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2 I$ j9 s& T4 v. @
# h7 B$ |& v" m# w1 a }5 z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成功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项目“海底淡水资源的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海试。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李予国教授团队(以下简称“团队”)自主研发的海底淡水储层海洋电磁立体探测系统在长江口海域成功完成我国首次海底淡水可控源电磁探测试验,填补了国内海底淡水电磁探测领域的空白。2 ]3 C3 M6 {8 V3 `* |
海底淡水是存在于海底沉积物孔隙和岩石裂缝中的天然淡水资源,在世界各大洲的近海海域均有发现,是沿海城市和岛屿潜在的淡水供给来源,已被联合国列为解决全球水安全问题的重大挑战和机遇。然而,海底淡水含水层的分布无法通过常规探测方法获得,亟需研发有效的海底淡水勘探技术。团队历经两年攻关,突破了高精度电流发射技术、浅海抗干扰检测技术和高效探测阵列技术,成功研发适于近岸浅水区地层探测的海洋电磁立体探测系统和相关解释技术。该系统由浅水便携式电磁发射机、拖曳式电磁采集阵列和海底电磁采集节点三部分组成。海洋电磁探测负责人裴建新副教授带领团队利用该系统在嵊泗海域海底淡水储集区完成海洋电磁剖面6条,测线总长度达100km,获得了高质量的海洋电磁数据。
+ {- o7 i. P6 ~" H% ~3 p$ F该电磁数据与项目团队前期采集的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勘探资料一起,形成了我国首个针对海底淡水资源探测的电磁-地震联合数据体。团队下阶段将开展电磁-地震联合反演方法研究,为我国海底淡水资源探测提供强有力的装备和技术支撑,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为“一带一路”沿海国家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R% b/ x7 u- k4 n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邹志辉教授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电磁探测技术与装备实验室成员参加了海试验收工作,海试成果得到了验收专家的一致好评。
1 L% X. e3 j1 l; R2 A<ul><li id="24B703NK">
, _# P! ~, F& k, w, h# Z$ x8 i5 s% W" O4 {4 @! U
/ W! D, u0 c1 I/ H. ~! F<li id="24B703NL">/ g' y/ b: W! e$ q4 |0 J( D
3 Q5 k6 N3 W& T# y/ L信息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作者:时振波。6 Z, p. P% l; I6 V) l5 }0 I8 j-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