国家推动的海洋牧场 " T$ M. m- [) P, ^

建设,无论是北方的养殖型海洋牧场,还是南方的休闲观光型海洋牧场,产值从百万到亿元级别。

( E2 _" `4 {5 ^* `$ }

在这样的关头,我们更需要重视经济与生态的共同发展。越想发展,越要保护。而这种保护,需要全社会的人一起协同,包括我,包括你。

问答环节Q您提到:珊瑚对温度非常敏感,即便升温一两度,很多珊瑚就白化死掉了。我们知道未来全球变暖0 q! K# q2 C6 j" ]$ ^9 {3 W

趋势短期都不会缓解或改变,现在的珊瑚种植或修复工作有办法逆转珊瑚的白化趋势吗?

; ]3 ?6 }5 G8 V/ @) A

张浴阳:从目前来看,只做培养和移植的话,确实是没有办法逆转的。

" m! K8 X0 Y; W

除非去人工筛选一些耐高温的品种去专门培育,但这其实是有生态问题的,因为不同的珊瑚生态功能可能不同,从单一层面去干预的话可能对生态带来负面影响。我觉得还是必须要做,但不能一下子铺开,需要通过实验去逐步验证。包括我们现在做的修复工作也是,考虑到我们移植的珊瑚和它原来环境中的珊瑚种类还是不小,我们的移植过程也是需要逐步以及慎重。

总的来说,我们要做的还很多。到底救不救得了,不知道,但至少要努力。' U; S3 [/ c. H
- L% L* b6 `" }8 T( R3 w8 T- v/ q) n: q( ~6 n0 [. ` : I6 t, ?9 `* o6 K2 r# ?" E; U/ ~9 i r 9 s3 O' x1 t: x0 @' 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原来可以笑
活跃在16 小时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