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
3 i5 f) f% i2 C9 h; f( f2023年度开放研究基金申请指南+ F5 G0 f' t# m
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Ecological Monitoring and Restoration Technologies,MNR.英文简写:MEMRT)主要针对典型海岸带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灾害,重点开展生态监测与预警、生态损害评估、生态修复与生态补偿关键理论和核心技术研究,为自然资源部的海洋生态预警监测、生态保护与修复、海洋生态补偿等职责提供技术支撑。实验室热忱欢迎和邀请国内外各有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5 j. S& E1 |0 q4 B
* V& K! g2 U; K8 W, e' B5 @- i一、开放研究基金申请对象0 Q& \9 R E6 l4 A6 H2 I0 z1 T
1.开放研究基金主要资助对象应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科研人员;重点课题申请者需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
/ H6 g% C9 G: q7 K& P- \5 v2.开放研究基金鼓励中级职称及以上的科研、教学及技术人员及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来实验室从事短期研究工作。
3 A' M0 ~; ]. V+ u, h/ A3.本次基金不接受已获本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且未完成验收的课题负责人的申请,
: ~+ |% F w8 \4.获得过本实验室优秀成果报告的资助者,再次申报时可优先考虑资助。
$ G9 s) K) E0 o0 c& [0 L二、资助研究内容5 G5 G- B7 c- l& _6 |
本年度开放基金拟设重点项目2-3项,经费支持额度为10~15万元/项;一般项目8-10项,经费支持额度为3~5万元/项。根据工作需要,对方向二中涉及重大海洋工程安全保障和浒苔防控治本之策的相关研究课题予以重点资助。
- k$ ?" K S' O: f R. K! T; Y1.方向一:海洋资源调查与生态监测技术研究- L2 u/ [8 p2 N2 `: M- U
主要聚焦于海岸带湿地海洋资源调查与评估技术研究,围绕生态空间规划、管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监管和海洋生态灾害监测管理等需求,开展生态系统分区及生境制图研究、围填海生态影响研究、极地资源环境调查评估及新型调查手段用于资源调查、生态灾害监测的应用研究等。, T' m6 Q7 d% M3 H2 ]- O
s+ J8 t' e6 e$ F: `
重点关注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长江等大型河口生态系统分区及相关关键技术研究
) ^* D7 m* F7 u3 u(2)围填海工程对岸滩生态系统演变影响监测及评估技术研究% S, q- M5 ?* x! ^8 j
(3)新型监测技术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包含极地)
3 q9 q5 c/ m G3 e' l3 Y2.方向二:海洋生态灾害损害评估与预警预测技术研究: N: e* q6 `& d( e0 M4 P/ n* {6 d2 D
主要聚焦于重大海洋工程生态影响和安全评估技术;浒苔等海洋生态灾害损害评估与预警预测技术研究;浒苔等生态灾害风险种微观繁殖体生活史、来源、分布研究;浒苔防控技术及藻体打捞后的生态化处置技术研究等。
8 d8 s( }% `* {( `; r1 k
! u# s! N3 J# T; }" N; S( s( b重点关注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n+ Y2 d, B5 B+ \5 r6 f( t- S1 V' ~) f) \1 N* `: l
(1)海上风电、核电等重大海洋工程的区域生态影响监测评估技术研究
- ^- }/ o% A9 F# k6 ~6 d, Z
1 Z4 I1 c' ^% l: O& M3 i2 w(2)重大海洋工程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和预警技术研究
( z8 x6 f, a- D) h$ b
, r. M; v6 Z3 ?0 m* ?3 p; D7 a(3)浒苔微观繁殖体生活史来源与分布和早期关键过程研究1 R( h. P i2 H2 K0 w
& V; F+ d/ n$ A
(4)浒苔监测、预警、防控等过程多源数据发现及融合技术研究与应用
7 R- T' z7 V: C6 a/ ?1 s, w* c l6 u3.方向三:海岸带生态修复及评估技术研究7 e. l- \* j) R/ Z; M# l# ~
从探索海岸带生态修复过程面临的问题出发,开展海岸带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工程设计、修复工程实施后的成效评估技术研究、互花米草综合治理区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研究等。6 b0 L1 h$ P3 U; X( n+ H7 W
7 P) m% ?" A1 }! {
重点关注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J9 }" ~1 \+ a( y/ J3 g0 C# {+ S+ k2 f Q2 }5 R
(1)东海区海洋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区识别与布局研究
/ o \# n3 e/ W O% C; o2 F
3 s! f# y3 \; i& r6 t(2)盐沼植被种植等典型海岸带生态系统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A' I) [7 x3 g/ U4 J
9 O" X3 Z7 k. ?+ \0 _6 }(3)海洋生修复工程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区域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研究
3 x! T/ _- b6 S
& K$ G C( M, R$ p三、申请办法及审批程序
% P3 B1 r# @' a- ~8 N
' I0 n" @/ M8 D1.申请人可根据指南要求及资助研究内容提出申请,填写《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课题申请书》(下载地址:http://www.dhjczx.org/),参加人员中,需要有一位是本实验室固定人员。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同意盖章后,提交纸质材料一式2份,同时将申请书电子版(word格式)发送至邮箱(申请书电子版文件命名格式:MEMRT2023+研究方向序号+申请人+申报题目)。本年度开放研究基金申请截止日期为2023年8月20日(纸质材料以投递日邮戳为凭)。
, K, r. i& N% S: E1 r3 {* B
: U- m$ s( X- z) _3 Y1 u: Q. D( M2.申请者严格掌握研究项目的体量,要求项目创新性强、针对性强、应用性强,并重点支持可实现业务化运行的课题。对可形成延续性研究或作为申请重大项目的前沿研究课题,择优支持。课题研究期限为2年(2023年10月~2025年9月)。
# n; E6 h2 A7 p& M: f2 N( B% X G! r. b& V( M+ u
3.课题申请书经资格审查和形式审查后提交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评审。学术委员会根据客观公正、择优资助的原则,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本年度资助课题及其额度。6 v- Z# b/ |3 _
/ v5 h5 T4 e+ t2 X4 T, t4.开放研究基金受资助者,应根据计划进度按期向实验室递交研究进展报告,本实验室将根据进展情况有权终止资助进展不佳的研究课题;课题完成后,课题负责人须根据要求向实验室提交结题材料及相关成果,实验室组织开展结题验收工作。 k# Y7 H: D4 _
6 u4 c4 i" U& N% d7 E4 g. P4 }
5.凡经本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的课题,其研究成果由本实验室及研究者所在单位共享。重点课题至少发表一级学报以上论文2篇或SCI论文1篇;一般课题至少发表一级学报以上论文1篇或核心期刊论文2篇。发表论文及申报成果须注明“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和项目批准号(资助基金项目排名应在前2位,至少1篇第1位)。
9 O! A- w7 s& Q+ [8 ^2 j9 N4 C% u; z9 R
6.实验室将在评审结束后在网上公布获资助的课题清单,并向申请人寄发资助通知书。+ x2 w2 m) E$ U/ O1 h& _
6 C) W1 O* ]9 b( ^; b7.获资助者于收到通知10个工作日内前将签字盖章的课题任务书及合同(一式二份)寄回实验室。0 o% J1 ^" V& z1 r( e N
5 a6 L# Z4 u' f2 F' W/ u8.其他与基金相关的使用和管理请参阅《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管理规定》(http://www.memrt.cn/)& r# j) }! G, r% q
! b" G8 X6 P! @2 t) Q2 _$ B& T
四、联系人、联系方式
4 j6 s1 K3 w& Z' B0 W" G# J联系人:李 珺
* c1 r: n( X& r& m9 ^电 话:021-60901515-8803
6 v: c b# m" `! } B9 o# j! s地 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桥路1515号,201206
5 s! }3 r" j. N' z! M) B+ X6 v9 M1 ^Email :memrt@ecs.mnr.gov.cn8 F, w% l& f/ ~0 n: i
( ]6 F6 t w* O8 h& A' }6 P
: c2 [/ \+ Q# p) x2 t8 o; a3 P
1 B/ w3 r' }2 w/ E* y# l6 I
<ul><li id="1US547CV">0 ` N, l$ `9 h0 _8 {$ p: _, U
+ x; N) [8 }- d& P2 Z+ h- ?2 S; v8 O5 M, s& ~9 g3 ~( h4 @3 R
<li id="1US547D0">
9 f4 M: v. t! G1 R1 B+ p' t0 K+ B e" \2 G) B- g% A, f; m
信息来源: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7 A3 C" m0 `6 u! e& h y; X8 C.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