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s4 p |. k: C: E% z 原标题:专家: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挑战全球海洋治理、威胁海洋核安全 2 A; U/ b- |# H
. W, R% H5 L* g$ n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 编辑/冯雪】
9 Q7 z; O: E/ J. ? 9月11日,日本福岛核污染水第一阶段排海结束。8月24日以来,已有约7800吨核污染水被排入太平洋。
. s6 p- }$ s: d* M: d% B 刚过去的两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美国驻日大使伊曼纽尔相继玩起“吃播”,在镜头前大啖号称产自福岛县近海的生鱼片,力挺核污染水排海。刚结束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也被日方当成“洗白”核污染水的平台。
* e! W/ B5 a) F/ u5 h3 P' @4 A 然而,一场场公关秀打消不了各国民众和科学家的担忧。9月8日,逾百名日本民众正式起诉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东电),要求停止核污染水排海。
9 q* h8 W4 j. i 8月31日,世界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刊发社论文章,呼吁重视海洋健康,文章部分内容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做出回应,并指出“利用海洋作为无数废物的倾倒场的情况仍在继续。这是不可原谅的。”
9 }% [* B' U/ x; u! \" s8 J 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林武辉近日对观察者网表示,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不只是科学问题,还涉及环境伦理、全球海洋治理、海洋核安全等诸多问题。日方的行为可能对今后国际上更多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海管控带来挑战,不利于全球海洋治理和海洋可持续健康发展。 w0 E) z/ [3 _5 E2 r; g. y

. m9 [) W+ j. |7 ^- C6 O 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被排放到海洋中 图源:视觉中国 9 j1 f$ l1 G1 n* Y P
“没有先例、覆水难收,更需谨慎”
' \( K% u( R4 Z4 S$ B0 {' B 据共同社报道,东京电力公司11日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计划首次排放入海的约7800吨所谓“ALPS(多核素处理系统)处理水”已经排完。在8月24日启动的排海过程中,设备和运用方面“没有出现大故障”,周边海水和鱼类所含放射性物质氚的浓度“未发现异常”。 5 P; ^$ h" _/ U; o$ h% |" P
东电称,在确认“处理水”的放射性物质浓度及检查设备后,最早将于本月下旬开始第二次排放,同样计划排放约7800吨。
8 ]3 f( R* ?/ o+ k4 b8 e 截至8月24日,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存放的逾134万吨核污染水中,只有约3成达到了所谓“处理水”的标准,即水中除氚之外的62种放射性核素以及碳-14的浓度降低至日本国家标准以下。另有约7成核污染水尚不符合“排海标准”,需要“再净化处理”。
3 N/ ?4 X- U# X; k: ?9 g 国际社会对ALPS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稳定性始终存有疑虑。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海洋放射化学家肯·布塞勒(Ken Buesseler)认为,一些“高度令人担忧的元素”比如铯-137和锶-90清除难度大,且ALPS也尚未“被证明始终有效”。
4 D% w- \$ q5 p. Z 布塞勒9月6日出席美国波士顿公共广播电台(WBUR)节目时再次强调,他认为日方没有公布足够充分的证据来说明核污染水储存罐中含有哪些物质,以及净化系统是否可靠。 % [+ z8 |( ~" M& B
布塞勒指出,福岛核事故已经发生12年,在经过ALPS处理后依然有三分之二核污染水的放射性核素浓度超标,“他们既然没能证明可以在12年内净化这些水,为什么要假设他们可以在未来30年内能够净化这些水呢?”
! @ H3 K4 m4 P7 e2 O4 } 日本广播协会(NHK)称,鉴于“处理水”排海预计将持续30年左右,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如何在长时间内保证安全性,以及秉持高度透明的态度发布相关信息将受到考验。
' d' U; ]- i/ ^( g2 k/ R+ i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格罗西近日表示,IAEA作为国际组织可以代表国际社会监测日排海活动,额外要求其他国家参与对日监测,就如同要求各国均参与对伊朗核设施保障监督。 / p( r5 g) X( m' A, K% d9 h
 # F9 u5 Z; E. V/ s9 t# z
2020年2月26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访问福岛第一核电站 图源:日本外务省 1 I2 `) B2 R2 m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9月12日回应,国际原子能机构秘书处目前所谓的对日监测,没有机构理事会授权,未经成员国充分讨论,只是秘书处向日方提供的技术咨询和支持活动,缺乏国际性、独立性。 * W8 K6 [5 \) @- G( ?) G5 b
毛宁指出,7800吨核污染水已经排入海洋,但国际社会迄今仍然不了解国际原子能机构秘书处的具体监测安排。国际社会要求建立一个邻国等利益攸关方充分实质参与、长期有效的国际监测安排,就监测的核素种类、频率、地点、范围、报告等制订详细方案。日本和机构秘书处都应该以严肃、负责的态度作出回应。 : E1 y& h1 I4 h5 w/ ^# `! I
日本政府一直试图用IAEA的评估报告来为自己“正名”,但在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林武辉看来,IAEA的报告主要是根据日本提供的一部分数据进行评估,且仅针对日本单方面采集的少量核污染水样本开展实验室间比对分析,在百万吨核污染水面前,只能用“管窥蠡测”来形容。此外,日方关于福岛核污染水处理的信息也不够透明,特别是IAEA并没有审查ALPS是否真正发挥作用,更无法判断ALPS能否切实降低排海核素总量。 1 V6 p( [9 F$ p& c* B- }( C. ]
据东电此前发布的消息,8月31日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放口附近取样的海水检测出氚浓度为每升10贝克勒尔,是启动排海后首次达到可测出的浓度下限。过去5年在福岛第一核电站近海检测到的氚浓度为每升0.4至2.8贝克勒尔。对于氚浓度明显升高,东电承认是受到“处理水”排海的影响,但宣称“在安全上完全没有问题”。 2 Q4 b5 V ^% l0 Z/ }+ v
IAEA也在9月8日发布新闻稿,称8月24日启动排海以来,IAEA对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的海水进行首次独立采样分析,样本的氚浓度低于日本的安全限值。
8 |+ I8 ]3 E; U9 ^; R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东电还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均只强调了检测样本中氚的浓度,而未提及其他放射性核素的情况。
) }- z% U: y& R1 V! ^& h 人为向海洋排放核事故污染水没有先例,也没有公认的处置标准。即便日方认为其稀释后的核污染水所含有的放射性核素浓度已达到“安全标准”,但水中放射性核素的总剂量并没有改变。根据东电的计划,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将持续30年左右,随着这些核素在海洋中不断累积,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难以估计。 4 |, g: a- i q6 S7 u: \

+ _9 N# |) g) j3 R0 n o 2023年8月22日,日本民众在日本首相官邸外抗议核污染水排海 图源:视觉中国 8 n2 K x- ]1 w% K; w1 _4 }1 k
林武辉长期专注于海洋放射性核素测量、示踪及海洋核安全评估,是我国首批参加日本福岛核事故后西太平洋放射性调查的人员之一。据他介绍,核素入海后,会经历复杂的物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可以归纳成两种途径。第一种是“随波逐流”,即核素进入海洋之后,会随着洋流或水文动力过程,被动迁移扩散至全球海洋。 2 I% j$ k' t( I' _" B1 \
第二种是“搭乘便车”,即核素进入生物体内,随着生物洄游传播扩散,可能通过海产品摄入这一途径,对人类健康构成一定威胁。“IAEA报告也提到,食用海产品是人类摄入核素的重要途径。”林武辉说。 ! F; D) S7 A" p
“长期排放,覆水难收。对于核污染水排海这种没有先例的事件,在长期低剂量生物辐射效应尚无科学论断的前提下,更需要谨慎评估。”林武辉表示。 5 [% U2 D2 C" N; Y
“把海洋当成废物倾倒场,不可原谅”
+ \8 k+ @4 \2 `5 n4 r 8月31日,世界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以《海洋健康的未来》为题刊发社论文章,指出尽管各国承诺通过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防止倾倒废物和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及其《1996年议定书》在内的国际协议来保护海洋健康,但由于各国和行业发现漏洞来规避有关规则,导致遵守和执行力度不足。因此,利用海洋作为无数废物的倾倒场的情况仍在继续。这是不可原谅的。 : y+ c% W/ q1 f' g H) b
布塞勒和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凯瓦洛海洋实验室主任罗伯特·里士满(Robert Richmond)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他们也是都是太平洋岛国论坛(PIF)去年3月委任的核问题独立专家小组成员。该小组一直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方案抱有质疑。
. j! s# j( H6 H& i' e' Y6 j 社论文章特别提到福岛第一核电站有争议地排放了含有放射性核素的水,并指出,认为海洋吸收污染物的能力是无限的,同时仍然能够生产丰富的食物并支撑复杂的生态系统,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 P5 C% J/ |+ T: X7 f) e 文章写道,尽管海洋容量巨大,在“可接受标准”范围内的污染物浓度似乎很小,但许多有毒物质,即使浓度很低,也会在细胞、有机体、种群和生态系统层面引起亚致死反应,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服务。而且,由于污染物在组合时的作用不同,对海洋生物来说,含有多种污染物的“汤”往往比单个污染物有更大影响。
( t4 t* N. Z1 x 那么,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之后,我们还能放心吃海产品吗?对此林武辉表示,我国公众暂时不必过分担心海产品的安全,也没必要购买核辐射检测仪。“国家一直在定期评估核辐射的影响,保障公众安全。自从2021年4月13日日本公布核污染水排海计划以来,我国生态环境部门、卫生疾控部门、海关等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一直在密切关注和开展中国及周边海域、海产品、食品等放射性测量工作。” ; @6 q) w* x! G! G* `6 g
但林武辉提醒,在可选择的前提下要避免食用来自日本东部海域的海产品。
2 X& u2 |- W' T, ~9 S: k  & d& ^+ z" [( l. c5 n
2023年9月1日,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约一周后,海上拖网捕鱼季在福岛县松川浦港开始 图源:视觉中国
7 z3 S" s2 s( Y( @ D2 A 海关总署已于8月24日发布公告,自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同一天,市场监管总局也宣布,严禁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使用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加工食品、制作餐食或进行销售(含网络销售)。
( ]/ t& L- ]7 b “核污水排海不只是科学问题” 6 K! d& M$ w5 V% `6 h; H
林武辉表示,海洋作为公共产品,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需要全球共同参与治理和维护。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可能对今后国际上更多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海管控带来挑战,不利于全球海洋治理和海洋可持续健康发展。 1 @, U3 m; I( I6 L9 Z6 d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美国也发生了两起与“核废水”排放有关的争议。但与受到核事故影响而产生的福岛核污染水有所不同,美国这两座核电站是在退役过程中处理积攒的“核废水”。
' B- }: g0 h( K+ } 其中,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皮尔格林(Pilgrim)核电站于2019年永久关闭并开始退役进程。美联社2022年4月报道,皮尔格林核电站内还有超过100万加仑(约合3790立方米)的“核废水”有待清除,核电站拥有者霍尔台克国际公司考虑将其排放至临近的科德角湾,因为“这可能是最便宜的选择”。此举遭到当地居民、环保界和政界人士的强烈反对。
7 Y7 r4 v, E: z. s- K) `" \ 当地时间7月24日,马萨诸塞州环境监管部门发布裁决草案,拒绝了霍尔台克国际公司将“核废水”排入大海的请求。 0 i: J2 R8 q2 q
此外,同样为霍尔台克国际公司所有、2021年4月被永久关闭的纽约州印第安角(Indian Point)核电站,原本计划自今年9月起,在两年之内向哈德逊河排放约130万加仑(约4921立方米)“核废水”。这一计划直接促使纽约州出台“拯救哈德逊河”法案,限制向哈德逊河排放任何与核电厂退役有关的放射性物质。 8 @5 F6 f2 e+ G2 p& L( ^

9 l W! {: b4 [- M, }9 h 印第安角核电站
) l- v K( Z6 x/ \9 T- e( V/ P 纽约州媒体“highlands current”称,尽管联邦监管机构表示,此类“核废水”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远低于法定限值,且印第安角核电站过去几十年来都在例行排放“核废水”。但反对者认为,即使排放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民众对“辐射河”的认知也可能损害当地经济和产业价值。
* e' M& |: m+ u+ E 至于将来如何处理这些“核废水”,霍尔台克国际公司的一名发言人对纽约市媒体“City Limits”表示,公司将考虑就地存放、转移至他处、蒸发或结合多种方式,也可能会向州法律提出挑战。 W" s1 _1 k9 I( J% T3 \) Y* Q7 o
“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不只是一个科学问题,还涉及环境伦理、全球海洋治理、海洋核安全等诸多问题。”林武辉指出,“在社会高度关注核污染水排海的背景下,涉核舆情也可能引发经济社会级联效应,未来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做好预案措施。”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0 x! P5 _/ @" D- I
# }$ y! t; Z! S0 b( w) x6 K
责任编辑:
6 F( H( M# G$ Z e" d4 @; {4 j/ W
9 j D( [& i/ n7 K4 x
- A6 s, X4 Q% `, `# ]
0 p9 h: @/ O! l(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