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质特征 -海底地质活动特征

[复制链接]
4 g& g7 e; L6 ^9 ~/ P9 J5 R

我真的想去海底走一走……到地心旅行,去倾听地球的心跳,寻找地球物理工具,监测地球系统各圈层的脉动,查看丰富多彩的深地世界,这是我追寻的梦!

/ x& `3 x- d# A( ~8 X

在“我的地球物理梦”主题征文中,张训华如是阐述自己的梦想。

! F* Q# A' I0 f% o) ]' ]

▲2009年张训华带队考察秦岭

" v) _+ C: |, n0 L0 c

他是一名海洋地球物理研究学者,倾半生剑指重溟,倾听海洋呼吸,探寻地球深部奥秘,为海洋描“画像”,为祖国摸“家底”;他同时也是一位亲近友爱的科普达人,海田沧桑、陆地漂移、板块碰撞表象下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些科普知识他都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

& g8 A, G( k; u8 k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他都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个勤奋努力的学子、团结协作的同事、谦逊友爱的领导、循循善诱的老师、孝顺感恩的儿子、温柔慈祥的父亲……只因他一直以来都秉持的座右铭:“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人有不及者,焉能己能病之”。正如他所说:“要想明白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怎样去度过自己的一生。”用专业追寻梦想,用文学陶冶情操,用善良引渡人生……一路有明确的目标指引,张训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 a. _; k# o! L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曾呈奎海洋科技奖突出成就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原国土资源部领军人才、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中青年人才、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一生耕海探洋,他踏浪前行,换来了业界的肯定和赞誉。

9 t( Q# b+ R4 y9 @" n- R

谋海济国筑梦想,扬帆蓄力向深蓝

+ n) R H6 a( F4 B% F( {& q2 [

1903年,周树人(鲁迅)在其所著的《中国地质略论》中说道:“觇国非难。入其境,搜其市,无一幅自制之精密地形图,非文明国。”“凡诸科学,发达已昔,况测地造图之末技哉……此一细事,而令吾惧,令吾悲……”几段话针砭时弊,将当时中国缺乏精密造图技术之悲叹表达得淋漓尽致。

: i/ e2 r# L5 f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地质制图技术相较过去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计算机科学和遥感技术等新技术应用后,全数字化、空间信息可视化、地理信息记录系统化等手段取代了传统的制图方式。而在地质勘查制图上,百余年间,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不畏艰险、革故鼎新,使我国不仅实现了陆域中比例尺调查全覆盖,更进一步开启了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先河,实现了管辖海域百万比例尺全覆盖。

% t V( W8 T" g# r Q, W& r4 N

海兴则国强民富,海衰则国弱民穷。关注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而海洋地质工作作为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涉海工程建设的先行者,手握着打开海洋神秘大门的“金钥匙”。这也正是张训华历40余年积累,坚持将目光聚焦于此的动力源泉。

9 x8 _9 _* a' N+ E* H

1961年冬天,张训华出生于鲁中淄博的一个小山村。从他家往南走20公里便是蒲松龄的家乡。从小耳濡目染,《聊斋志异》里,裁纸为镜的崂山仙人不仅让年少的他知道了位于东海之滨的花岗岩山脉——崂山,还知道了胶州湾畔有着“琴岛”“岛城”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青岛。

* {+ q' Y# l c5 z* S

青岛濒临黄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推进,国内的海洋科研与教学单位得到迅猛发展,其中约有一半单位集聚于这座城市。因此,青岛又是一座海洋科技城。久负盛名的综合性海洋教学与科研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就是青岛40余个涉海科研院所之一。

) K( |) D. u; ?1 A

1979年夏末,凭借优异的成绩,张训华从小山村考到了青岛这座美丽的滨海之城,进入“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前身)就读,从此开启了他与海洋地球物理难解难分的情缘。

$ f4 A7 }( [9 s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用在张训华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从小生长在农村,养成了他勤奋踏实、坚韧进取的性格。从儿时起,他就立志用知识改变命运,对前沿知识充满了好奇心。进入大学后,基于少年时期就对物理、数学学科建立起的兴趣,他进一步对电子学和新兴的计算机学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为此他还专门购买了相关领域的书籍,大三起就已经能够独立组装电子管的收音机了。又因为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他在这方面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功夫,也因此收获了开启更广阔天地大门的“钥匙”。

% c8 o# \' f, p5 L6 Y7 q8 r

因为计算机能力强、“外语也比较棒”,本科毕业后,张训华被派往北京地矿部的一个计算中心工作。在那里,他得以接触更前沿的计算机知识,且因了解自己在相关领域存在的缺陷,他自愿前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旁听自学,打下了更为坚实的计算机知识基础。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遇后来的导师——刘光鼎院士。与刘院士一番深入交谈之后,张训华对未来的人生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兜兜转转忙活了半天,并没有能对所从事的地球物理专业做出什么实质性贡献,我不能再这样‘不务正业’下去了。”收起曾经的人工智能梦想,张训华转身踏入探索地球物理地质学研究的大门。

) j/ A& R5 |+ g/ L" d$ g

“虽然回头看似是走了弯路,但我并不后悔,如今,无论是深厚的计算机知识功底还是极强的外语能力都成为帮助我走入地球科学大门的‘敲门砖’和更方便快捷探索地球奥秘的‘利器’。”很多时候,张训华需要在各种国际交流场所与国内外同行沟通交流,展现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甚至维护国家领土权益。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经岁月打磨出的智慧果实,赋予了他今后从容攻关克难的底气和自信。

- A# m' [8 u' c0 i

劈波斩浪四十载,向海图强谱篇章

* Z m3 m5 Q# ]: g

1983年起,张训华进入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工作,在那里拉开了他海洋地质探索研究的序幕。

% Q8 P6 F+ a+ i; ^% p

▲2015年张训华(后左)接待原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前右)

. b1 q M" {) `, h+ Q

40余年劈波斩浪、向海图强,张训华从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成为海上地质地球物理调查首席科学家、我国海洋地质调查领域的领军人,组织和领衔了多个重要的海洋地质专项和计划,倡导并开展了多项开拓性的海域基础地质工作,为我国海洋强国发展战略的推进作出了诸多实质、创新性的贡献。

" i% `9 d, ~$ s' N& Y# `

带领团队率先开展百万比例尺的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开启我国国际标准分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先河;提出并开启大陆架科学钻探计划;先后提出陆缘海概念、边缘海的“单向拉张模式”、中国海陆大地构造演化的“块体构造学说”等独立地学思想……在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河的过程中,张训华递交了一份又一份漂亮答卷。

9 M' d! E: r x# q: z" M2 S5 \

守疆域,领军海洋地质调查

; ^. X. g, u3 [. G% F

海洋地质调查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技术保障。与陆地地质工作相比,海洋地质调查工作成本高、难度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早期,受装备技术等条件的限制,我国广袤的“蓝色疆土”一直未能被有效地开发利用。面对美国等国际上主要国家积极开展海洋地质调查及资源开发的紧迫形势,以及周边国家对我国海洋资源的疯狂掠夺,地质工作者心急如焚却鞭长莫及,只能“望洋兴叹”。为改变这一被动局面,一代又一代地质科研工作者踏上了海洋强国的征程,张训华便是其中一员。

5 `7 Y8 t. i% {

“八五”期间,张训华及所在团队开启大陆架基础地质环境研究,之后获得了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积累经验之后,1997年,他首次作为海上调查首席科学家承担了“我国专属经济区地质矿产资源补充调查”海上调查工作。彼时正值我国海洋地质调查新阶段的初期,整个行业面临着设备陈旧、调查船匮乏、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等难题。他不惧困难迎难而上,亲自组织人员对设备、调查船只进行调研、安装、调试。“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海上风云变幻,每个人都面临复杂海况、晕船等困难,张训华也不例外,在他坚守的调查仪器旁一直放着一个用来装呕吐物的水桶。即便遭遇来自恶劣环境和身体的多重挑战,他也依然坚守岗位,经常一天只休息一两个小时。在他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和严谨工作态度影响下,团队成员同心协力,坚持认真完成了全部调查任务,取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实测资料,项目成果获得了同行专家的好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通过这次调查任务的实施,一大批科研人员得到了锻炼,并迅速成长起来。

' a, j6 Y: q2 |/ P# q) D

20世纪末,为了破解我国海洋基础调查资料难以满足国家需要的难题,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近20年的差距,我国实施了百万国际标准分幅的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战略。张训华被委以重任,牵头我国首个此类图幅——南通幅的绘制,由此拉开了国际标准分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帷幕。

, d* w( ~3 F3 J3 |( S, M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多次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张训华深刻意识到标准制定的重要性,结合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和标准问题,着眼未来我国对海洋调查的需求,他牵头起草并形成了我国“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 247-2009)。首个图幅的成功实施和区调规范的制定,为日后历经15年完成我国管辖海域国际标准分幅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埋下了坚实伏笔。

& v4 q }7 f- {* \

多年间,张训华还先后主持完成了“中国海区1∶50万区域地质调查编图(大连幅)”“中国海区1∶50万区域地质调查编图(八滩镇幅)”“东、黄海大陆架地质特征及其对划界的影响”等调查研究项目;编制了《中国海区1∶50万区域地质调查编图规范》等,为我国大量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任务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5 i/ o. P- t; }" |, g# l

钻岩心,打开地球深部未来之门

: N6 z- \- _- S$ r3 |

大陆架是人类重要的资源后备基地,查明其发育历史与演化趋势,对于探查陆架盆地的油气资源和进行海岸带的开发与保护等至关重要。

1 C; R# w! O# a9 b( Q

2011年起,张训华组织人员着手大陆架科学钻探实施。针对我国陆架区缺少深部岩心实物,地层时代与属性争议大、油气资源潜力无法评价等问题,他提出“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计划,并在南黄海主持实施了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1井和CSDP-2井。

' P- H; J' l) q# v- w$ y

CSDP-1井创造了我国陆架区钻探船全取心钻进300.1米的最深纪录,也是陆架区所获取的第四纪全岩心的首钻。它不仅为近海海域第四系全取心地质深孔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为实现我国陆架海第四纪科学研究的新突破提供了珍贵的样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里程碑式的科学意义。此外,此次钻探对深入研究晚上新世以来中国(亚洲)东部宏观环境演化、黄河巨型水系发育等重大科学问题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

% e$ b" e, O/ J

CSDP-2井则创造了当时全球陆架区全取心钻进2843.18米的最高纪录。凭借相关进展,张训华及其团队在南黄海首次钻至志留系,建立了南黄海志留纪至早三叠世地层基准剖面,首次在南黄海海相地层中钻遇油气显示,系统评价了烃源岩和储层并提出“四源三储多期充注”成藏新模式等。研究成果回答了南黄海陆架区系列地学关键问题,也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翔实的地质信息。

/ E% A Q9 D% {' a& E+ \( L

大陆架科学钻探计划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海底深部探测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打开了通往地球深部的一扇未来之门。项目团队因此荣获2021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0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荣登2016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

- c3 z4 j3 H, V c7 y) R/ A

练慧眼,看清海底深部之精细结构

4 n$ v+ d: } V0 M' f) V

在中国东部海区,我国面临着海上划界关键地学依据获取和深部油气潜力评价等重大需求,而能解决问题、满足需求的海底深部探测长期受制于采集环境恶劣、深部地质结构复杂等困境而难以开展。张训华带领项目组历经近十年,开展了海底深部探测关键技术攻关,首次在关键构造部位实施了3条OBS(海底地震仪)深部地震大断面探测和深部地壳结构研究,为厘定冲绳海槽地壳性质、扬子块体海区构造边界等提供了关键地学证据。

7 r& s. q7 r% c- g8 E2 c. Z3 f/ J7 A9 [

张训华带领团队创新研发的OBS深部地震探测关键技术解决了资料采集与处理难题。2013—2017年,他带领团队实施了黄海、东海地区的OBS深部地壳结构断面,突破外交环境桎梏,填补了我国在黄海、东海OBS深部地学探测的空白。

6 S2 W* q/ m3 c+ @- l$ k' [+ d

2021年经过科研攻关,张训华带领团队首次获得了冲绳海槽已出现“初始洋壳”的深部地震证据,进一步证实了冲绳海槽的洋壳属性,解决了海洋地学界长期存在的争议。2019年经过技术创新,他们首次揭示了华北、扬子碰撞带海区的地壳深部精细结构,获得了朝鲜半岛西缘断裂带存在的深部地震证据,厘定了扬子块体海区的构造边界。项目团队也因此荣获2022年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奖特等奖。

" |. V% L/ Y8 d$ a6 e9 @

绘海像,为国家海洋权益和基础科研保驾护航

3 L# E) G5 q; U/ m& x m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生效。按照《公约》规定,划归我国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约3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近三分之一,这是我国神圣的蓝色国土。《公约》还明确规定,沿海国家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享有勘探、开发、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等。这些主权和管辖权是沿海国家独享和排他性的。此外,还有范围更加广阔的全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地区。在如此广袤的领域,海洋地质工作大有可为。

" Q. r# F, W7 K; `7 }3 D

但长期以来,受综合国力限制,海洋地学调查研究作为支撑我国海洋战略发展规划、海洋资源勘探与开发、维护海洋权益等的重要依据,其发展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海洋地学图件的编制也没有跟上。进入21世纪,老一代海洋地学系列图难以满足国家发展需求和产学研需要。

$ z! w( d$ X0 l+ Q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肩负新时代的使命任务,张训华和他的团队再一次领命踏上了征程。基于中国海域的地质构造特点,他带领团队创立了“块体构造学说”,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海量数据融合、海陆地学资料衔接、深浅地质信息统一等多个难题,主编了我国第二代4套大型海洋地学系列图34种图件。其中,“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1∶100万)”以“比例尺大、精度高、图种全”著称,项目团队因此荣获2009年和2013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近海-西太平洋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1∶300万)”填补了西太地区的空白,并阐释了与中国海陆演化的关键联系,项目团队因此荣获2019年海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中国海陆及邻区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1∶500万)”首次将中国海陆作为一体并实现了地质地球物理衔接,项目团队因此荣获2015年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东盟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1∶500万)”填补了中国-东盟海区的空白,为全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基础资料,项目团队因此荣获2022年度山东省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新一代地学系列图在理论、方法、技术上首次实现完整海陆相接、深浅相融、远洋近海相连,代表了当下我国在大型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编制领域的国家水平。它们作为海洋地学本底资料,有力支撑着国家发展、海洋科研和教学生产等,持续为国家海洋权益和基础科研保驾护航。

9 C3 ]7 D* q% x( d2 q

值得一提的是,自工作以来,张训华都在用自己一身所学,尽心竭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这些年来,他多次作为中方代表参加海洋法磋商、海洋划界谈判。在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每每看到自己提供的有力科学依据能够帮助国家和谐环境的构建,他说是自己感到最自豪也是最幸福的时刻。

. Q& `$ A1 ]0 \1 G* {

创学说,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学术思想

& G) A% R8 R J1 t& H8 k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研究越深入、经历越丰富,张训华越能深刻体会到理论基础的重要性。40余年栉风沐雨,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他也从不间断对一些重大地质科学问题的探索思考。站在朱夏、刘光鼎院士等前辈的肩膀上吸取丰富经验的同时,他也逐步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立的学术思想。

# t- d1 h% X; N/ w8 k

20世纪90年代初,张训华及其团队就开始了大陆架基础环境的研究,他主持完成的《大陆架基础环境图集》首次获得我国全海域地形地貌和地质地球物理场及海洋流系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陆缘海的概念。

) [5 A& p! J6 q* G" _8 O9 l

▲2010年张训华带队开展西藏考察

) t' K* P! S- J1 d2 T t8 ~7 |& I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南海海盆磁异常条带逐步得以确认,海底扩张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所接受,但对东部海盆、西北海盆和西南海盆这3个次海盆的形成时间、次序、方式等的认识很不一致。张训华在朱夏院士相关理论基础的启发下,提出了“南海海盆形成的单向拉张模式”。他从全球大地构造入手,通过分析南海的地形、地貌和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结合日本海、苏禄海及苏拉威西海的研究成果等,提出了南海是在欧亚、太平洋和印度三大板块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应力场下,经单向地幔流和单向拉张而形成的新机制。边缘海形成的“单向拉张模式”很好地解释了南海的形成演化。

9 i1 q# J5 z T8 x( ]. M

块体构造学说是张训华的一项重要理论成果。主持完成《中国海陆及邻区1∶500万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后,他在朱夏-刘光鼎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发展、创新地提出了“块体构造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印支运动以前,我国大陆演化经历了“陆核形成—块体生长,块体漂移—碰撞拼接”的过程;印支运动以后,以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相互作用为特征。

8 T! y0 |6 i# z- l4 O* ], C

“块体构造学说”是以活动论为内涵的全球构造思想,是中国地质特征与地球物理特征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它作为中国海陆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编制的指导思想,指导了近年来的编图工作,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 g8 z8 T8 T! n: q: l# n

除此之外,张训华还先后提出了冲绳海槽的“幕式裂离分段拉张统一沉降”的演化模式、中国海域陆架陆坡油气存在“多元多期成藏模式”等创新成果,并将大陆架物质组成、古海岸线与古环境变化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应用于海洋法磋商实践,为我国划界谈判作出了突出贡献。

3 B8 ~. l. J( Y- _

搏浪方知沧海阔,攀峰又见碧山雄

5 l" S* O p( g8 X

深海逐浪40余载,张训华和他的团队在蔚蓝深处树立起了“一座又一座科技丰碑”,有力推动了我国海洋地质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当鲜花和掌声纷至沓来,张训华一如既往地将这份荣耀归功于集体的智慧和坚持,归功于多年给予自己支持的平台、领导、恩师、同事、学生还有家人……

) Z' s0 z2 q9 e" f+ o

在张训华看来,这一路乘风破浪,有太多值得感谢的人和事:

0 ^: T' B* m% V0 w8 |

难忘1996年张训华和团队一起进行东海多波束海底水深地形测量时,遭遇了两次翻江倒海似的台风过境,且一直有国外的舰船及各种类型飞机“相伴”,他们抗住各方压力没有撤离,且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在那个时候,我真正感受到了‘胸中有理想’‘心中有祖国’‘肩上有担子’这些话所包含的深层次意义,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克服恐惧、战胜困难。”从此,用所学实现保家卫国的责任意识扎根在张训华的心间,成为实实在在、坚不可摧的坚定信仰。

9 |, A9 q+ r8 g: ]7 u8 O# Q6 _

难忘“八五”攻关课题期间,刚30岁出头的张训华就被委以重任担当课题负责人,而众多前辈甘于在背后给予他强力支撑。是他们的无私信任、培养和支持,帮张训华实现了人生的一大突破。

" j* V3 D. \ I. n

难忘这一路走来得遇的良师益友——刘光鼎院士是我国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研究的奠基人,他的一生硕果累累,却始终谦逊友爱、乐于助人,他是张训华的硕士生导师、工作后的领导、忘年交;徐世浙院士是张训华的博士生导师,他是一名地球物理科学家,也是一名数学家,一生为学严谨,凡事亲力亲为、甘做表率。恩师们虽已故去,但他们为学为人的态度,就像准绳,牵引着张训华走在正确的人生轨道上。

) H) N+ q) T1 ~/ f; k& E7 p5 C

张训华不会忘记的,还有近40年来自己接触过的历任外交部领导、谈判代表团的团长和同事们。在没有硝烟的谈判战场,国家利益在这里交锋,智慧在这里碰撞。谈判的过程绝非坦途,波折与反转更是家常便饭,需要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应对。个中酸甜苦辣自不必多说,但由此产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会一直扎根在张训华的心里。

! w5 A2 h6 y8 i0 ^

值得一提的是,一路耕耘、一路思考、一路总结,张训华也在实践中收获了不少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有它们的相伴,张训华的海洋科研探索之路变得更宽阔、更通畅。

" j2 K& F& k- i1 V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科研实践中,张训华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凡事谋划在先的作用和意义。例如,在构建“块体构造学说”的时候,他面对的首要难题就是标准统一的问题。“因为块体构造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将区内构造单元划分为稳定与活动两大类。在此基础上,根据单元的基底时代、形成时间、活动性等进一步划分。所以思想体系上首先要实现哲学基础一致、逻辑关系一致等;其次是在探索路径上、方法体系上也要一致,即形成综合地质地球物理思想和方法;最后,结果及其表达上也要一致。”张训华如是解释。事实上,在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研究的过程中,精心策划、认真准备、帷幄布局、统筹协调常常能起到“指引航向”的作用,让张训华及其团队能够在方向的指引下破浪前行。

) J0 M1 W0 ~* X1 X$ |# u+ Q

“坚持努力、刻苦攻关”是张训华在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苦海上勘查工作中收获的又一“利器”。CSDP-1井是他和团队创造的一个为人称赞的成果佳绩,众人看到的是光鲜亮丽的成果纪录,只有张训华知道,这背后饱含着团队成员多少艰辛和努力。记得打井进入关键的时刻,他们遇到一个30多厘米的坚硬凝固层,钻头被磨坏了打不下去,重新焊接钻头的紧急时刻恰好又遇台风过境,放弃就只能意味着功亏一篑。这个时刻,张训华及其团队顾不上海上风大浪大,咬牙坚持了两天,终于把坚硬的凝固层给打穿。这次攻关为CSDP-1井创下纪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不坚持,就肯定不能在那个时间段完成任务了,所以很多时候不到万不得已我们绝不会放弃。”从“勘407”的故事、“探海一号”的故事再到2019年遭遇10级的台风“利奇马”热带低压事件……在4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张训华已经记不清有多少类似的考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再坚持一下”,成为张训华及其团队在数十年科研和人生道路上克服困难的精神动力。

4 V1 c% r0 m) o' n

团结协作、勇于创新、辩证统一……这些在一线摸爬滚打中提炼的精神财富不断积累沉淀,成为带张训华不断攀登科研高峰的进步阶梯。而当收获硕果时,他想到了要与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分享。

( [; H" \1 j8 z; y( h

投入工作40余年,张训华先后历任科研处处长、副所长、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吉林大学、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兼职教授,先后培养了11名硕士研究生和35名博士研究生,带出了不少科研领域的杰出人才。多年前,在恩师的教导下,张训华实现了人生的跨越;多年后,他也希望带给年轻人同样如沐春风的体验和切实的帮助。他会将自己多年收获的经验悉数传授给他们,温仁谦逊,授人以渔。

" T. f/ s2 Q1 T& v

科研教学之外,张训华一直坚持着一项在他看来很重要的工作——科普。这些年他先后撰写了300余篇文章及30余部专业著作,组织编写了《海底探索之路》《海底景观之奇》《海洋矿产之源》《海陆沧桑之变》等科普丛书,主编出版了《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科普著作。此外,他还先后担任中国科协首批“全国海洋资源与环境科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原国土资源部首批“国土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等职务,出入于各种科普文化交流场合作报告、作演讲。从曾子的“天圆地方”,亚里士多德的《论天》,到哈雷的《地球空心论》;从麦哲伦航海带来的影响、魏格纳创建大陆漂移说的意义,到二战以来的磁力探测获知的奇妙大洋磁条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他将海洋科学的种子种到青少年的脑海里,播撒到普通大众的心田里。博览群书、信手拈来,背后得益于他数十年如一日将点滴知识制作成笔记甚至手卡的良好习惯。

' r; a8 x& s U" E3 c8 Y

这些年来为学、为研、为师,将谈判专家、团队管理者、行业标准制定者等不同的身份集于一身,张训华一直在努力平衡着自己的各种身份。工作虽忙碌,但他也不忘自己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多亏了家人的支持我才走到了今天”,所以他也尽可能弥补自己的亏欠。“之前父亲生病,我白天需要科研,晚上也尽可能陪床照顾他老人家。”张训华笑称自己已经到了花甲之年,如今回头看,有不少值得珍藏的记忆和积累沉淀,也有不少遗憾,而他所要做的就是认真总结提炼,或升华或弥补。不管如何,搏浪方知沧海阔,攀峰又见碧山雄。将一生与海洋事业的发展,与祖国兴旺、民族发达联系在一起,并为此不懈奋斗,是他认为的“最有意义的事”!

0 @ L& c2 H& o( D

专家简介

* @; z2 \) |0 d, O4 H

2 b4 }, ~+ ]0 a+ F7 Y( p

张训华,1961年11月2日生于山东淄博,地质地球物理学家,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第二代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主编,中国大陆架科学钻探计划(CSDP)提出者,CSDP-1井和CSDP-2井首席科学家及组织者与实施者,我国东部海底地震探测(OBS)牵头人。提出边缘海形成的“单向拉张模式”、冲绳海槽形成的“幕式裂离分段拉张统一沉降模式”和“块体构造学说”等学术思想,为国家海域划界作出了大量卓越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曾呈奎海洋科技奖突出成就奖、原国土资源部领军人才、原地质矿产部百名跨世纪人才、中国地质调查局首届优秀中青年专家、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等奖励和称号。

0 q" W5 _/ ?$ X* j 2 R+ l; D. T% m( a% {4 H; Y5 C8 \8 K1 ~) j3 d3 O ! _8 X) e7 y% L9 B0 n* f+ M2 x; q ) q6 r9 C: N8 w- F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瓦他若
活跃在2024-11-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