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 Q# y. z& W9 D* O+ f
8 t) X$ H4 h" B" F: L- k
LTO科研进展2 s0 _' f0 W4 ?0 s3 @
近日,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全球海洋和气候研究中心(GOCRC)王春在团队与张磊团队在大西洋尼诺及其对ENSO影响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工作发现了中部型与东部型两类大西洋尼诺,并揭示了两类大西洋尼诺对ENSO影响的显著区别。相关研究成果以张磊研究员为第一作者,王春在研究员与张磊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
8 r% I8 U/ `1 s4 F% I' z3 x大西洋尼诺是热带大西洋气候系统年际变化的主要模态,其能够显著影响周边区域天气与气候状况,如造成巴西等地降水增多,非洲北部萨赫勒区域异常干旱,增强北大西洋飓风活动、以及减弱印度夏季风等。此外,大西洋尼诺还可以通过大气遥相关过程对全球其他区域气候条件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大西洋尼诺能够增强太平洋沃克环流,从而导致ENSO冷位相(拉尼娜事件)的发展。因此,大西洋尼诺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短期气候预测、尤其是ENSO预测的重要可预报源。
6 X. C) i' z3 h* s# W, w观测数据显示大西洋尼诺强度自1970年代至今减弱了约30%,但其对ENSO的影响却没有显著变化,仍然维持较强。研究团队通过分析观测数据发现这种显著差异是由于大西洋尼诺存在两种型态,即中部型与东部型大西洋尼诺,分别对应热带大西洋中部与东部海盆的年际尺度异常增暖事件(图1A, B)。0 a" P" e/ P! m4 H8 d8 m- d+ n
此发现解决了科学界的一个困惑。由于中部型大西洋尼诺靠近大西洋“暖池”,而东部型事件主要发生在“冷舌区”,中部型事件发生时对降水、风场等影响更加显著。因此,相较于东部型事件,中部型大西洋尼诺能够激发更强的大气遥相关过程,从而对ENSO造成更显著的影响(图2)。同时,东部型大西洋尼诺自1970年代至今减弱了约50%,而中部型事件的强度保持相对稳定。这种变化使得中部型大西洋尼诺得以在2000年后开始显现,并主导了大西洋尼诺对ENSO的影响。
( c+ a; P# v; v2 E4 p* M3 ]' b该研究揭示了大西洋尼诺的不同类型以及它们对ENSO影响的显著区别。由于中部型与东部型大西洋尼诺的分布型态以及位置存在明显差异,它们二者的气候效应很可能有显著不同。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理解洋际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提升短期气候预测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6 p- c4 o" ]$ t" ~# k9 W
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自主项目等共同资助。
7 D# o: X1 K$ u( A; e相关论文信息:7 E' z7 D: I% A! h5 N/ } Y0 i
Zhang, L.*, Wang, C.*, Han, W., McPhaden, M. J., Hu, A., & Xing, W. (2023). Emergence of the Central Atlantic Niño. Science Advances, 9 (43), eadi5507. DOI: 10.1126/sciadv.adi5507# d5 Z( |% [9 {
文章链接:
6 A& n" j* U0 g1 ^+ h- P# B8 h0 chttps://www.science.org/doi/full/10.1126/sciadv.adi5507
& C: Y0 X6 ^/ O& Z z, J' M& ~2 R4 [0 o+ a; }" j' F
& U8 d* `- P# D+ k5 M# B( R
图1中部型与东部型大西洋尼诺。A 东部型大西洋尼诺与B中部型大西洋尼诺事件对应的海表面温度异常(填色)。等值线为北半球夏季海表面温度气候态分布。9 a5 n5 j* \8 |' S5 r" ?
' T! K/ q/ G0 L0 g" R8 Z$ M, l8 s% {0 b% _" D
图2两类大西洋尼诺对ENSO的不同影响。(A)东部型与(B)中部型大西洋尼诺对北半球夏季热带太平洋–大西洋海表面温度(填色)与风场(矢量)变化的影响。
% `' _( c* E* z' V5 _
; J9 Q8 o3 ]1 g. S5 ]- Y# G. _& I6 `-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m6 F& t8 y4 Q H2 J% g: O
9 y* {1 F0 C# x
撰稿|张磊
% |* M. ]) Q9 P6 H审定|王春在
4 E* f |% t3 _6 Q2 Q) c, N/ G! A编辑|付恬& D2 ]# |: R& x; U# U! p. E0 h
; F2 w# N: v% n' _) `4 L% u. o" t9 w; }5 V) I$ w! D
<ul><li id="2707UELH">
' t$ ]) k' w) f2 n
" E3 M+ r3 D- u/ u+ H6 Y' o5 R" G* I
0 c" @9 c5 d' q<li id="2707UELI">
3 b9 Q/ [+ |7 k% f: j$ N2 J2 F( _) l/ r2 h* G% ~. d
信息来源: 中国科学院南海所官网。" p. u* j4 p, N) S'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