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f) P z1 l: w& h5 Y3 u# n
原标题:1983年,中国代表团参加南极会议,竟被屡次“请出”会场
2 l; h9 e1 V9 ^2 \/ [6 c( \0 m
+ _/ K8 o: V* S$ b( Y3 ^ 1983年9月,中国代表团参加《南极条约》缔约国会议,中途竟被“请出”会场。两年后,中国一雪前耻。这次会议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郭琨率领中国代表团一行三人参加,当时参加会议的有25个国家。中国属于9个缔约国之一,另外还有16个协商国。会议开幕式,中国代表团的文件柜里,只有一份大会议程和代表团名单,其他再无任何资料。再看看很多国家的文件柜里,塞着满满的文件。这暂且就忍了。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实在令人愤怒!大会有30多项议程,每当进入实质性议题时,非协商国就被以去场外“喝咖啡”为名,撵出会场。
( `& z4 a- S+ k5 H 
: z, c* j" ~' L" o3 q 可是事后连表决结果也不通知,就这样中国代表团一次次被“请”出会场,当时中国是5个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没有表决权的国家。48岁的郭琨深感切肤之痛,他强忍着泪水,在心中发誓:中国建不成南极站,绝不参加这种屈辱的会议!是否建立南极站,事关中国的荣辱和民族尊严!1984年11月20日,郭琨率领南极洲考察队向南极进发,当时有关南极的资料实在是匮乏,只有在旧书摊上淘到的一本《南北极志》。我国拿不出一艘破冰船,郭琨就选用抗12级风浪的远洋考察船“向阳红10号”,必须得在第二年南半球结冰前的3月份赶回。为了节省时间,郭琨决定斜穿太平洋。出发前,郭琨和队员们都为自己准备了大塑料袋,一旦牺牲,用来收敛遗体用的。历经九死一生,考察队终于在12月30日登录南极洲乔治王岛。
3 N! r* u6 c* M5 e( A% T: a2 M2 ^ 
* O! W3 Y" Q l" R I' i+ [ 接下来科考队员们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历时45天,于2月14日,终于建成了中国的第一座极地考察站——长城站。开幕仪式那天,郭琨与队员们相拥痛哭。也正是长城站的建立,中国当年,也就是1985年正式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中国不仅有了发言权,也有了表决权和一票否决权。时至今日,中国在南极不仅有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还有了赫赫有名的破冰船雪龙号,而且还在北极建立了黄河站,在极地建站与科考上走在了世界的前端。2017年郭琨上了《朗读者》节目,坐在轮椅上的他说:南极是一个国家的远方,我就是拼了老命,也得把这件事情做好。老一辈科考人的家国情怀令人敬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 H* b6 b0 e* q" X0 k! t, m
) d- y0 K1 g. A' I# S" f 责任编辑:
3 v( t" A* ~& N" d- E2 e. i+ @ c2 v; \( D6 K( @1 D% I c, Q
8 r3 J# z; n+ R) ^% _' W9 w4 S$ L: i
+ q: \( E: s3 R# V8 Z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