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抵达北极点

[复制链接]
北京时间2023年9月5日13时55分,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在作业期间,抵达北纬90度暨北极点区域。
7 a: D3 @2 ?/ @9 x! e2 b6 k
, Z/ k" Y7 o7 Z9 o2 u9 S% 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5 E3 v# K& {  \1 s0 N5 X% i7 d$ V& w
考察队在北极点重点围绕大气、水文、生物及海冰情况开展了冰站调查和海洋综合调查作业,填补了我国北冰洋考察在北极点区域调查数据的空白,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区域海冰和洋流变化过程,加深对北冰洋快速变化及其生态响应的认识,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撑。2 c0 m3 P: d* E" j5 |# {+ E. E
# E) \% L  V  `/ 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6 I- B/ ?. \9 w$ z; w1 `6 \, N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在北极点附近开展海冰综合作业
0 W! d. u$ o5 _7 ?) j1 p, D$ i
; U  a, H$ r5 k0 M

( L2 `# c# W% X# O4 c+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s, _& W+ O5 y* `1 U: A
0 y0 \# P( E; N雪龙2号船载导航信息显示,9月5日船时16:55(北京时间13:55)抵达北极点
! Q; T* P: O2 P# F此次科学考察是党的二十大后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首次北冰洋科学考察活动,也是我国科考船第一次抵达北极点区域开展综合调查。考察队于今年7月12日从上海出发,预计将于9月下旬返回国内。( W% y" u0 I" d1 G) ^( l8 L
* v* D* s4 M$ D8 j5 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 @( x' E# d" \& h; f/ B2 y- S
  y2 h& _  `+ ^* E: c
图为本次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研究员陈陟,和随船海洋气象保障预报员、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孙虎林,在起航前与“雪龙2”号合影。
/ l  T" ]* t; o自1984年以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承担历次我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随船气象和海冰保障工作,完成了历次南北极科考航线保障任务。
5 P- t+ \/ e- a& ^+ u* t

! J8 s- B. x( J( A; L/ F& o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g4 ~& X0 q% k/ t8 @) Q4 n
& J2 |" t& _$ K: O图为本次科学考察队部分队员合影。3 _  o/ ]# ~( B
新闻来源:自然资源部# O( P$ H+ v* h& M
历史上的北极探索
( b% n: r, d' Z& U# [1911年,阿蒙森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转头他又向北极点进发。1 K, t+ l( i7 b* ^  i
1926 年 5 月,阿蒙森与队员一起乘坐挪威号(NORGE)飞艇飞越北极点,或者更确切地说从北极点上空飘过。) }4 Y4 N+ [) P' ~0 W
此次飞跃北极的起点就是现在中国北极黄河站所在地--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 j; E/ W8 |- Z- L

4 C2 z8 k: r, o1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q7 C* s) R9 p4 u! m& p
$ P" y) x5 N7 P( d3 T9 l1 W1951年 武汉测绘学院高时浏到达地球磁北极,从事地磁测量工作,成为第一个进入北极地区的中国科技工作者。高时浏教授曾写过一本回忆录《录以备忘》,可惜没有公开出版。$ t% l3 q' C9 g$ W3 Q
1958年8月3日:美国鹦鹉螺号(Nautilus)潜艇从冰层覆盖下的北极点穿过,成为第一艘水下到达北极点的海军舰艇。8 V, s) D# P9 i1 B, Y+ T# p
1977年8月17日:苏联核动力破冰船北极号(Arktika)成为第一艘到达极点的水面舰船。' j6 y! B" r8 t. C

. d! X) [8 p# 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 f/ ?4 s  h2 a0 C7 U& W0 s1 `5 W' A/ p# L6 L3 m/ Y( W' A5 L7 U
1996年:武汉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鄂栋臣教授在五赴南极之后,踏上了他首次前往北极的征途(大陆-香港”北极追踪”探险队)。在本次北极探险的过程中,他通过定位准确地找到了北极点,成为第一个将中国测绘标志埋设在北极点的人,在北极点上鄂栋臣教授展开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f2 J0 e4 q# l

8 A! o+ I4 U- M. U6 P0 z7 {/ U4 B.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B4 q( @- R2 V' V; c/ p( V8 S% l1 l+ I) d& a, j6 Q

" r5 X& @+ ?( l- g' L.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d+ W* X3 M" I- x& v  Q/ S
* D# U# W( h% y+ d" L2 N
大陆-香港”北极追踪”探险队,1996年4月4日在北极点
3 g" Y: _! w1 d/ V# }- r1999年7月: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船从上海出发,对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白令海以及邻近海域开展了海-冰-气相互作用的多学科综合考察。
7 {( G% e' U# Q# r0 O6 \$ |% O4 e+ \2004年7月:中国北极黄河站在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中国在南极建站20年之后,首次在北极建站。+ ^- B6 d$ f; O( g7 @& |9 A
" K% `$ l0 a1 f. j2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_4 Z- D, T  y1 U6 T, L
: n" w* {% j7 s$ Z7 M% f% \! ~3 c
中国北极黄河站
2 @, B' ~: p  l本节内容转自微信公众号南北极考察
) n* M7 E' X) @( c9 b7 U- E未来两天海洋环境预报* x! ?  r5 d- K4 o4 V$ O( k1 z
预计明天,0 K& d2 d$ S* i# T
渤海、黄海北部有0.6到1米的轻浪;
8 J" j$ Z) @5 D2 u$ l黄海南部有0.7到1.3米的轻浪到中浪;
( F+ E: }# z$ T1 n3 B- w东海东部有1.8到2.5米的中浪到大浪区;
7 G8 h6 Y' b7 m2 V( [0 k东海西部、钓鱼岛附近海域有1.3到1.8米的中浪;+ f3 A5 \- z. [1 ~2 \: p
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有1.6到2.2米的中浪区;! B* h% `& ]. M
南海北部、中部有1.3到1.8米的中浪;) |  r6 `* J  Z" B; K4 U, k; j6 B
南海南部有0.8到1.3米的轻浪到中浪;% R4 }7 L- y2 @! ]: I
北部湾有0.6到1米的轻浪。
/ e0 x% V* J. u- b& O# `
8 `; x1 e% x: J预计后天,
4 R. ]. R  i3 s. t( ?4 Z东海东部的大浪区减弱消失;
0 Q9 a- v$ Z! `台湾以东洋面将生成新的大浪区,浪高2到2.8米。/ y* \) g9 {$ r4 {2 @  I# f

: A; e1 o/ m4 H9 ~$ t* `1 |2 u

$ q/ Y0 Z) ^" G+ F& W( D. X4 ]( 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B" I% n( c- D( p8 ~& X; V8 S3 n

0 v! F" ?( L9 s) @9月7~11日西北太平洋海浪数值预报
8 B" i0 g1 t5 W! Y6 y% n& g美丽海岛海域海况
6 p# D' `0 u6 X3 d预计明天,0 z' E4 {$ I3 P8 |8 [1 c% O& i
东极岛、平潭岛、湄洲岛、东山岛、钓鱼岛、永兴岛附近海域有1.4~1.6米的中浪,较适宜乘船出行和海岛游玩;, i  ^. i$ T" \- Z; b  N
我国其他各美丽海岛附近海域都是轻浪,海况不错,非常适宜乘船出行和海岛游玩。
% Y, \/ d' z7 X+ K" H! L2 X: c7 G" l" C, p; W: m
美丽海岛是指以下的35个海岛:/ U1 F+ `9 H2 d' P/ ?- |
觉华岛、长山群岛、菩提岛、长岛、刘公岛、灵山岛、秦山岛、连岛、崇明岛、嵊泗列岛、岱山岛、东极岛、普陀山、大陈岛、玉环岛、洞头岛、南麂岛、嵛山岛、三都岛、平潭岛、湄洲岛、东山岛、钓鱼岛、南澳岛、万山群岛、川山群岛、海陵岛、南三岛、东海岛、涠洲岛、分界洲岛、蜈支洲岛、永兴岛、黄岩岛、永暑礁。6 ?3 Q7 l  c- f) _7 z
更多滨海旅游预报 尽在中国海洋预报
" p; U, K2 V- w7 w4 g0 c
% J' Q7 e: f$ [* M3 V! \" B. 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 Z4 G; @2 u1 S' n' ~8 X+ A0 X0 ]
9 d3 h: q8 i& e; _
PC端可登录中国海洋预报网http://www.oceanguide.org.cn
' Y8 E% c, H- L9 F3 S8 f
3 K% F7 B  b) Z2 {0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4 S5 O/ @( L" a( n- h) b+ E' k
移动端可使用中国海洋预报微信小程序
! L2 J/ J  q6 @# l" {进入“中国海洋预报”微信小程序
7 M" M+ }( i3 m! B. i进入“全球海啸预警”微信小程序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di86qae5r2
活跃在2021-7-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