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观点】中国参与北极地缘经济、推动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考量及对策

[复制链接]
在北极地区,以陆围海的地理优势,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以及大国云集的政治力量成就了北极特殊的地缘空间。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政治逐步走向全球主义,北极的地理区位及其资源航道等所体现出的战略利益以及诸多前沿科学问题促使北极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区域。

) M8 d2 w+ {. f2 `1 H" V5 B4 V
北极与中国利益紧密相关。当前,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日趋深入人心并获得世界各国的理解和支持,加之俄罗斯构建的《2035年前北极政策》等北极战略体系对全面开发北极的战略助推,以及北欧国家的北极利益诉求和发展意愿,这为中国参与北极地缘经济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框架基础。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为这一基础注入了精神动力,有利于缓解和消除各方的地缘政治担忧,其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北极命运共同体”则将是北极和平安全秩序演进的宏大愿景。从现实需求和中长期战略出发,我国应围绕《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预期战略目标,统筹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寻求拓展参与北极研究和开发的新路径。

! W0 B" t/ ?8 o3 q1 I
一、坚持科研先行,构建中国完整、先进的北极科考框架规划及其支撑体系
7 b% j7 g7 I3 q. e2 G2 [
当前,北极国家在北极环境研究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相关研究力量整合和考察活动正在逐步深入。比如,美国于2020年9月由能源部牵头在阿拉斯加重建北极能源办公室,以领导北极地区在北极问题研究及国际合作等事务中的跨部门行动来应对能源、科学和国家安全挑战,并代表国防部参与北极事务。俄罗斯在2020年10月批准《2035年前俄罗斯北极战略》,其中强调了对相关国防安全技术、自然灾害以及气候变化对基础设备影响等领域的研究推进及重要支撑。2020年11月,加拿大北方事务部推出“海岸环境基线计划”。北欧五国重点关注北极气候与环境、商业活动和基础设施建设、北极权益和人文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及技术研发应用。从学科领域来看,中国更多研究体现在气象气候、地质学和工程学等领域,在北极环境生物研究领域则相对缺失,对北极产业经济业态的关注及跟踪相对滞后。中国应加强对北极国家北极问题研究及其布局的跟踪,统筹不同领域国内机构资源配置和研究力量整合,强化制度性保障,积极参与北极环境领域国际合作以及创设新的科考站点,促进我国北极科考事业深入发展。

; e. \) U" q  X; |4 o& f" P1 b
二、倡导依法治理,促进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全球层面在北极治理中的影响力,探索构建以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北极治理合作机制

7 L- a1 `  ?. z% p; W% `# c6 X
从促进北极的全球性治理出发,积极重视北极事务在国内和国际制度上的相关协调,以双边形式发展与北极国家的关系,以多边外交提升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声音,改进现有北极治理机制的规则性导向。以构建“北极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凝聚北极相关各方最广泛的共识,弥合北极地缘政治分歧,促进北极域内外国家、相关国际组织等众多利益攸关方的共同参与,在气候变化、科学考察、环境保护、资源航道利用以及北极原住民发展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合作,探索构建北极治理和地区持续发展的新型国际机制,维护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 T  Q3 h: D: h; {& I
三、重视航道建设,开拓以中俄为主导的多边经济合作,推动“冰上丝绸之路”高质量共建,拓展中国对外投资贸易新的通道和方向
6 h6 x7 M. O8 w+ _6 F1 b5 R& Q
据研究,中欧之间特别是上海以北港口利用东北航道进行对欧海运的经济性要好于传统航线。中国应倚重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综合制定区域差异化合作政策,有效激发北极地缘经济的杠杆效应。对于“冰上丝绸之路”中段之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随着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两国之间的战略合作没有止境,加之两国在北极保护和开发上存在着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和互补性,依托北极航道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实现两国北极战略全方位对接的可行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对于“冰上丝绸之路”西北欧方向之北欧五国,积极发挥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等平台作用,在交通、物流、气候变化及环境问题等领域深化与五国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交往,推进互联互通项目落实;在“冰上丝绸之路”东北亚方向之环日本海区域,基于日韩等国争取北极资源航道利益的内在需求,从国家长远利益出发,推动中日韩三国北极事务高级别对话的恢复和深入,以双边或多边形式加强对俄合作,特别是以中俄韩日四国海陆联运定期航线为依托,将中国东北地区、俄远东地区、日本、韩国乃至朝鲜等之间形成产业利益链,成为北极航线的重要受益地区,有利于促进东北亚地缘经济整合。对国内而言,中国必须加强北极航道通航前瞻性研究,推动我国东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围绕北极能源开发和北极航运枢纽建设开展相关港口经济和外贸发展的布局规划,为我国参与北极商业开发创造良好环境以及提供相应的设施条件。
3 c% [* p" O! d9 Q5 l1 v
四、积极应对地缘风险,从战略策略、外交、安全和人文等方面建立预置性对策

# U& u3 {8 M0 s: o9 x3 P
今天,地缘经济的显著特点是更加关注互相依赖及联系产生的安全风险。在大国博弈背景下,北极国家的地缘竞争意识和意愿也在加强,尽管竞争并不一定会转化为直接冲突,但有时会给区域合作设置障碍,甚至带来扩大竞争的可能性。当前,北极一些领域的治理进程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部分国家政治环境复杂,对中国“冰上丝绸之路”的质疑乃至“依附中国”的荒谬论调也不绝于耳,比如,美国从官方到学术界长期持有“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对美国北极利益产生战略威胁”的负面认知,且消极反应远多过于理性看待。俄罗斯内部也存在一定的疑虑,俄罗斯官方对于中俄北极合作定位在“俄罗斯欢迎中国参与北方海航道建设”层面,在2021年6月中俄两国发表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联合声明中使用的也是“北方海航道”一词,这与双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原则立场拉开了距离。不过,当前的俄乌冲突使得北极在连接俄罗斯和全球经济方面的长期作用面临着巨大困难,这也为中国通过强化中俄北极合作来深度参与北极治理提供了重大战略契机。
( d) Y+ `! q1 z
北极地区是未来的新型海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有着错综复杂的地缘关系。从地缘经济来看,随着中国利益深深嵌入全球价值链,中国虽为域外国家,但在北极治理及开发实践中的战略主动性更趋明显。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已是大势所趋,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且基础良好,沿线国家互补性强,可行性程度高。不过,大国博弈、北极安全机制缺失以及现实北极治理的局限性等阻力因素仍然不少,尤其是位于北极权力中心的俄美关系,双方冲突的常态化给北极局势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扩大,注定北极地缘经济整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乃至反复性。
7 c: B9 T: z2 p' p' l0 x
在参与北极开发的战略布局中,中国需要积极开拓以中俄为主导的北极合作,坚持发展导向,共同维护北极利益共同点,增进平等、开放和包容性的理念共识,加强对西北欧国家以及东北亚等域外利益的战略牵引,推动多方多边的政策对接,努力打造“北极命运共同体”。同时,为避免将来对中国的北极利益造成损失,我们要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将北极视作长期战略性资源进行前瞻性研究和发展布局准备,确保中国的北极政策能够为中国争取到合理合法的北极利益。

5 V5 V) T# N$ O0 D3 E
8 i; I1 v+ B% U0 p- G
* t& m- R( i6 b" g6 ?8 h1 v
文章来源:节选自《北极地缘态势评估和中国推进“冰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考量》,原刊于《东北亚经济研究》2023年第1期
5 Y! C( p4 G* a1 P5 j7 r% @$ ?
作者:张祥国,系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副研究员;李学峰,系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副研究员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荆悦来
活跃在2021-7-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