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8 }8 U/ ?' P. V8 T9 m, {
①日照市阳光海岸4 ?: R' z `7 D: W9 q4 n8 t; f
②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
( B' V E3 T2 `③“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
/ B( t. d; a% B5 b. z" s④刘公岛国家级海洋公园
4 x6 U- R" E+ c& o- }⑤崂山实验室/ E9 t5 O6 l) g
8 s u2 Q V* F9 d, I[color=rgba(0, 0, 0, 0.9)]6 I, q0 J s& b9 `5 |/ b. p
! ^8 i$ Q# N8 N* {9 d, Q# ]海洋兴则山东兴,海洋强则山东强。山东有着全国近1/6的海岸线、全国第一的海洋资源丰度指数、近16万平方公里的毗邻海域,这是山东引以为傲的战略资源。
& t& w& z% J, s! S y9 G
: l, I8 K$ P/ y6 d7 R" S0 D( P
* z1 r6 f" N& S& j3 g! k我省海岸线长、海域广阔,有向海揽风之优势。聚焦“坚定不移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我省奋楫争先,经略海洋,把建设海洋强省列入“八大发展战略”、“九个强省突破”、“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深入推进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港口整合、产业体系建设、生态环境打造等取得显著成效。& [5 l0 `$ {0 W- }6 G. q, m. P3 @
% z4 Y# \+ @ C% e
5 X6 k* U" z) Q$ w# g' U, ]9 r海洋生态资源保护持续加强。严格落实全海域生态红线制度,组织实施“蓝色海湾”“渤海攻坚”“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等重大项目,整治修复岸线近461公里、滨海湿地9075公顷,建设沿海防护林12.5万亩,2022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3.3%。黄河口国家公园正式获批创建,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成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如今,人们凭栏观海,回身看港,皆有壮美画卷。6 D N" R3 }4 P% \" x
9 Z1 M$ V/ }. X7 C( A
& q# ?8 K* G( B& d9 V9 m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 * z: p% J! q* v
; R2 _- L9 d/ u( m* X/ B4 V
! e: ?! @ E$ s( Y3 P: C- D) q
守护蔚蓝,与海共舞 # I7 R/ P8 r s- ]$ @+ C
- ^) z0 ~9 l2 K; U; m# |. C) w! H9 \" s- G C
远眺“阳光1号”海上自升式固定多功能平台,只见4根橙黄色的钢柱擎起一个正方形蓝色平台,在上面可以观光、垂钓,海星模样的上层建筑中有餐厅、客房、游乐室等。登上平台,四顾皆海,云走鸥飞,涛声满耳。游客在此垂钓、住宿,可以“看最远的海,吃最正宗、最新鲜的海鲜,体验头枕波涛数星星的海上生活”。
! ]0 l8 Y5 b' u$ O: m5 Z7 m% ?& |0 F) ~$ P1 ~6 u6 n. l
1 q3 p9 g6 D1 e9 Z; ]产业强海,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在经略海洋方面,我省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研究海洋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海洋强省建设,奋力书写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山东担当。在妥善处理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经济发展关系中,探索出了生态补偿、生态旅游等路径,让更多渔民吃上了旅游饭。; C! K8 M5 W8 ]3 [
, a- r: t0 X, W5 E9 h" V# n% G! J4 k) _" R0 F( X2 x2 _9 f$ [
再看首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安家青岛勇担国家重任,蓝海101、东方红3、深蓝号科考船的五星红旗在深海大洋迎风飘扬,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打造海上粮仓……超级工程向深海挺进,大国重器在山东扬帆起航。9 G/ k6 A) q' A: L8 k: x) v2 O- c& d; M
3 y* b/ R. E5 S) H4 m6 h
% q# |- s+ N5 f. }4 E3 Q0 u引领山东高质量发展,海洋是最大动能、最大优势和最大潜力所在。2022年,山东海洋强省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全省海洋生产总值16302.9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6%,同比增长7.6%(现价增速),高于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现价增速1.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增速2.1个百分点。
4 K8 T. U: s8 U/ s8 f
- \' |, n4 c- S. L' T4 T; W# r' A! B: |
乘风破浪,向海图强。站在新起点上,山东进一步放大海洋经济优势特色,加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持续提升经略海洋能力,致力打造全国海洋经济引领区。山东海洋产业门类齐全,涵盖全部海洋及相关产业大类。全省涉海单位41733家,国民经济行业覆盖度高达78.6%。% L. K. a: }+ c+ c
1 Q. S8 R( {( S
) N4 h* A0 Q+ E, z" }( e其中,海洋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3个产业成为千亿级海洋产业,对海洋经济起到重要支撑作用,2022年分别实现增加值1304.6亿元、1522.2亿元和185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21.6%和2.0%。7 Z4 u" A6 ?/ b; A; L0 N5 d! I
) ~' T3 r( |; Q
* n/ H0 H6 J% Y4 e7 M3 C2 t- N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海洋交通运输业7个海洋产业增加值居全国第一。规模以上涉海企业龙头带动作用明显,全省规模以上涉海单位6821家,占比16.3%。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海洋电力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4个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分别实现增加值52.1亿元、118.4亿元、129.1亿元和17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12.7%、6.3%和8.1%。8个海洋传统产业提质增效,2022年海洋渔业、沿海滩涂种植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分别实现增加值934.6亿元、1.1亿元、400.4亿元、130.7亿元、152.3亿元、19.8亿元、59.7亿元和377.7亿元。
" t) D0 L" S$ b% j- p' V! T* @. C) e7 d* c$ y8 o
& [3 F" |+ u a- f/ |+ T6 D2022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量分别增长6.4%、8.7%,港口货物吞吐量跃居全国第一位,全省港口一体化改革成效明显。山东港口逐步构建起“航线+班列+内陆港”的服务网络,实现航运物流网与陆域物流网的有效衔接,基本形成覆盖山东,辐射沿黄,直达中亚、欧洲以及东盟的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海域环境状况基本维持稳定。
7 Z. q7 q& t* f; F& z+ I" v k2 z, H# R" s% N9 e; g
( g0 Z1 Y6 w1 z. y/ K亮眼成绩单背后是山东省突出项目带动、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心。高质量编制完成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聚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会同省发展改革委集中推进10个现代海洋产业重大支撑性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19.26亿元;青岛市船舶海工装备等4个产业集群入库“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青岛明月海藻集团、威海百合生物入库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44个,日产规模60.32万吨,居全国前列。青岛、烟台、威海全部完成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任务目标,共实施项目89个,完成投资44.3亿元。青岛市推进总投资3600多亿元的110个涉海重点项目,潍坊市组织实施了“5+2+1”海洋产业发展、“7+10”特色园区培育、“100+”重点项目建设工程,加快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1 H) U/ ~0 T/ Y; K: ` \5 Z, t% p- w; s3 G8 W' @
7 J9 N6 A" P7 j/ A
$ N |- E3 {0 r8 t3 Y
/ d, D+ ~. g5 v) @2 ]4 P拥抱海洋,向海而兴
% m. b4 R2 I& q& C! `: v5 H8 f- K2 A& x* N' C( r
* f3 X7 \+ i2 U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连通世界,促进发展。凭借勇气与智慧,人类从海洋获取食物和资源,开拓贸易和发展的广阔空间。# N" n! q% H3 E: ~9 i7 L. s7 y
8 Q% W3 |6 l8 X0 J
" x- w: Y) L: Y: A
不止要净化海洋,还要发挥海洋对于地球的净化作用,是近年来人类的崭新理念。位于青岛西南海域的灵山岛为了降低碳排放,已实现燃油车“零进岛”、太阳能路灯照明全覆盖、家庭取暖用上清洁能源,森林覆盖率达到80%,全年累计减碳约436吨,2021年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成为全国首个获得权威部门认证的自主“负碳海岛”。
& r( N! F, Y5 A# ^* u) z# o( Q L' i
, Z3 F, _5 l* }2 F! ^8 Y8 d; H
无独有偶,威海市在全国率先制订了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生态经济主题院士工作站。曾于2021年在全国率先发放总额2000万元的“海洋碳汇贷”,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拿到了这笔贷款,质押物是42.5万吨碳排放权。由此,蓝碳从“无价”变“有价”,在威海迈出了第一步。“双碳”目标的提出,顺应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大势,充分展示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开启了中国新一轮能源革命和经济发展范式变革升级的“倒计时”。山东全域正在为这个目标的实现作出“蓝碳”贡献,把二氧化碳“捕回”海底。
6 b2 L) J+ ]6 H/ Q, S; R/ m- y3 c, {* }4 K I
. k+ Z1 u1 |: e4 c: z喊好新时代的劳动号子,唱响新渔歌,靠的是坚持陆海统筹,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扎实开展海洋资源保护利用管理,统筹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全面促进海洋绿色低碳发展,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和健康,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 i" h- n7 C9 B4 ~0 E
* Q* g6 I. w1 _
0 [0 T t X: ^自有集体劳动便有了劳动号子,以统一节奏、调节呼吸、鼓动情绪,渔业劳动经常是多人一起完成,更需要号子让大家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加强统筹协调,山东稳步推进实施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蓝图绘就,待奏华章。我省成立了省委海洋委专家委员会;邀请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高之国在山东干部大讲堂作经略海洋的主题报告。创建99处国家级和省级海洋意识教育基地。
( z/ t' F" {3 f6 R& }+ d. q+ J
( D4 b: x% J' ~. H
# f6 T, x/ C! ^) m绵长的海岸线、星罗棋布的海岛组成了山东绝美的沿海风光。海岸线既是“颜值担当”的风景线,也是贸易运输的经济线,更是孕育无数海洋生物的生命线。我省坚决遏制、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围填海行为,组织开展海域使用执法专项行动,全省海洋执法机构共检查用海项目2518个次、海洋生态整治修复项目153个次、海岛434个次。组织开展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用海执法监管,确保依法依规用海。
4 @0 [$ C6 q! y. b
- L( F6 |7 d( N4 A3 y6 e8 m D4 Q3 F4 U& e' y# L0 C
号子是喊出来的,渔歌则是唱出来的,唯有借力汇力,方能奏响新时代海洋科技创新和对外合作的新渔歌。科技兴海,我省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积极推进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建设,成为全国首个获批建设、首个签署省部共建协议、首个落地实施的试验场。加快国家深海基因库、国家深海大数据中心、国家深海标本样品馆等省部共建重大平台建设。东营市与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共建黄河三角洲海洋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院,成为东营首家高能级海洋科技创新和转化平台。完成《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科技创新规划》编制。新认定21家协同创新中心、6家现代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2 H4 W& [8 V. L6 x b+ u: ]
8 S8 k6 a+ Q4 }6 z9 m7 U
8 U* K! D' j5 [多层次推进“海洋强省”海洋标准体系建设,成为我省海洋强省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海洋标准化工作取得新突破,首项海洋调查领域国际标准获批发布;14项地方海洋标准项目立项,“海岸线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等急用先行地方标准发布。编制完成《山东省“十四五”海洋领域对外合作愿景》《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规划(2021-2025年)》。持续推动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实体化,推进部、省、市共建青岛海洋国际合作中心;高质量筹备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东亚海洋博览会等。会同潍坊市举办了第四届潍坊国际海洋动力装备博览会,达成合作成果28项,协议总投资157.5亿元。
$ ^- m0 `" O- j* H/ ?1 H
% X# c" q5 D8 ^$ G( F
& {# U1 _% \) \+ V. u, [, X2 s/ _4 D( B
5 O2 c$ T; P6 @4 o
向海,向洋,向未来
: _ S' L. }, W2 \- {5 J" G W; \+ r7 l
5 I7 f$ {* J: z$ n7 |& a/ p. @; q. x
海洋环境保护关乎地球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未来。把海洋生态保护好,才能实现蓝色国土的永续利用。如今的山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优良的生态环境正成为山东的亮丽底色,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海上绿水青山”在齐鲁大地徐徐展开。蓝天碧水相交处,是一大片生机勃勃的绿。6 H' O5 n5 U5 ?% h; i0 v
* E. V, d+ Y- z. d* z2 u
# Y# t9 ?+ m; z4 q& s1 ?, M我省海洋沿岸正在实施滨海湿地固碳增汇行动,推进盐沼生态系统修复,日照、青岛、威海、烟台等市都建起了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湿地公园,蒹葭苍苍,水草丰美,鹤鹭翔集,一派生机。诸如此类的海洋景观,成为山东海洋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为我省的生态画卷再添生花妙笔。! L! B7 s. s: g8 j" X$ {9 Z& r }+ k% k
4 m0 Q) _: N. ^' S! n$ W
: b4 ~! ?, j* {+ U$ U海洋是生命的原乡,海浪轻抚,万物在此自由生长;潮涨潮落,海岸线雕刻着地球的模样。海洋生物群落及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孕育了海洋生态系统,珊瑚礁、海草床……一条复杂和谐的食物链就在潮起潮落中生生不息,各类生物在不同的生态位上相互依存、共生共栖。它们各有习性、绚丽多彩,在海洋生物链中不可或缺。即便是毫不起眼甚至肉眼看不见的生物,亦经历了沧桑之变、进化之妙。
4 K1 i7 J& Q$ ?( ?5 h. d5 h! g6 x, w9 i1 P
$ p8 V: [! S+ w# h& O观察山东沿海地区的人工渔礁可以发现,有废旧船体,有废旧集装箱,有天然石块,有贝壳堆,有各种形状的构筑物“空方”。如果潜水下去,会看到各种海洋生物在这里栖息生长,鱼类或成群结队在水中巡游,或分散在人工渔礁的空隙里钻进钻出。这是“海洋牧场”,是人类修复海洋、爱海护海、营造和谐之海的一大举措。7 U' ]% G ~( A! L* g
! ?! k/ R- D" c* c7 `0 g) e% r0 z' x) ?6 |+ T/ r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陆地生物群体、海洋生物群体,皆是如此。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昭示着海洋和谐美好的光明前景。( P* b/ ?: I$ d5 |& R& V4 C% W( g |
0 ` C6 [ o0 H& a& O
2 g2 j9 e9 h3 M- ^! B
探索基于生态系统的、海陆统筹的蓝色共同体,我省严格综合管控,岸线开发与保护更加规范。加快海阳核电等一批国家重大项目用海手续办理,完成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首期填海竣工验收工作。加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印发实施《山东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加快渤海攻坚行动海洋生态修复收尾工作,国家共认定完成整治修复滨海湿地4675公顷、岸线62.82公里,分别完成任务目标的123.03%、285.54%。为海岸线开发与保护留出“社交距离”,修改完善《关于建立实施山东省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的通知》和《山东省海岸建筑退缩线划定技术指南》。日照市整合全市20多个涉海信息系统及基础数据,建设智慧海洋;滨州市自主开发了海域海岛“一张图”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了数字化决策管理水平,及时掌握我省海洋生态“家底”。
/ I: y# T8 a; \/ e3 z$ {2 q2 o7 F4 a# _( r) u2 Q& s# h
/ O" k8 t, B5 d8 O" t海洋预警监测先行,建设“平安海洋”,打好防控外来物种、保护海洋生态的持久战。我省与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海洋生态预警联合实验室、黄渤海蓝碳监测和评估中心。同时,建立了完善浒苔绿潮灾害防控处置长效工作机制,青岛、日照、烟台、威海联防联控,全省共打捞清理浒苔181.38万吨,打赢浒苔防控攻坚仗。2022年,在自然资源部的带领下,苏鲁两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浒苔前置打捞,全年浒苔最大覆盖面积是历史最小年份,比2021年减少92.2%。“互花米草一割,第二年鸟就飞回来了。”我省率先在全国采取互花米草“省市县联防联控”一体化治理模式。其中,东营市治理互花米草面积5000公顷,滨州市整治483公顷,全省集中连片的互花米草得到有效除治,有效遏制了互花米草快速蔓延的趋势。0 k% m8 O+ l: R, B s
9 F. U. B$ X9 q$ p' n* c, p
6 k7 `6 \) S: K- n- y7 K# p; Y: p海洋的连通性、开放性、共享性,将人类社会连接成为一个环境共享、利益共融、命运相连的整体。依海而生、向海而兴,发展海洋经济必须走开放合作之路。我省积极参与海洋命运共同体和蓝色伙伴关系建设,海洋开放合作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重大战略叠加效应显现,伴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生效,我省与其成员国特别是日韩贸易投资更加便利,有利于更好地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同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纵深推进,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更加凸显,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重大平台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海洋经济发展是这些战略和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我省海洋强省建设正借力搭车,将海洋工作积极融入国家和省的发展战略,在新机遇、大发展中谋划推进海洋强省建设。
5 h X5 M8 v! v% _0 a0 ?7 C
1 R) _ B2 F. n5 l3 [( M+ Y% ]) L" L& r' w0 T
守望碧海蓝天,更待加强合作谋划,多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推动全省海洋事业发展不断开启新的篇章。下一步,我省将继续以《山东省“十四五”海洋领域对外合作愿景》《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为依托,逐步明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为海洋强国贡献山东力量。对国内涉海国际机构进行研究,为我省开展对外合作提供多方路径。2023年2月份,全国唯一“海洋十年”国际合作平台落地青岛,“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同时启用,两个中心落户青岛发展,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步入新阶段;推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岛指数,成立国际涉海商协会联盟,打造海洋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海洋公共产品输出地;积极做好海洋相关大会的保障服务,高标准举办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海洋与渔业专门委员会年会活动等涉海国际会议。
/ T4 i* @6 B& B& _" W1 o8 s. O+ E- L! ^
. K8 M. c/ b; N: I" N r! D
O) L6 g& c' n( x! G0 ]
: P5 \* H; k6 i& C5 l来源:大众日报(□王超 刘乐斌 □摄影 刘晓彬) . x' [% @# i1 o7 Z* K3 |, p
* E2 U5 j) s: Q2 L该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 ~" }& g8 c0 X/ u& d: }, @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