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u9 Y2 F. r7 @ d* H
$ I1 _" ?3 B- s1 ` c( ~
2 I+ A; h% C* ]5 o/ T1 B
+ k; H. b6 d- ~" M! t6 N) F9 a
, L% Z8 H1 T! Q( W 百年瞬间
/ A+ B% m; d# Q$ S- j0 i9 r0 e; P % ^; l' n( q- n' B7 N( C. {' K
8 B* t0 D8 G) I# F9 r 新中国首次远洋科学调查 , N0 v6 m' n. x/ O8 u# o+ v
1976年3月30日,万吨远洋科学调查船“向阳红五号”从广州港秘密启航,开赴南太平洋目标海域,从此开启了新中国第一次远洋调查。 : H$ M- h4 I8 e' e `
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
; m/ Q% S) X; G6 J! M9 c
, _, J9 N% v' t& s# I- O8 @7 D8 V % j+ E( O) r& k
向阳红五号 - `$ x) ^9 O9 u" T$ H
时任国家海洋局科研人员陈炳鑫:这个船从总吨位、抗风力、自持力等等方面,应该说在当时世界上,任何一条科学考察船都不如它。 + W0 K* t8 G/ x& Y+ E9 e
! @, `+ o7 K* J9 X$ U( I1 Y
% Q, m! D5 ^' x
首次远洋调查誓师大会
- g7 J* q7 ]$ y5 r# l2 w- C% s 这一天,在“向阳红五号”的船舱里,科研人员举行了庄严隆重的誓师大会。大会上,各部门依次宣读决心书,个人代表纷纷发言,立志完成任务,整个会场口号声、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然而,几乎所有船上人员都没有远洋调查的经验,对浩瀚的太平洋充满未知,出发前,甚至有人写好了遗书。 : F- [- Z0 w9 x+ K
4 q% H I/ m) a
1 [! J H/ L2 Q0 @- z" p
“向阳红五号”与“向阳红十一号”并行
1 e$ K6 C" b3 a4 m9 B6 @! E* j “向阳红五号”出发后的第二天,一条外形相似的调查船从黄埔港出发,这就是“向阳红十一号”,很快,两艘船在南海西沙群岛附近会合。经过近十年的筹备,“向阳红五号”和“向阳红十一号”组成了中国首次远洋考察编队,开赴广阔的太平洋海域。此次远航,考察队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和成果,填补了我国海洋科研领域的诸多空白,同时为新中国试射洲际导弹带回了大量珍贵的数据。 , x, t9 Z8 n. @& E
) _9 a& s4 ^# a& x7 ~% J
8 k& [3 R/ p( T5 Y! _' _
科研人员在甲板上工作 : X( I9 J8 L. D+ l: s
测量轮广播: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80年5月12日至6月10日由中国本土向太平洋南纬七度零分、东经一百七十二度三十三分为中心,半径七十海里圆形海域上发射运载火箭试验。
9 `1 v$ u9 @4 Y* ?- V4 p 7 [* K2 p, i4 F* j, n
& K( U4 k9 }) h+ H( o
科研人员在“向阳红五号”调查船甲板上工作
* Z* d6 l, x$ [- y" ?& z8 z0 V8 T. K( Z 经过几个月艰苦卓绝的航行,我国第一次远洋科学调查圆满成功。此次远航,冲破重重的海上封锁,横跨东西半球,航程13800海里,创下了第一次走出中国海、第一次走进太平洋、第一次穿越第一岛链等多个新中国第一。“向阳红”编队成功首航太平洋,也给那一年的中国带来超乎寻常的振奋和鼓舞。 * w9 }+ Q# F- p9 Y1 D0 @. G
+ a$ o9 C" g8 E8 A) v" |& d
- H* K7 ?2 s) {, ` ~END~
; [4 P" O4 T9 e* Z1 N( y* \5 j 供稿:党委工作部(群众工作部) - U7 `2 G) i# T, v2 a
编辑:张雅男 " t9 K% r& j" t& s1 i
审核:梁汉钰
, Q- S4 N; D/ P% z 主编:冯永刚 * s: N0 [, ]5 t' h2 f
$ `, J: K* h1 t4 i; }. t* }
" j1 d0 H& p: g9 j; ~9 s
/ d) n7 z# z& [$ p9 x% Q2 l2 j' r8 c3 t0 m% L
7 k3 @/ k, g8 [9 h8 G/ Y0 U
S( ^& p/ {" t2 {( V9 L$ s+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