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w3 C/ t1 z- F: s! \7 A
中新网远望2号船4月28日电(金建国 高超) 长江边码头,春风劲吹。
& _# P- u/ P. y% A5 ?
今天,远望2号船在圆满完成41年海上测控和卫星长期管理任务后,被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正式赠予地方,将作为爱国主义和科普教育场所向公众开放。自此,我国第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1号”“远望2号”全部退出海上测控序列。
S4 j( s z9 L8 |4 y' c

# G0 B3 [8 ^! A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初建时期。
( C- w# w/ t- H, T2 s
挥手,签名,合影,说不完的留念,道不尽的不舍……捐赠移交仪式现场,码头上插满彩旗、远望2号船悬挂“满旗”、拉起横幅,以最高规格迎接历史性的一刻。曾在远望2号船工作过的几代人整齐列队,与自己的“亲密伙伴”依依惜别。
. M( s8 @& v) ^* b4 D9 s4 L& o
41秒的汽笛长鸣,震出了远望人的晶莹泪花。
+ [( V$ c9 q4 D I% x
1977年10月30日,远望2号船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建成下水,1979年12月22日交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使用。
& k# N/ S5 |0 W) z- M5 o; J, ?

: O u* F$ ~3 _% G 走向大洋探神舟。
O/ _6 i; W# R3 {
1980年5月,远望2号船会同17艘舰船,奔赴远离本土8000多公里的南太平洋执行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测量任务,快速、准确捕获目标并成功打捞出数据舱,实现了我国航天测量从陆地到海洋的历史性跨越。以此为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远程运载火箭,第四个拥有航天远洋跟踪测量能力的国家。
/ o: n7 V" M+ V 航天远洋测控在海水涌动、船体晃动、天线转动、目标移动等动态条件下执行,难度之高不言而喻。
( A2 u/ s7 \3 g9 Y/ s" ^0 Y; M 远望2号船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始终瞄准世界航天技术前沿,先后攻克了船摇稳定、电磁兼容、海上标校、姿章联控、船姿数据处理与航天器轨道确定等一系列重大科技难关,经受住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考验,成功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远洋测控之路。
' N, m( t& N3 J { 
& d, K: L, j. i6 w) ^6 I: ]/ s! Y
早期任务中船员们进行分析数据。
- c; E8 d. [) h8 {/ u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党委书记吴贺宪说,41年追星揽箭、蹈海探天的峥嵘岁月里,远望2号船砥砺奋进、铸就了不朽丰碑,2005年1月13日被授予“功勋测量船”荣誉称号,“奉献、团结、拼搏、严谨、开拓”的远望精神焕发蓬勃生机、闪耀万里海天。
0 B& m) o: v/ f W7 H: C7 @
功勋的旗帜在传承,远望的事业在接续。1990年,远望2号船帆缆水手张志宏因公殉职,留下刚出生56天的孩子,如今,儿子张玉鹏踏着父亲留下的足印,来到了最新一代的远望7号船上,在蔚蓝色的海洋追寻着父亲未曾完成的梦想。
# | h1 }- X/ p 
" G, _" i, l6 D4 n" v' x 1990年7月15日,远望2号船船务部门张志宏劳累过度因公殉职。
7 e+ N( ]. D/ z* {! ?. Q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主任吴锦高介绍说:2019年,我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将超30次,由于远望6号船将进厂大修,远望3号、5号、7号船要参与其中绝大部分任务,海上作业预计超700天,远望21号、22号船将执行数次火箭海上运输任务,新时代远望人将继续劈波斩浪,征战在金色航程上!
3 B& x, D1 h; x; j2 [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