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6 A7 z2 e) b' }! D0 A: C- m 原标题:向海而兴——写在2022国际海洋经济与海商事服务论坛落户宁波之际
+ w1 j! L; X' \0 j! N3 \% k0 n( m5 J: Z x3 @ S/ ~1 Z
海洋经济,潜力无限。宁波迎来探讨“与海共荣”的盛会:2022年国际海洋经济与海商事服务论坛将在甬城隆重举办。
+ L7 i. z, C0 C 围绕“共商经略海洋、共创蓝色未来”主题,来自全球各界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等,将围绕全球海洋治理、绿色港航发展等热点展开线上线下交流研讨,万余人共同分享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经验,探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新业态、新路径、新模式。
7 q& i! h+ r$ p6 e1 \$ {! G 从今天起,甬派将连续八天围绕海洋开发、治理、运营、服务等全链式发展讲述宁波故事、分享宁波模式,为论坛集思广议抛砖引玉、成功举办鼓与呼。
' W0 Q2 s2 I/ w7 E& } 百川东到海。
# R& |4 \0 I6 X# ]8 A7 i ] 海洋,作为未来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9 n2 d6 \7 ]' R; f/ D/ K 丰富的海洋生物、矿产等资源,是支持人类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重要的海洋航道,承载了世界贸易的70%;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离海岸线60公里以内的沿海地区…… ! H9 A0 H; k* }! `
联合国说,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 c+ f$ e' P1 K
向海而兴,拓海而荣。宁波是中国面向海洋开放最早的城市之一。835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678公里海岸线、600余个海岛——宁波每一步的发展,都深深烙上了海洋印记。
5 j5 S% ]- j' \1 Q6 q" O4 M 与海共荣,是宁波城市的不懈追求。11月,2022年国际海洋经济与海商事服务论坛将在宁波举办,而且计划从今年开始到2026年连续举办五届,把论坛项目打造成为开放共享的国际性知名海洋经济交流合作与海商事服务平台。以全球海洋发展和治理牵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 E0 }3 W$ E/ U& c) [! r
宁波,借助海洋经济新引擎,一座海洋新城正拔节生长。
- f( D- v% d$ }) m1 r0 j3 u! e  2 u% p$ t' G# k
集装船进出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汪舒婷摄
4 N: N' j1 g$ X" e0 _* ] 蓝色屏障:宁波坚定走在路上
6 w. G. W6 z0 |. w8 H4 o3 g 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船舶在运输过程中排放的含油污水、生活污水、船舶垃圾等,以及所产生的粉尘、化学物品和废气,对全球海洋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也给港口城市带来了严峻挑战。
" @* _* b0 L- k1 y6 a 专家说,绿色港口的发展包含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港口运营自身的绿色化、低碳化和节能化,另一部分则是满足绿色航运发展所必备的条件。 & r8 @, V2 e7 q' a r" s
宁波,打出了绿色发展组合拳。
6 ^* f$ b; p" F, N" M! x- a2 x 一方面,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先后实施了镇海港区、北仑港区等码头的搬迁改造工程,将原来的散货码头改造为件杂货码头或集装箱码头,有效减少了煤炭、矿石等散货作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深入推进港口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应用,推动工程建设实现节能发展。 , }9 w5 I9 t: F0 B
宁波舟山港全面开展了龙门吊“油改电”项目,实现宁波港域全覆盖;与全球船公司实现数据信息化交换,覆盖全港各条全球航线,成为全国首个实现集装箱进出口全程操作无纸化、物流节点可视化的港口;加快发展海铁联运,取代传统的公路运输方式…… 7 P; W% R5 b4 s! J
作为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在新时代下,有了新目标,即围绕“国际化、智慧化、便利化、绿色化、精益化”的高质量发展五大方向,打造世界一流强港。
4 C; y) ]$ _$ ^) G 港口只是宁波筑起蓝色屏障的一个方面。 , m) i: O4 r0 H7 a7 t' O: h6 p
2014年至今,宁波以“陆海统筹、河海兼顾、上下联动、协同共治”为美丽海湾建设的关键点,全力推进象山港、杭州湾、三门湾区域的污染防治工作,突围出一条陆海联动的现代化生态治理新路。 8 @2 a1 w' o6 l& j* P7 D: H9 t
宁波市千方百计加大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从2010年开始,先后对石浦港、松兰山、桐照等海域进行了生态修复。增殖放流33亿尾(例),完成海岸带修复110.7公里,建成3个国家级海洋保护区,1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 {& i) k8 F# o8 c 《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表示,保护海洋蓝色家园。未来,宁波将统筹海岸带保护与开发利用,至2025年,全市生态海岸带里程达到100公里以上。推进海岛统筹开发利用,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海洋污染综合治理。 : {: J: V7 @+ ^5 ^# f2 k

% {% w! \7 T/ G" s+ {0 f- e4 W 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 汤健凯摄 / v# H7 J$ j9 n2 t
海洋产业:传统和新兴在融合发展 % p% @' }% t9 \0 L% O2 n% C" _
宁波既爱海护海,厚待大海,又开发海洋,发展经济。 8 r6 ?8 I+ O- _* Y
以产业为抓手,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高效发展,是宁波锻造硬核力量、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宁波抢抓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的机遇,不断书写经略海洋的崭新答卷。 . G5 \% O- H0 N0 N2 Y
传统的海洋文化旅游、海洋渔业产业,与其他沿海城市相比,宁波不逞多让。依海而生的新兴产业,宁波正蓬勃发展。
% D7 B' z3 X) X0 H 据统计,2021年,宁波海洋经济总产值达到6850亿元,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061.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4.1%,占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比重约20.7%。
: m# i) u y. s- n* | u 《宁波市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21—2025年)》提出,将构建“一核(即以中心城区中的三江片为核心)、三湾(即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区域)、六片”的陆海统筹发展新格局。其中,“六片”指前湾、镇海—慈东、北仑—鄞东、象山港、象东、南湾等六大功能片区,开发也将各有侧重:前湾片区,打造海洋智造产业集聚高地;镇海—慈东片区,打造临港产业集聚区;北仑—鄞东片区,打造国际港航物流枢纽;南湾片区,打造海洋新兴产业基地。
! t! R8 Y- j' i6 P6 g, h# g% ^ 《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已为宁波的海洋产业勾画出了一副蓝图——未来,宁波将打造绿色石化龙头产业;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力争达到万亿元规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做强四大涉海支柱产业,培育5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代理、船舶管理企业,船舶交易额突破50亿元,外轮供应货值突破200亿元;引进国内外大型海洋工程装备集成制造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形成千亿规模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打造全国领先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推进“海洋——海岛——海岸”旅游立体开发,形成千亿规模海洋旅游产业集群,打造长三角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培育集生态养殖、精深加工、水产交易、远洋渔业、休闲渔业于一体的现代渔业产业链,形成五百亿规模海洋渔业产业集群。此外,还将培育海洋新材料、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制品与医药、临海航空航天和海洋新能源等五大涉海特色产业。 / X$ B6 u) P, q' t7 m! }
 " \: x4 C' c/ j
海洋新城:迈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5 u& n8 O+ }8 n/ U% u! c* G 数据显示,当前港口对新加坡经济综合贡献度为13%、香港为20%、荷兰鹿特丹港则是40.5%,而宁波仅约为8%。
d1 k9 F ^, r5 V- I: V2 U8 S 这也正是宁波的压力和正在努力的地方。 - g% |' V% D& u
2021年,宁波舟山港以12.2亿吨货物的吞吐量居全球前50大港口之首,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08万标准箱,成功跻身全球港口集装箱3000万“梯队”,位居全球第三。
9 Y9 s, N9 ^& c; r( K0 d 与之对应的是,2021年,宁波全市进出口总额首超1万亿元,口岸外贸总额突破2万亿元。 1 {7 p0 n+ ?& [! ]: [ H( `
强港是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迈进的基础。依托港口,拥抱开放,宁波海洋经济才能活力四溢。 ! {" T. C' d# ~1 Z7 ~- L
《宁波市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力争实现“五中心一城市”功能定位,即全球港口航运中心、国际海洋经济中心、国际海洋科创中心、国际海洋金融中心、海洋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国际化滨海宜居城市,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格局地位初步确立,海洋经济实力迈入全国第一方阵,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到3200亿元。 ( w, Y8 g8 ?7 [- P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实现路径又在何方?海洋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声声急的当下,2022国际海洋经济与海商事服务论坛必将万众瞩目。 7 i/ n* k' }2 S
奔腾波涛揽入怀,天光海色促发展。20世纪70年代,宁波以舟山港建设为契机,揭开了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新篇章。 & a6 N t _+ X) A1 Z
对于宁波来说,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场事关未来的海洋竞逐才刚刚启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 [' G4 ?4 o# Q, c# I
' o! w( F% L0 W+ _5 Z" N! e( p 责任编辑:
, A8 l: z( S5 I+ Q8 P6 Y, _ z& B% H, t4 s4 e7 n# q
3 V3 j$ l$ }% r9 @; W* q
' n) T2 |2 e8 K3 S' \5 l2 s: [# W# V6 `3 Q+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