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8 ~" q* ~' U 星球研学·探秘大国重器-远望1号
& J0 z7 Q& V( U# u 远望号是什么,远望号名称是怎么来的? + r' q& ]7 y9 V
你知道远望号的建造背景、丰功伟绩吗?
4 a3 ]6 `4 O: I# Y 各位小船长们,和星球研学一起来学知识吧!
: M b+ i& L4 ^
. @0 K4 ~7 E# Z 忧患元元忆逝翁,红旗缥缈没遥空。 / a7 r% Q6 j; t. Z4 d
昏鸦三匝迷枯树,回雁兼程溯旧踪。 # |0 w% \2 t: K1 g9 n, k. d3 q
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 Q& P) c% N1 C- |
景升父子皆豚犬,旋转还凭革命功。
9 U; Z t' h5 i3 X" C- B 上文的这篇七律,是开GUO元帅叶剑英写下的诗作《远望》,该名字寓意作为领导者,要站得高、看得远,既要承前启后,又要高瞻远瞩,放眼未来。而这正是远望号船名的由来。 # h* ~2 p3 D4 \5 x
今年的6月5日,搭载神舟14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运载火箭点火升空约10分钟后远望3号船作为此次任务唯一的海上测控点,在任务海域及时发现并成功捕获目标。船载航天测控设备迅速接收到飞船遥测信号,同时对飞船开展测量工作,快速、准确、高效地向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发送数据。整个海上测控过程持续约7分钟,为飞船正常运行和通信畅通提供了重要支撑。
- U6 |2 v8 N4 w 而远望1号正是远望3号的前辈,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量船,主要担负远程火箭全程飞行试验的再入段测量、潜艇水下发射导弹出水至落点的全程试验,以及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 * ?5 M0 A% u' i2 g& G0 y) H& [
跟踪、观测、遥测和遥控。
: Z9 z, P1 ?' }8 P1 I% j! _) p! h
, p2 Y. g# ?2 w$ G. H& `3 G 测量船是航天测控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陆地测量站相比,测量船可在广阔的大洋上灵活选点布站、机动应急测控。测量船既是“千里眼”,又是“风筝线”,因为它不仅能够测量飞行器轨道,也能够发送控制指令,遥控卫星进行变轨、姿态调整、太阳能帆板展开等动作。 E8 t! _* Q/ V2 c& Z
远望号长期出海,为确保长期安全,及时对船上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每过十年科技人员就要对全船进行一次大修。而海上综合校飞则是远望船大修过后提升船舶可靠性与测控精准度的重要工作。只有完成了综合校飞,远望号船才能取得海上测控“资格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8 c: r' V: G7 h$ h% T
课程简介 ) z2 V. O! t" r: b1 ]2 E
课程地点:远望1号(上海黄浦区滨江3号口) " z8 I- U# E7 A0 j* w: h
招募对象: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 4 Z) G1 R! R( G
活动费用:户外课堂1课次
- G8 r2 f0 {+ H6 | 适合年龄:5-10岁(学生独立参加) 0 z2 l: Y' ^7 m5 G# X
课程内容: 2 S6 z4 ^- D5 v* y
远望1号历史讲解&参观
- [3 B, H8 D7 R7 G' i 了解远望1号的历史和建造背景、航天测控主要任务、作用和基本原理。参观远望1号的大脑-驾驶室、海图室,参观并科普船舶系统设备和停机坪以及天线甲板。 4 m" ~+ z7 `6 X& G8 T
1 _* ]; j( b* X+ F! e4 @5 o0 G
驾驶室是船舶的指挥中心,远望1号驾驶室保留了许多船舶驾驶时所需的设备,“左满舵”、“右满舵”、“全速前进”等熟悉的指令便是从这里发出的。 : ~! D! q3 w1 q! H- v% I/ b& q
! b; W) e+ e% e5 v) | 远望1号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量船,天线甲板便是全船最核心的地方,分布着精密的航天测量设备。参观过程中,星球研学的小朋友们将深入了解“远望1号”与航天工程的紧密联系,这些测量设备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远望号测量船一次又一次远洋坚守。
1 y. ^; N$ Z7 T! { " m+ V. p! D) r1 f- |) G) \
船舶应急处置、紧急逃生体验 ( @- `/ |$ M" e2 E1 {% U
解说应急事件类型,应急事件处理、紧急逃生体验:船舶失火、人员落水、船舶进水情况下如何进行应急处理,如情况严重,如何进行弃船逃生。
" z" E' D, }, _, s 5 l# ^+ t, y/ k5 J
一.船舶失火火灾应急处理:火灾危及船舶、人员、货物,是需要非常重视的应急情况。由于发生火灾是在远离陆地的船舶上,不能用陆地上救火方式灭火,必须在船上自救客货。 7 U! y$ e+ ]; k
船舶火灾是指在船舶各部位发生失火情况,船舶失火不及时处置将会导致更大的灾难,不仅危及船舶与货物,也会危及人员安全。当船舶失火时,需要及时发布火灾警报,让船员及时灭火,消除隐患。
. d E1 D* K9 d% j+ S0 ]8 t 发生火灾时要做到:
0 F% ^ `1 b, c6 H ·首先,不要惊慌、保持镇静;
* |) G/ e5 c: }$ x, i, R ·查看舱室内有关警报的声响代表的含义,了解警报的种类;
3 _ r+ c9 ^) k3 W ·迅速穿好衣服和正确穿好救生衣; ; F- G; V3 t& B3 M) ~
·听从船员的引导,进入集合地点;
$ s9 Z, w& m, I) _, w: k# o' c8 c ·不要拥挤,保持通道和梯道上的秩序,顺着脱险通道路线前进; + m ?" h: x4 l& b5 K
·进入集合地点要听从船员的指挥,如须撤离船舶,有组织进入救生艇筏,妇女和儿童优先,千万不要争抢救生设备,提前进入救生艇,更不能盲目跳入海中。
0 K4 |/ d+ [3 _. H8 k6 G3 K4 B; q 发生船舶火灾的部位:通常情况下,船体比较大,失火时一般在船体各部位发生。因此,船舶火灾分为船前部、船中部、船后部失火火灾几种情况。当火灾发生时,需要告知船员何处发生火灾,及时发出不同部位火灾的信号,以便船员进行消防灭火。 " c$ I$ B6 N8 r6 q6 x" n3 s! k6 C
二.人员落水应急处理:当船舶航行中或靠泊时,会有人员落水情况发生。当有人员落水时,需要及时发布人员落水警报信号,及时营救落水人员。 & o& c: A; a+ [% I4 a
应当做到:
+ u A0 P, V- s9 T0 X" z( e$ p ·航员发现人落水,应立即大声呼叫,“左(右)舷有人落水”;
2 s" Z& ]: l. E: H ·值班驾驶员应立即测定落水者大概位置,指挥船舶进行搜救; : v& ~0 x% N; Q! j* C
·发出人落水救生警报,全体船员迅速按应变部署表到达各自岗位; - ]3 E! ^* N( V( Z e/ I; O
·取就近救生圈投给落水者(白天应尽量取带有烟雾信号的救生圈,夜晚应尽量取带自亮灯浮的救生圈。 0 E. S. [ S( I |
·值班驾驶员应立即停止航行,向人落水一侧操满舵,摆开船尾,防止螺旋桨触及落水者。 3 _0 w- ~6 m) [& `& n- x+ o9 I
·兼职卫生员应做好急救准备,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急救。 0 H. m9 f5 f3 y4 v: W" T
前后浮块有无缺少、塑料扣子是否坏掉、有无哨子、有无短的黄色带子、有无长的牵引绳。 3 z9 r" a. J6 f
三.船舶进水应急处理:当船舶遭遇碰撞、搁浅、触礁、爆炸、船舶老旧、水密失效、大风浪使得船舶船体破损造成船舶进水,如果进水速度大于排水速度就会危及船舶安全,需要进行应急处置。处置一般分为排水、隔离、堵漏四方面进行,分别由不同的船员落实。
; O7 n D H: J7 r ·发现船舶漏损进水,应立即发出堵漏警报。
( E4 d7 k, _7 W: C4 R. ~1 J ·全体船员听到警报信号后(除固定值班人员外),应根据应变部署表/船舶进水应急计划的分工,携带规定的堵漏器材,迅速赶到现场,做好堵漏准备。
$ l; d. ^4 W; z" [) h ·大副应率领隔离队和堵漏队的队长,迅速查明漏损部位、损害情况,指挥各队人员开始抢救。
& S" s) T Z+ I# p+ m% I ·应立即组织机舱进行排水,同时关闭进水仓室四周的水密门和隔舱阀等,使进水舱室与其他舱室隔离。
/ X5 P& {- m. l/ C/ b ·若进水严重且情况紧急,船长应当请求第三方的支援,并尽可能选择适宜地点抢滩。 % Z1 `) z" k! t" l
·若船长确认堵漏无效,船舶面临沉没危险时,应宣布弃船。 % r5 K6 x1 I0 K+ c3 o! D
四.学习弃船逃生:弃船逃生是指船舶发生应急情况时、如船舶火灾、船舶侧翻等,做出的应急措施。
; X8 j# _" C- F9 H" z( z 正确逃生姿势:左手捏住鼻子、右手抱着左侧肩膀、直直纵身一跃。
1 k) p; q% t3 J3 I2 L2 _6 x 6 C6 D" x$ |$ w- M
5 x2 @" w% e! O/ a: {
五.动手拼装远望号模型:经过亲自参观、听取讲解关于远望号的辉煌历史和科技知识后,想必小船长们心中都充满了无比澎拜的景仰之情,此时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的小船长们将亲手实践拼装远望号模型,这是多么有意义的经历啊! 7 z6 k, p& r+ g, x' ?" _
% B1 E7 j8 u& U& ~, ^1 U) J% ?4 w, E: v5 p, Y' P( g
# u4 G( p7 a: O' f8 Y" q, G( S/ O5 x P$ B: q! j"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