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日,中国气象局在北京正式向社会公众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2年)》。
$ i2 Y( }& h3 V* S! H+ g0 g5 l7 x% [- @
5 T, X% s. Q: G K
0 W# v x! \, a* |; \. y; l为使公众和社会各界及时了解极地气候变化的状况,认识极地气候变化规律,科学应对极地气候变化,中国气象局组织编制了《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2年)》,以科学数据客观地反映了极地气候变化的新事实、新趋势。《年报》显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南极西南极部分气温自上世纪中叶起呈现快速增温趋势;北极在最近40多年来增温加速,其整体升温速率是同期全球升温速率的3.7倍。南北两极极端天气事件呈频发、强发趋势,2022年3月,南极发生有记录以来最强的爆发性增温事件。2022年南极最大/最小海冰范围较常年平均偏小23.84%和2.96%,其中最小范围创造1979年以来最低记录。南极地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均呈稳定上升的趋势,与全球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22年南极臭氧洞面积比去年略小,总体上延续了近年来的整体缩减趋势,是1979年以来第12大的臭氧洞。 Y( Y1 C$ A$ J7 T; a% H
1.极地气温呈现快速增温趋势
' v3 L" d5 A7 I0 c/ k5 g南极西南极部分气温自上世纪中叶起呈现快速增温趋势:位于西南极地区的法拉第站、南奥克尼群岛和玛丽伯德地增温速率分别达0.45 ℃/10年(1946−2022年)、0.20 ℃/10年(1904−2022年)和0.22 ℃/10年(1957−2022)。5 r! H! ?1 ~' Z, b
0 k' z% V' a z, V2 M8 V
, p3 Q5 ^5 }! h1979−2022年南极(红线实线)和全球(黑线实线)平均近地面年平均气温距平(相对于1991−2020年),虚线为年平均气温距平趋势。
: S) a x1 J0 A; {与常年(1991−2020年平均值)相比,2022年东南极、南极半岛及其周边海域出现较强暖异常,而罗斯海地区则出现冷异常,这导致该年南极整体温度变化不大,比常年值略微偏低0.05 ℃。
- z5 r% N4 `9 t( @- V' `" j; c) J" k- k2 ?& T* Q* }6 j
4 S2 |" s3 w# H+ h2 g6 a6 v. L7 ?$ C! e
- p+ Y+ j+ a6 [. k! g西南极(a)和东南极(b)增暖地区各站点年平均气温距平时间序列图(相对于1991−2020年平均值)。细实线为年平均气温距平,粗实线为年平均气温距平的11年滑动平均值,虚线为年平均气温距平趋势。# t3 p- G& l: O- G; b$ [
北极在最近40多年来增温加速,其整体气温在1979−2022年期间升温速率达0.63 ℃/10年,是同期全球升温速率(0.17 ℃/10年)的3.7倍。
, h$ U! `( `0 {/ l8 `6 h' V u
& p8 Y- l$ i6 e8 y7 ^
/ l7 q. D. k& n2 V1979−2022年北极(红线实线)和全球(黑线实线)平均近地面年平均气温距平(相对于1991−2020年),虚线为年平均气温距平趋势。
& R0 V* `3 b P2022年,北极整体平均气温比较常年偏高1.10 ℃;其中增温幅度最大的地区位于巴伦支—喀拉海,增温幅度达2 ℃以上。7 @ F- S: Z$ {. @6 W. C, O" h
/ G) u! h$ C1 l* E
+ F" R! ?' o9 A0 a8 W
亚欧大陆代表性站点年平均气温距平(相对于1991−2020年平均值)时间序列图。细实线为年平均气温距平,粗实线为年平均气温距平11年滑动平均,虚线为年平均气温距平趋势。
9 z9 q! a7 y/ q. i$ |2.两极地区极端天气事件呈频发、强发趋势1 s. t9 A |1 Q* w0 Y
2022年3月,南极发生有记录以来最强的爆发性增温事件,3月14日起,东南极西部至中部地区快速升温,位于南极内陆的康科迪亚站区域升温最为剧烈,该站气温在4日内升高49.0 ℃,于3月18日达到-12.2 ℃。其他内陆站也观测到剧烈升温,如东方站地表气温在4日内升高39.1 ℃,最高达-20.3 ℃;昆仑站地表气温在4日内升高35 ℃,最高达-25.4 ℃;泰山站地表气温在4日内升高15.9 ℃,最高达-18.7 ℃。此次爆发性增温事件实属罕见,康科迪亚站、东方站和昆仑站在3月18日平均地表气温相比其多年平均值(1981−2010)分别高出44.5 ℃、39.0 ℃和26.2 ℃,其增温幅度和地表气温异常均创南极有观测以来的最高记录。$ @; W$ V7 P& d: {+ {
" D3 v# n( t$ k, G! [6 X8 E; p0 ~& o, s) ]; `
(a)2022年3月18日南极地表气温分布(基于CRA-40再分析数据)及站点分布;(b)2022年1月1日至3月23日南极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东方站和康科迪亚站日均地表气温变化。阴影为日均地表气温最大、最小范围。$ g3 s& ]. m3 M3 Y5 U) o# }
2022年7月,北极圈内再次出现罕见高温,温度一度升至32.5 ℃,格陵兰冰盖加速融化,7月15至17日,格陵兰冰盖每日损失的质量多达60亿吨;同时高温热浪席卷全球,欧美以及亚洲多国遭遇持续高温天气。7 [4 f1 m, h" a3 }& @6 \, w/ B% s
3.海冰呈总体偏少变化趋势
0 R9 K/ t! w1 |-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的变化看,南极海冰范围经历了长期缓慢增长后快速减少的演变过程,前期增长趋势显著但幅度较小并且时间较长,在2014年底达到峰值后快速减少。与此相对应,南极海冰范围的波动变率也在增大,2000−2014 年间南极海冰范围的增长速度几乎是 1979−1999 年间的5倍,2014年见顶后南极海冰范围在3年内就快速减少到低于长期均值近106 km2的历史新低。6 p( j0 S. U/ ]" C9 m- H* [0 K
& h0 i/ H0 {6 E t+ P7 I9 d/ w1 i( u* z4 `3 {! X% E
1979−2022年南极海冰范围年最小值距平时间序列(橙色),逐月南极海冰范围距平时间序列(黑细线)及其12个月滑动平均(黑粗实线)和线性趋势(黑虚线)(单位:106 km2)。! Q" t) J' u3 ]8 [8 t$ }" Z+ Q+ B6 z7 b `
风云三号极轨系列气象卫星资料显示,2012年至2022年间,南极2月和9月的月平均海冰范围分别为3.69×106 km2和18.94×106 km2。2022年南极最大/最小海冰范围较常年平均偏小23.84%和2.96%,其中最小范围(1.92×106 km2)创造1979年以来最低记录。海冰密集度减小区域以威德尔海冰架西北部最为明显,减小了25%到75%;罗斯海西部及玛丽伯德地沿岸、南磁极海岸往东北威尔克斯地东南沿岸、北部毛德皇后地沿岸的海冰密集度减少了20%到50%。( a; e/ V1 d% J$ ~0 u/ c4 H
0 E& ?3 F9 T, V$ Q9 b
0 C3 N! l$ C @2 T: n- |
: I+ q" a2 u9 Y0 L/ p: g
! P" g9 k) \: M! y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监测的南极海冰范围变化:(a) 典型年份(2014,2017,2022)与多年平均(2012−2021年)海冰范围变化序列图。其中,灰色区域为2012−2021年海冰范围的标准偏差,灰线表示2012−2021年海冰范围的平均值(单位:106km2);(b) 2012−2022年南极海冰范围2月和9月较多年平均(2012−2021年)的距平值(单位106 km2)。
- `1 ]4 R6 t6 D3 |) a2022年北极海冰同样总体偏少,夏秋季最小范围为4.67×106 km2,比历史最低值的2007年海冰范围略大,冬春季与2007年海冰范围相当。2022年夏季北极海冰密集度减少区域主要发生在波弗特海、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拉普捷夫海和喀拉海。( c1 h& G5 D) a) T! e
) V& j6 Y) i5 o! W
3 R. x0 [) Z- ]( |- {: h7 l气候态与典型年份(2007,2012,2022)北极海冰范围的季节变化(单位:106 km2)
2 S: m: s2 C' ]5 r" ^+ L4.温室气体浓度逐年稳步上升,与全球变化趋势基本一致8 a/ t$ J5 A$ Y p. `4 K0 ~3 |7 K0 m
从1984年到2021年,南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呈逐年稳定上升的趋势,增长率为1.82 ppm/年,总体与全球趋势一致,平均浓度比全球平均值低2.45 ppm。在2021年,南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年平均浓度达到了412.01 ppm,相比2020年,平均浓度上升了2.08 ppm,其中中山站大气中二氧化碳2021年平均浓度为411.6 ppm,较2020年上升2.22 ppm。
0 k# v4 t+ s3 `6 n9 M: w0 ]( d同样,从1984年到2021年,南极大气甲烷浓度呈逐年稳定上升的趋势,增长率为6.87 ppb/年,总体与全球趋势一致,但平均浓度比全球平均值低60.97 ppb。在2021年,南极大气中甲烷年平均浓度达到了1839.28 ppb,相比2020年,平均浓度上升了15.18 ppb,其中中山站大气中的甲烷2021年平均浓度为1838.63 ppb,较2020年上升16.01 ppb。
" J- Y8 I1 l: T+ s# U0 x ~' O0 [6 L
, \% z+ ^! O: i3 h# _* y0 i; a; f, z) \" G1 s& y4 p
, _5 e/ \7 b( F7 g, X$ {1984−2021年南极与全球(a)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和(b)甲烷浓度变化,其中红线为南极平均,黑线为中山站,蓝线为全球平均。% q7 S6 `/ Y* n' l6 `8 l
从1984年到2021年,北极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呈逐年稳定上升的趋势,增长率为1.79 ppm/年,总体与全球趋势一致,但年平均浓度略高于全球平均值1.77 ppm。2021年,北极大气中二氧化碳年平均浓度达到了417.78 ppm,相比2020年,平均浓度上升了2.54 ppm。+ z. O9 ~3 Q+ w: Z1 x
同样,从1984年到2021年,北极大气中甲烷浓度呈逐年稳定上升的趋势,增长率为6.71 ppb/年,总体与全球趋势一致,但年平均浓度高于全球平均值78.29 ppb。2021年,北极大气中甲烷年平均浓度达到了1988.36 ppb,相比2020年,平均浓度上升了14.92 ppb。+ v0 m/ L) P) s1 X6 ~$ i& r
6 f' k- v& ~" N7 i8 w: n- ~
5 k. X, e: U. ]0 m- `+ E" ]6 d$ r' V3 ^) Q
' J9 E; s% a0 l/ _( I; {
1984−2021年北极与全球(a)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和(b)甲烷浓度变化,其中红线为北极月平均,黑线为中国瓦里关站月平均,蓝线为全球月平均。; K3 Z% l& h- U9 z+ G) J
5.南极臭氧总量总体上延续了近年来的整体缩减趋势5 _1 S# l1 \) H8 @+ _" p
卫星臭氧总量数据显示,南极上空臭氧总量在2022年9月初开始出现明显下降。10月4日,南极上空观测到平均臭氧柱总量达到178 DU。2022年南极臭氧洞的面积比2021年略小, 总体上延续了近年来的整体缩减趋势。2022年9月7日至10月13日期间,南极臭氧洞平均面积达到2.32×107 km2, 略小于去年的2.33×107 km2,并且远低于2006年臭氧洞面积峰值年的年平均水平。臭氧洞面积于10月5日达到单日最大,接近2.5×107 km2。尽管南极臭氧层有恢复的迹象,但2022年臭氧洞结束时间比过去40年中的大多数时间都要晚,它仍然是1979年以来第12大的臭氧洞。随着南半球夏季到来,平流层极涡破碎导致损耗臭氧的化学反应的停滞,同时也使得较高臭氧浓度的中纬度大气输送到南极,南极大气臭氧开始缓慢恢复,直到11月下旬出现较大回升。2022年南极平均臭氧总量在9月底到12月初相较于历史水平异常偏低,这一特点与2021年类似。
$ o. q7 o$ ?* M+ v. E' n! B
]' q# u, ^' D) o: Y9 f- D, |# y7 [" ^. r: ?4 i9 T/ D
南极(南纬63°S以南)臭氧总量季节变化,红色为2022年,黑色为1979−2022年气候态平均,数据缺失部分为仪器缺测(b)2022年南极臭氧洞单日最大面积,深蓝色和紫色表示臭氧洞区域9 J. g8 a2 I9 a. h `7 A5 S+ k
北极上空平流层臭氧含量通常在冬末和早春(12月至 3 月)显著减少,然而这些减少量通常为气候平均值的 20−25%,远小于目前每年春季在南极上空观察到的减少量。在2022年12月底到2023年3月,北极平均臭氧总量相较于历史水平异常偏高,这与2021−2022年的情况相反。在2021−2022 年冬季,北极上空的极涡较强,并阻止了携带高浓度臭氧的气团向北极平流层补充。此外,平流层持久低温形成了较多的极地平流层云,最终导致了极涡控制区内臭氧的损耗增加。然而,其程度远不及2011年和2020 年 春季观测到的臭氧损耗严重。
' {4 b) \5 f. }) z( Z
8 g3 P% Q6 P9 Y# u9 l- U' A$ u. X" p5 D8 k7 I5 e, [' P
(a)北极(63°N以北)臭氧总量季节变化,红色为2022年下半年到2023年上半年,蓝色为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黑色为1978−2021年气候态平均(b)2022年北极臭氧损耗空间分布,其大致为蓝色区域。; Z" a# D5 u4 x s1 ~3 T4 H
9 H# V* w2 M/ W2 n/ B( a! Q
<ul><li id="20AHAT4L">
& j- h6 @; m" b# L* w! {' {
( o0 N" y! E; `2 o& y; Q1 G: q# ?" T0 q. r/ [1 Y
<li id="20AHAT4M">7 u0 ?) p+ W0 k, k. R
- s; u( g. C. p/ F7 A* r8 V" G% H
信息来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与极地研究所。2 I P- J8 x5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