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波浪 -海洋波浪简笔画

[复制链接]
9 f8 E3 K8 U7 x- r& j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理解潮汐与潮流,掌握海洋中的波浪及其类型、波浪的折射、洋流的成因和分类、 洋流模式和主要洋流,以及大洋水团及其环流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

$ [& \1 @% v( b

一、潮汐与潮流

0 S& u5 k; s: [

(一)潮汐现象与引潮力

; Y% i5 J7 k" e! S* X+ u5 g/ D

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称为潮汐。海面升高,海水涌上海岸,叫涨潮。海面下降,海水从岸上后退,叫落潮。涨潮时海水面最高处称为高潮,落潮时海水面最低处称为低潮。高潮与低潮的落差,就是潮差。潮差是以朔望月为周期性变化的。潮差最大时,叫高潮,反之叫低潮。地球上某一点所受到的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与其 受到的太阳和月球的引力的平均值大小有差别,方向也不同,正是这一引力差使海平面发生升降,故称之为引潮力。引潮力朝向月球和太阳一面时形成的潮汐,称为顺潮,反之称对潮。根据潮汐的周期变化,可将其分为半日潮、混合潮、全日潮三种。

! V' A2 K! {) l9 j+ W
7 Z, y' W/ V# F6 H

潮汐

5 y, w8 S9 s0 }; y0 `0 g( G
& m Q' R( s9 f

(二)潮流

2 }9 q" i' x: q0 g1 H; }* g

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性的流动,这就是潮流。潮流也分为半日潮流、混合潮流和全日潮流三种。若以潮流流向变化分类,则外海 和开阔海区,潮流流向在半日或一日内旋转360°的,叫回转流;近岸海峡和海湾,潮流因受地形限制,流向主要是在两个相反方向上变化的,叫往复流。此外,涨潮时流向海岸 的潮流叫涨潮流,落潮时离开海岸的潮流叫落潮流。喇叭形海湾或河口湾可以激起怒潮。

+ ~4 ?5 F2 k4 M+ l# M" D4 P

二、海洋中的波浪

8 j; h8 h U/ t5 t

(一)波浪及其类型

5 Y& R0 y* i: @% N

1. 定义:海洋中的波浪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波浪包括波峰、波谷、波长、波高四个要素,

& \1 S. @/ @4 ^4 }4 d

2. 分类:风浪:由风的作用产生。

9 ~8 p& l8 k% K

按照其成因 :海啸:因地震或风暴产生。潮波:因引潮力引起。气压波:因气压突变;船行波:船行作用。按照波长和水:深水波(短波),深得相对关系,浅水波(长波)。

H, n) v8 g1 H& z' ?6 l

按照作用力情况强制波:自由波(余波)

, d$ _. y+ F9 R, L
/ S' F2 P* s7 e; p3 V2 b

连接不同水层上以匀速旋转的水分子在波峰和波谷中的点而构成的曲线,叫余摆线。水分子的圆形轨迹到了和波长相等的深度就不再存在,这个深度就是波底,即波浪能量向深处传递的极限。

' \% V+ }0 J' B2 x1 t# c0 c& d+ p o

(二)波浪的折射

t3 Z1 O d/ h. g2 c& h* r2 b6 F

波峰线在深水区是和引起波浪的力的方向,即波前进方向相垂直的。但波浪前进方向常常与海岸斜交,这样,同一波列两端的水深就可能有较大差异。近岸较浅一端因受摩擦而减速,离岸远而较深一端在深水处继续保持原速前进,最后波峰线将发生转折而与海岸平行,这种现象就是海浪的折射。波浪前进方向与海岸斜交常常造成水体沿海岸流动,这 种纵向水流称为沿岸流。

9 r6 f. ^/ B- V# M* l

三、洋面流和水团运动

! H! Z# m) \; T; q

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运动,就是洋流。洋流是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 风力是洋流的主要动力,地球偏转力、海陆分布和海底起伏等,也对洋流有影响。

7 j+ j7 _8 ]' P( u; U

(一)洋流的成因和分类

+ o) c& x8 R9 r" q" r" A' z% |' n7 f9 Y

1.按照成因分:摩擦流、重力-气压梯度流和潮流三类

/ N4 N1 q* q3 b- F5 h7 e2 ]

风海流(漂流)是最重要的摩擦流。从海面到摩擦深度的海水运动,称为风海流。重力-气压梯度流包括倾斜流、密度流和补充流。倾斜流是因风力作用、陆上河水流入或气压分布不同,使海面因増水或减水形成坡度,从而引起的海水运动。密度流则是由于海水温度、盐度不同,使得密度分布不均匀,海面发生倾斜而造成的海水运动。

- e% Q3 I( H: z# p/ g
9 I0 ~* ^2 O' R1 @8 n& o: g: l

根据流动海水温度的高低,还可以把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比流经海区的温度高,寒流比流经海区的温度低。

5 y2 n7 m2 \9 I9 S. v T& C

(二)洋流模式和主要洋流

( d2 k$ d- ]( A- S+ g& B) Q

根据行星风系理论,地球上实际存在的洋面风,在北半球有0°-30°的东北风, 30° -60°的西南风和60°至极地的东北风。南半球的洋面风与北半球相差90°。由行星风系可以推论出三种洋面流模式:

" }/ T% P+ ~, [

(1)北半球的风吹动洋面而最终输送一层方向偏右90°的厚约100m的上层洋流。

3 z# j4 p' `. h5 k3 e1 Y9 o* W

(2)30°-60°N的西南风使上层水流向东南,60°-90°的东北风又使上层水流向西北,导致以60°N为中心形成一个低凹。

1 a& H* Y& q& s' a2 _

(3)赤道无风带两侧,因北半球的东北风和南半球的东南风,上层水流必然从赤道向外流动。围绕赤道低压系统,北半球部分的洋面流最终将呈反时针方向,而南半球部分则是顺时针方向。由于二者方向相反,因而就形成两个赤道环流。如下图所示:南半球除上 述的赤道环流以外,还存在亚热带环流与亚极地环流,但与北半球相反,前者为反时针方向,后者为顺时针方向。

: f/ J5 ?5 p: O% v5 ]
5 h; \& F7 K$ B- g% }2 q4 ^* b2 o

风海流

- k/ R$ b2 R! y" F
$ ~2 b* l: @5 f4 M! m( b4 G

(一)大洋水团及其环流

+ \9 z2 `9 {' n1 T0 L" o0 I

1.定义和分类:大洋中具有特别温度和盐度值得、性质相同的大团水体,称为水团。 水团的分类即以垂直方向上的密度平衡面和形成水团的源地为根据。以深度为标准划分的 水团有:

: t8 a$ e* ?0 W) @) I) i& H5 J8 ?

(1)表层水团,可深达100m ;

9 B9 q# ]1 R" k) G W2 {& B! Q

(2)中心水团,深达主要变温层底部;

$ M! m2 |% E7 Z: J, N0 L

(3)中层水团,从中心水团以下至3000m ;

3 g( B2 j9 r8 j/ @$ P9 }# s; b

(4)深层与底层水团则充满大洋盆。

# b; K: E( m6 ~+ ? , C) Y8 Q( V6 G5 e! b+ ?( g& T ! v9 m" G5 h) F. P7 j% Y, Q , T! M& A8 }! W) Z( b( R 6 f- L3 F) \) ]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恒厚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