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M2 r3 S- j. a; n! r# X签署中国赤潮治理技术在马来西亚沿海应用合作协议# D1 h: t9 r4 j6 [7 O& U
7 V: r- U6 C. Z+ F# v8 X- a/ G
日前,应马来西亚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研究所邀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赤潮治理团队赴马来西亚开展中马赤潮研究技术推广与交流合作,并签署赤潮综合防控合作谅解备忘录及推动中国赤潮治理技术在马来西亚沿海应用合作协议。2 y U3 f3 Z. g
为深入了解马来西亚沿海赤潮现状及现场作业环境,团队分赴吉隆坡、哥达巴鲁、巴佐、托克巴里多地开展现场调研,与马来西亚渔业署、槟城渔业署等养殖主管部门以及受损养殖企业负责人进行当面会晤交流,详细了解当地赤潮灾害防控需求,全面介绍我国在赤潮藻种的分子鉴定、快速检测、风险评估和灾害治理等方面掌握的先进技术及应用情况,并在吉兰丹州沿海开展中国赤潮治理技术示范演练。
8 L" Y/ `. w3 h9 }& K访问期间,赤潮治理团队受邀参加了由UNESCO-IOC-WESTPAC组织的赤潮防控在线研讨会,向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介绍我国在赤潮综合防控技术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团队陈楠生研究员、李才文研究员、唐赢中研究员分别介绍了宏条形码、基因芯片、孢囊鉴定等赤潮综合防控关键技术,袁涌铨副研究员介绍了中国赤潮治理技术及应用,以及面向东盟国家开展赤潮综合防控技术培训班的未来计划,为进一步推动相关技术在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 _( H" C; l9 k, n5 m中国、大马双方团队就中国赤潮治理技术在马来西亚及其它东盟国家的国际化推广、与Global HAB联合开展赤潮综合防控技术培训等合作事项达成深化合作意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马来西亚大学签署了开展赤潮综合防控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并签署了推动中国赤潮治理技术在马来西亚沿海应用的合作协议。' r9 |+ z/ m- F; `
合作背景:; G4 E% b7 m. _; N7 Z
近年来,马来西亚沿海有毒有害赤潮频发,威胁该国近海生态安全与养殖产业健康发展,如2020年槟城沿海暴发的旋沟藻赤潮,引发真鲷、石斑等养殖鱼类大面积死亡,亟待行之有效的防控方法。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Global HAB计划副主席、IOES-UM的Lim Po Teen博士联系中方寻求合作,引进中国改性粘土技术和产品,希望实现该技术在马来西亚沿海的大规模应用,并提议通过Global HAB、IOC-WESTPAC等联合国相关计划与组织,将中国在赤潮综合防控领域取得的技术和经验进一步推广至其它东盟国家,为该地区沿海生态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w% ]: p) l- h3 p, U8 m& h6 P. x) ?* C
2 [* t. i ~3 \1 n, L吉兰丹州BMRS赤潮治理示范基地合影
6 X8 V8 B g# z7 ]) ^. i
8 D& b+ ~( P, ]! k$ G6 `0 {赤潮治理现场调研
( g V/ O# P6 s0 C A _7 A. v. G& |1 K( {: R
; i6 c) B- u$ R! R向槟城渔业署介绍改性粘土技术
3 r: D) z) q2 B! j( g: K5 U& e. w% ~* Q$ m
$ S$ E$ p9 m& b7 T8 y指导马来西亚合作方开展赤潮治理技术的现场示范演练
: P& n `# `3 ~) H* _7 F4 |
/ Y) ]9 k8 ?! f' Z) B( s9 ?: E! M/ \* A& L$ L- J' J
参加IOC-WESTPAC线上研讨会,介绍中国赤潮综合防控技术与经验# s/ l* l: M8 j5 i6 C: k, q
, Q6 C" g5 x# l$ b
' Z/ D. z8 }: u9 c$ n- I0 T
双方签署谅解备忘录
5 j8 D7 [8 r4 ^& x" n3 T
/ e3 w) W3 @2 ^1 ]1 O- h* B' _5 W( q
8 d( X4 h1 U0 w5 p/ Z6 N5 H<ul><li id="234K57NS">4 ]- l! T& q4 A+ O! T
" U" p8 R! b, T/ Q$ t3 F8 \
9 t6 D" e. i" U% ]8 H% |2 q<li id="234K57NT">
. b6 d8 M- m7 o! G! e
( ^) ~* b3 _) T# Y0 o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所。7 P0 E$ M. I/ W,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