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D# s G4 P+ [
; s4 q; I/ g9 h" F5 O快来了解吧
( \) x3 _: X+ O2023年度海洋科学与极地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与资助成果分析
5 `& g, w# ]; y7 K: W H2 T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冷疏影研究员等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海洋科学与极地科学2023 年度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青年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地区基金”,以上3 类项目统一简称为“面青地”项目)的申请、评审及资助情况,简要介绍了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杰青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优青项目”)的申请情况,以及以上各类项目在受理与通讯评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8 k( b6 h/ i& k% i$ c6 W
1. 2023年度集中受理期项目申请及受理情况
2 e! M( J( y5 y# l1.1 总体情况
- E; X+ a. Z$ G( L6 E2023年度集中申请与受理期间,海洋科学与极地科学学科共收到“面青地”项目申请2 489项,较2022年度整体减少0.2%,申请量减少主要体现在面上项目,较2022年度减少4.5%,为5年来首次减少;而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申请量均有所增加,较2022 年度分别增加2.8%和32.7%。此外,相较于2022年度,“海洋过程与极地环境”重点项目领域申请量从67项减少到56项。经形式审查,2023年度无不予受理项目。. P4 V+ l. y( p; B1 V2 b
1.2 依托单位情况
3 ?) ?7 [2 s) |) y4 d2023年度申报“面青地”项目的依托单位数量达到363个,比2022年度增加36 个。据统计,有54个依托单位“面青地”项目申请量达到10项以上,其中34个为高等院校,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海南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等;20个为科研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所属单位、自然资源部所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所属单位、青岛海洋科技中心和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等。从地域分布看,依托单位项目申请量达到10项以上的单位主要分布在青岛、广州、厦门、杭州、珠海和舟山等,均为目前我国海洋科学与极地科学较为发展的区域。此外,“面青地”项目申请量超过50项的依托单位有10个,超过100项的有3个,项目申请量排前10位的依托单位的项目申请总数为914项(图1),占总申请量的36.7%,较2022年度减少71项,特别是项目申请量排前4位的依托单位项目申请总数减少较多。& E8 K! o/ L0 q) I% W$ x6 K' a
近年来,海洋科学与极地科学的杰青项目和优青项目无论是申请量还是依托单位数量均呈增长态势。2023年度申报杰青项目的依托单位数量达到30个,为2018年的2倍;申请项目数量67项,为2018年的2.3倍;2018年以来6年的申请项目数量占过去30年申请总数的42.4%,资助项目数量占44.4%;6年申请总量排在前10位的单位(含并列)包括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河海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山大学。2023年度申报优青项目的依托单位数量达到46个,为2018年的1.4倍;申请项目数量101项,为2018年的1.6倍;2018年以来6年的申请项目数量占优青项目设立以来12年申请总数的66.1%,资助项目数量(含港澳优青1 项)占87.8%;近6 年申请单位85个,为设立之初6 年申请单位数量的1.5倍;6年申请总量排在前10位的单位包括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
2 Y9 f0 l- ^7 S% }8 ^7 Q$ ?# W- b6 ?1 q* T, |. H! O
1 Y& a$ D+ v4 p" i( [1 d# V" _
图1 2023 年度地球科学部四处申报“面青地”项目申请量排前10 位的依托单位) w: N3 X: ?: e6 i
1.3 二级申请代码情况
* O& _. t- S; I+ O: |$ O+ |) E+ @: a/ g X- U) c
从二级申请代码来看,在“面青地”项目申请量排前 10 位的依托单位中,与前 3 年( 2020 — 2022 年)平均申请量相比 (表1) , 2023 年度以 D0604( 生物海洋学与海洋生物资源)、 D0601 (物理海洋学)、 D0605 (海洋生态学与环境科学)和 D0613 (海洋能源与资源)等二级申请代码的项目申请量增长最多,其他研究方向特别是新设二级申请代码 D0610 (海洋系统与全球变化)和 D0614 (海陆统筹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申请量也有明显增长。另一方面, 2023 年度在“面青地”项目申请量排前 10 位的依托单位中出现了项目申请量减少的现象,这也是近 5 年来首次出现,主要集中在 D0601 、 D0602 (海洋化学)、 D0603 (海洋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 D0606 (河口海岸学)和 D0615 (极地科学)等。
5 _' k" {' D2 w6 H6 q表1 2023 年度地球科学部四处申请量排在前10 位的依托单位最大申请量、最大增长量和最大减少量对应的二级申请代码
1 _% B" ?& P H$ E' p9 C注:深灰色为该依托单位 2023 年度最大申请量对应的二级申请代码,淡灰色为 2023 年度与前 3 年平均申请量相比最大增长量 对应的二级申请代码,黑色为 2023 年度与前 3 年平均申请量相比最大减少量对应的二级申请代码。
, D/ H4 ?/ ]7 p2 n3 m“面青地”项目的申请量在不同二级申请代码之间也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从3 类项目申请总量分布看 (图2) ,2023 年度二级申请代码项目申请总量排前5 位的分别为D0604 、D0605 、D0603 、D0601 和D0615 ,与2022 年度保持一致。此外,二级申请代码D0602 、D0607 (海洋遥感)、D0606 、D0608 (海洋物理与观测探测技术)和D0613 项目申请量也超过了100 项。" z0 a6 Z n2 N+ J1 v `5 @& q: E
5 e: A& W4 [* C" t9 ~; d
' a) d. r& L. b) o, o图22023年度地球科学部四处“面青地”项目二级申请代码申请量分布
( O/ |; {0 b" a; ]1 `0 O自2019 年度二级申请代码调整以来,海洋学科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框架,包括了D0601、D0602、D0603、D0604、D0605 和D0606 在内的分支学科,D0607、D0608 和D0609 在内的支撑技术,以及D0610、D0611、D0612、D0613、D0614 和D0615 在内的发展领域,各二级申请代码的项目申请量随之发生变化(图3)。总体来说,2023年度“面青地”项目二级申请代码项目申请量占比与前3 年(2020—2022年)平均分布相似,但部分二级申请代码项目申请量出现较大变化。比如,D0603、D0602、D0615 和D0608 等代码项目申请量占比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1.1%、0.9%、0.8%和0.5%;D0613 和D0611(海洋工程与环境效应)代码项目申请量占比增幅分别为1.5%和0.8%。近5 年二级代码申请情况表明,学科代码调整优化后,部分申请人已逐渐转向支撑技术和发展领域。总体来看,仍然是分支学科项目申请量最大,占总申请量的69.3%;其次是发展领域,占比为19.3%;支撑技术项目申请量最少,占比为11.4%,今后仍需进一步引导三者之间的协调布局。9 ?$ n/ ^( ^; [' R
% z; S6 A9 M; y" F: W3 g0 s( _7 q( ?1 ?+ L' d w- [& N
图32020—2023年地球科学部四处“面青地”项目二级申请代码申请量占比
$ s' ` _: H: \8 A0 Z% T1.4 学科交叉情况
' Z3 | l8 A$ p, X
5 j. Z& I0 D5 D+ d/ `海洋科学与极地科学是交叉性很强的学科,2023年度“面青地”项目中按申请人填写的申请代码1和申请代码2统计,学科交叉项目(如申请人同时填写了2个不同的申请代码,则视为学科交叉)共1 327项(表2),占项目申请总数的53.3%。学科交叉项目中,与D06学科内部交叉的项目数量最多,有681项,占学科交叉项目总数的51.3%。与D06 外部学科交叉的项目有646项。具体又可分为:与地球科学部其他学科交叉的项目数量最多,有291项,占学科交叉项目总数的21.9%;与其他学部学科交叉的项目有355项,排名前3的学部依次为生命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学部和信息科学部,分别占学科交叉项目总数的14.9%、5.3%和2.3%。
, w' v3 c7 a" p' }表22023年度地球科学部四处“面青地”项目学科交叉情况统计表
$ i* ^1 I! X! Z: z& w% \6 z" y" A3 ^
! x- r5 i b1 r6 S9 z8 I; \从二级申请代码来看,不同二级申请代码体现了各自的学科交叉特色。除D0601、D0603、D0611和D0615 4个二级申请代码外,其他11个二级申请代码均有超过一半的项目选择了第二申请代码,体现出了较强的学科交叉特色。以各二级申请代码的学科交叉项目为统计基数,其中D0610、D0612、D0601、D0607、D0602、D0605、D0606 和D0609 8个二级申请代码中有超过一半的项目在本学科内(D06)选择了第二申请代码,体现出在海洋学科内较强的交叉特性;D0611、D0604 和D0608的交叉项目半数以上选择了地球科学部以外的学科代码作为第二申请代码;D0603的交叉项目半数以上选择了地球科学部其他学科代码作为第二申请代码;D0614、D0615和D0613的交叉项目兼具海洋学科内部交叉及与地球科学部其他学科交叉的特点,二者的比例大致为1.3∶1、1.1∶1和1.9∶1。
1 s4 x# `( R% _# m9 L$ E4 M" u! L2 `1.5 科学问题属性情况
) e( c1 m$ l8 A0 r( n9 P& x
$ V& z8 U( J+ ^/ ^5 j/ n- I2023年度海洋科学与极地科学“面青地”项目4类科学问题属性申请量占比的统计结果显示(表3),B类和C类占比超过93.0%(B类59.7%,C类34.2%),较2022年度略有上升;A 类和D类占比不足7.0%(A类2.5%,D类3.6%),较2022年度略有下降。+ n E0 f* U7 X/ E, d
表32023年度地球科学部四处“面青地”项目4类科学问题属性统计表
$ `) u7 z2 K0 h0 `! B* g* _
/ [* [- i" w. s" q5 ]- |( j. a8 Q$ u( }- }$ W1 ?8 |
2. 暴露的突出问题
& G+ Y2 k2 s" {; \* V% }2023 年度,有少量项目申请书在内容表述方面 存在一些问题: ① 项目的科学问题属性归类不准确,如申请人虽然选择了“鼓励探索,突出原创”属性,但在选择理由或立项依据中却阐述了很多类似的前人已有的研究,该项目只是在已有基础上提出了不同设想,并不具有原创性; ② 二级申请代码和项目关键词选择不准确,还有申请人甚至未选择二级申请代码,这给遴选通讯评审专家带来一定误导,影响高效精准指派; ③ 个别项目申请书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等部分仍存在与以往资助或申请项目相似度较高的问题; ④ 申请人和参与人简历中所列出的教育经历、工作经历、主持或参加的项目及代表性研究成果等存在信息不全、不规范或有误的情况。$ ~; |$ k5 n h, {& t1 Q
此外,部分同行评议专家未在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中完善相关个人信息,特别是个人研究方向和关键词,给遴选通讯评审专家带来一定影响。
9 ~1 E' @; b5 Z0 ^: X) R7 A3. “面青地”项目送审情况+ }8 L: n& A4 T3 ^: O
2023年度海洋科学与极地科学“面青地”项目均送5位函评专家进行评审,且全部回收,共2 041名专家参与了同行评议通讯评审过程。学科遴选会评送审项目的标准如下:①面上项目共400项作为重点审议项目:(a)通讯评审平均分3.4分以上的336项;(b)平均分3.2 分且资助意见无“不予资助”的56项;(c)平均分3.2分,资助意见有“不予资助”,其中科学问题属性为A类和D类的8项。②青年基金共387项作为重点审议项目:(a)通讯评审平均分3.4 分以上的304 项;(b)平均分3.2分且资助意见无“不予资助”的81项;(c)平均分3.2分,资助意见有“不予资助”,其中科学问题属性为A类和D类的2项。③地区基金:(a)通讯评审平均分3.6分以上的11项;(b)平均分3.4 分且资助意见中获得4 个“优先资助”的2 项。以上所有拟建议的重点审议项目,均没有不予资助意见超过2 个的项目。2023 年度学科评审会“面青地”项目送审率平均为149.3%(表4)。
V) U& z( e& x" T6 j" r' O表42023年度地球科学部四处“面青地”项目送审情况
" n- f0 o g$ J( A' m8 l3 y+ x* J6 D! J+ F
. T+ n+ @' I% z3 J根据信息系统提供的项目相似度检查结果,学科对 800 项重点审议项目进行排查,并将其中 9 个项目的相关比对材料提交评审组重点审议。综上,按照地球科学部确定的同行评议结果平均分—综合评价—资助意见降序排列原则以及学科确定的综合考虑科学问题属性的遴选标准,所提交重点审议项目中平均分数无逆序情况、不予资助意见数均不超过 2 份。) b! `1 ~1 p @$ C$ u! t! ?
从送审项目的依托单位来看, 363 个申报项目的依托单位中,有 166 个有重点审议项目,占申请单位总数的 45.7 % 。其中, 90 个依托单位的重点审议项目为 1 项, 43 个依托单位的重点审议项目为 2~5 项, 16 个依托单位的重点审议项目为 6~10 项,其他 17 个依托单位的重点审议项目数超过 10 项。 e7 v" E( I9 L7 |) | v
从重点审议项目的科学问题属性来看 (表5) ,B 类项目依旧最多(占比68.6 % ),且明显高于其申请量占比(59.7 % )。由此可见,虽然适当放宽了A 类和D 类项目的送审标准,但因整体函评结果较好,B 类项目的送审比例仍较高。建议评审组认真分析申请人选择的科学问题属性是否恰当,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资助A 类和D 类项目。+ V, l: H5 S" W! @8 e2 F
表52023年度地球科学部四处“面青地”项目重点审议项目的科学问题属性分布4 S) r- y+ H( g$ U* m8 E* M
- H: J t% k1 |5 N( k4 S
H! F" M9 @4 R7 T: ^2 S4. 2023年度“面青地”项目资助情况: p" K+ J; O1 P! s7 w3 |3 f
2023 年度海洋科学与极地科学“面青地”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显示 ,面上项目资助率为 21.5 % ,平均资助强度为 50.8 万元 / 项;青年基金资助率为 22.0 % ,平均资助强度为 29.7 万元 / 项;地区基金资助率为 14.5 % ,平均资助强度为 32.0 万元 / 项。 其中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的资助率略高于 2022 年,面上项目和地区基金的资助强度均低于 2022 年。
' A) e# c' z) a& T" z9 _8 o8 L“面青地”项目申请 10 项以上的 54 个依托单位中有 50 个单位获得资助 ,占资助单位总数的 43.9 % 。 50 个单位共获得“面青地”项目 444 项,占资助总数的 82.8 % ,面上项目平均资助率为 23.8 % ,青年基金平均资助率为 25.5 % 。在申请 30 项以上的 18 个单位中,有 7 个单位的资助率低于学科面上项目平均资助率 21.5 % 或青年基金平均资助率 22.0 % ,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资助率最高的单位分别是厦门大学( 34.8 % )和同济大学( 61.5 % )。符合 地区基金申请条件的海南大学、北部湾大学、广西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和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不仅获得了地区基金资助,在青年基金或面上项目申请中也很积极,尤其是海南大学、广西大学和南宁师范大学的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申请量超过地区基金申请量,且海南大学和广西大学面上项目的资助率达到 25.0 % ,海南大学的青年基金资助率达到 36.8 % 。7 c0 u0 `6 y1 w0 n# }5 ~
<ul><li id="24N4ST33">
2 y# l. X! l* l
" X# l( B8 q4 X8 {9 `% d7 F9 ]
' Z1 Z% \% y: J2 S: q; X<li id="24N4ST34">6 Q, K. T+ G" N8 h4 d+ m$ x
$ d& s+ L7 M% f" S8 r信息来源:《地球科学进展》 。
( D) `, G8 [' L: v: }$ y7 ]"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