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3 T6 i; x' f8 f, u- N 
5 ~+ M* g2 j4 J# h0 L: g
核潜艇承载着威力巨大的导弹,包裹着厚重抗压的钢铁,有着澎湃不竭的动力,它们潜行于无尽深海幽暗的深渊只为等着最后“审判时刻”的到来。
3 D+ d1 P% C7 X5 U) y, @ 
: C+ u) _! n7 `8 u b3 n
▲ 建造使用核潜艇的国家必须同时具备相当发达的精密加工工业,钢铁冶炼工业,核工业,以及通讯与航天工业,因此核潜艇的建造与使用,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技术力量的反映更是一种国家意志的体现,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寥寥无几的原因
) R, e" F. i* H! x
每一艘核潜艇都因为以上的原因以及高昂的造价而无不被其拥有国视之为“镇国之宝”与“定海神针”,可就是这样制霸大洋的“深海巨兽”却在它的航行过程中不停的出现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7月20日,一艘英国皇家海军的机敏级核潜艇就在准备日常训练时与一艘商船发生了“亲密接触”。
1 H" y! `! w. L9 I6 u 
- \3 `4 A0 l8 i( j
▲从随后拍摄到的照片来看,这艘机敏级核潜艇的损伤主要在指挥围壳前端,其围壳后部安装有精密设备的各种光电桅杆与通讯设备天线并没有被损毁,艇体本身也没有大碍
' s, N3 o/ R& M9 P. ^8 b& Y" m
援引BBC和英国国防部网站的消息,本周四中午,13:30左右一艘英国最先进的核动力潜艇“HMS Ambush(HMS 伏击)号”在直布罗陀附近海域与一艘商船发生碰撞,这次碰撞事故发生在在一次训练任务中,受损潜艇已于周四晚上到达直布罗陀靠泊。英国皇家海军因这次意外的事故已经启动了紧急调查程序,这艘名叫HMS Ambush(HMS 伏击)号的潜艇在英国海域下潜后航行至直布罗陀附近,在上来“喘口气”的时候意外“伏击”了刚刚经过的一艘商船。这次碰撞事故使潜艇的外部受到了一些损伤,但是幸好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机敏极攻击潜艇核反应堆也安然无恙。所幸被撞的商船并没有大的损伤。
$ \9 Z& M" n* P' O% J8 _0 U

- b. z- p/ c8 d; x* c- x ▲作为英国皇家海军中最为先进的核潜艇,机敏级核潜艇到目前为止一共只建成了三艘,本次事故中的主角“HMS Ambush”伏击号自2003年开始铺设龙骨的,直到2013年才建成服役,足足耗费了BAE系统公司旗下的巴罗因弗内斯造船厂将近10年的光阴,建成后的“伏击号”排水量高达7400余吨,长约94米,几经延宕后的单艇造价也达到了惊人的12亿英镑(也有资料统计为16亿英镑)换算成人民币接近106亿
* ?) W6 K# i, [1 x& k7 ^3 F9 ^ 
/ L3 e8 { k6 ~4 P ^& P
▲机敏号上的广电传感桅杆,上面集成有多种观测设备但是只能在水面上以及潜望镜深度使用,在紧急上浮中,这个设备无法发挥功用
# p( P; T$ _# v$ i9 _- y& z- L
耗资如此巨大的“皇家财产”怎么这么容易就被一艘普通商船给“擂”了呢?这还要从核潜艇本身的功能与使用方法说起。
& S1 O. d8 Y% o 相比于依靠柴油和电池提供动力的常规动力潜艇,使用了核反应堆作为推进动力的核潜艇拥有两个巨大的天然优势,一是不竭动力带来的水下高速性,二是充足的电力带来的可以用电解水的方式源源不断的制造氧气维持艇员生存的长久水下生存性。
1 V+ \. y& n" _; m+ V' b 二者相加,就使得核潜艇几乎可以无限制的海中潜航,这也是核潜艇可以作为战略威慑力量的看家本领,也就是说核潜艇对潜在敌人的最大威胁就是来自于它的隐蔽性,为了将这种隐蔽性发挥到极致,除了在本身潜艇设计上要将潜艇的静音水平尽可能降低到与海洋噪声杂波相一致的水平以外,在使用它的作战方法上也会尽可能减小潜艇暴露的可能,一旦核潜艇进入水下值班状态,它就会展开长期的静默模式。
/ [+ Q& b2 b+ Q& o/ Y
那么在漆黑无比的水下,核潜艇是怎么确保航行安全的呢?这就要靠两个东西一个是声呐,另一个则是海图。
: L! c! h) r. z- E0 Y

; V0 N0 r9 ~" T' V" L
▲一份精准的现代海底图是各国潜艇部队水下与航行训练安全的重要保障
5 E# v% v$ T( E- b

0 Y7 o7 k5 Z; M
▲美国海军的“无暇号”音响测定舰在世界范围内的“游荡”就是在利用它强大的音响测定设备来为美国海军潜艇部队未来预定作战地域内的海底构造“画像”从而绘制精确的作战用海底地图
# k# T0 ~- U$ } v2 w. J6 h5 q: j

/ O% @" R; C7 X; k- Y& J ▲因为使用了测绘不准确的海图而发生的海底撞山事故并不少见,这就是一艘06年在关岛附近因为错误海图而撞上海底山脉的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
+ E0 a' _5 f4 ~' R$ E( E! X
因为电磁波在水中的穿透性很低,所以在海水中用来探测目标的手段就要主要依靠声纳发出声波来进行。潜艇上所用的声纳按工作模式分可以分为主动声纳和被动声纳两种,而按照安装方式分,则可以大致分为,艇首声纳,拖曳声纳,侧舷基阵声纳三种。
% ^$ f2 y1 l. D3 l7 f. X; j

- c7 z8 ?! x6 I" D# D" o* A
▲各国的潜艇用声纳性能无不被视为海军机密中的机密,这里以几种国产潜艇的声纳分布来使大家大致了解一下潜艇声纳的安装方式
5 X" [& C# I" |/ M
这些形形色色的声纳又根据各自不同的频率类型承担了各自的功能任务,低频声纳作用距离远一般用于通信,高频声纳作用距离近但是精度十分准确一般用于防撞和制导武器,这和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基本相同的。
8 [& B/ r7 M# U* {7 p, J 
/ \0 {$ `7 A( O; V: u) x ▲同样探测一个目标,电磁波与光同速的时间损耗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在水中的声波就必须考虑这个问题
; l3 Z2 z# `) [) R 不过,因为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同雷达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有着极大的差异,所以潜艇上所安装的主动声纳在战备巡逻中是绝对不能随便开启的,声音在25℃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1531m/s,如果潜艇发出一个主动声波探测到了一个30公里外的目标,那么当这个声波返回潜艇时时间已经过去了392秒,而在此之前,敌人已经于第196秒的时候接受到了这个信号,定位了发出声波的潜艇位置,核潜艇如果进行这样的主动探测几乎等同于自杀环节,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核潜艇一般都会在水下值班时采用被动声纳进行对外探测,被动声纳故名思意是一种本身不发出声波的声纳,它同雷达中的接收机属于一个性质,通过探测海水中其它物体发出的声波来对它们进行定位。
% k& ~$ m# y8 S& j% t/ c

) ]9 e& T7 e4 e' g7 f 
\% }! |4 ~6 G' F; S/ L/ }
▲装备了拖曳式声纳的核潜艇可以利用艇体上的声纳接收基阵同原离艇体的拖曳式声纳接收基阵运用三角函数的原来对目标实施被动探测
6 C) `1 Q; F, B6 b 
$ }. ^( o7 J8 ?6 n: y1 y, U ▲箭头处即为机敏级核潜艇的主动避险声纳,本次事故中,该声纳没有发挥作用基本处于三种原因,一是战术要求原因没有打开,二是航道声波信号嘈杂该声纳自身工作异常,三是操作人员人为疏失
2 h; S' A# n) s% K; K8 m; G 
0 B. w4 N' l0 [% G9 [! u0 b/ h- J
▲双方同时使用被动声纳进行探测以致于相互撞击的典型案例便是2009年法国“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同英国“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在大西洋相撞的事件,由于双方的静音性能过于“优秀”以致于双方的被动声纳都没有捕获到危险
- A$ {4 G+ ?$ {3 K 
# q* ^! L! e3 @9 @1 \- u
▲有时候因为不同深度的海水会在密度和温度上存在不同,所以海水会在不同层次上形成不同的海水变跃层,当声波穿过这些不同的海水变跃层时,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这使得声纳的工作距离和精度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也就是说有时即使开启了声纳,也不能保证准确的发现目标
! A: r" r: m2 n7 U 作为世界上拥有核潜艇部队最多国家,美国也有着在核潜艇使用上的典型撞击事故。
* i+ F& Z3 X& r 
5 Q( y. B1 U" b$ [% v* \ ▲2001年2月10日上午,一艘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在距夏威夷瓦胡岛约16公里海面上将正在航行中的日本爱媛县宇和岛水产高中的“爱媛”号实习拖网渔船撞沉,当时船上共的35名乘员全部落水,其中9人死亡,事后美国潜艇以“国家安全为由”离开而未实施救助。为此,美国政府特使海军上将威廉·费龙亲自登门道歉。为此事美国政府还专门支付了日本爱媛县政府约1100万美金赔偿金。左上图事后返回港口的美军肇始潜艇,右上图事后在夏威夷竖立的“爱媛”号实习拖网渔船纪念碑,左下及右下图,登门道歉的美国海军上将威廉·费龙
" k; g! a5 ?- C* C) ]$ N 除去自然发生的意外事故,在美国与苏俄核潜艇进行的水下斗法中,撞击也是它们之间的一项“保留节目”。
- R* j% ]; q) ]! | 1970年6月20日苏联K-108号潜艇对尾随的美国核潜艇“隆头鱼”号实施撞击。
. q! x) E9 A, r 1986年10月,苏联K-219号潜艇对跟踪它的美国“奥古斯塔”号核潜艇实施撞击,不过这次苏联人运气不好,撞击造成了K-219号发生火灾与爆炸,使得K-219号最终弃艇。
! R! y1 s4 p& \9 q6 C 1992年2月11日,一艘俄罗斯北方舰队的塞拉级核潜艇K-276号在发现美国的“巴顿. 鲁日”号核潜艇对其进行跟踪监视之后随即进行了被美国艇长们称之为“疯狂的尤里”(在前进中突然掉头)的撞击行动。
" C) O& b4 D3 F+ ^0 Q: y2 b+ F

5 D( F0 \8 W: J6 o
▲撞击后的俄罗斯K-276号核潜艇其指挥围壳已经变形。为了打断美军核潜艇对自己的跟踪和情报收集行动,苏俄的艇长们一向“大胆”,驾驭核潜艇不但是一项精密的工作也是一项勇者的工作
4 D2 ^4 k7 `, c( f# f' F- ]

/ G5 d# b* l% m
▲由于我国官兵的优良素养,我国的核潜艇部队自1972年装备第一艘核潜艇以来保持了连续44年无事故的优良记录,这在世界范围内是十分难得可贵的
7 ~9 {' X& Y/ |5 | 参考资料:
+ o7 P% R( z( y; Z2 S5 C9 m
《潜艇战术手册,虚拟舰队发行版》
$ n+ ^; g$ `) K! c
《潜艇基础知识手册》
; @8 i& C& _2 G7 _$ L) }* m 《现代舰船》
. _4 ], \! M+ X. o2 z( | 环球网相关报道
, H: K* b: ]; e6 [. n! a% w 网络媒体引用的BBC及英国国防部网站报道
, u9 @* m, T y& j
《舰船视觉百科全书》
$ M# Z# f. W$ L. L6 f$ W2 R ____________________
1 y2 A; w5 o5 L5 U. |' S! J
* d4 N8 O! p2 x6 |0 g* i7 k 
# i/ \6 w' J7 E7 k$ ` m 《军武次位面》是中国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网络军事节目之一,每周五在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今日头条、搜狐视频、凤凰网、网易、乐视、秒拍、小米、A站、B站、风行等二十多家网站同步更新,在年轻一代军迷中有着很高的人气,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节目更新。
% A$ b$ x* L% _8 _3 H4 Y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