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4 O3 k/ f8 _* j8 s
7 E. s) P V! H3 X+ G3 X 近期,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简称“海促会”)官微推出【对话企业】专栏,邀请行业领军企业及上下游关联企业分享有关成功经验、行业现状、发展趋势等内容,共同洞悉未来机遇,挖掘蓝海市场。
/ A' J$ a4 z; ^/ s4 _4 o 最新一期【对话企业】专题访谈海促会副会长单位、海洋生物专业领域小组牵头单位华大海洋的执行总裁王新文,与大家分享企业关于海洋生物领域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发展、行业趋势等方面的探索、经验与思考。
6 |4 e2 r" d- k+ M
# i' U0 p( Q9 I6 D! ~- `9 e/ K
, T; \& o1 J$ @8 o1 I. J+ p. [ 发展趋势
2 v6 h0 F) a% ?$ o) w
Q
! t" P0 k! }$ G3 }% ^
您如何看待海洋医药市场前景?
% g6 q2 K+ P: |3 i
王新文:尽管我国海洋药物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行业发展速度令人惊喜。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估计,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海洋生物医药行业增加值由2005年17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302亿元,2020年行业产值可达1100亿元,产业产值复合增速接近30%。千亿市场只是海洋生物医药市场的起点,整体来看行业市场规模可达万亿。
( E& {7 ?; @9 l3 \
在进行海洋药物研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源于海洋生物的小分子药物已经显示出治疗一些疑难杂症的潜力,并且具有良好的药效。更可贵的是,这些药物不仅在疗效上可与多数进口药相媲美,而且副作用更小,价格更为低廉。
' B* z+ @2 u/ C4 H
随着深海运载工具的不断进步以及测序工具的不断升级,未来海洋药物的市场规模必然会迎来快速增长,尤其是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领域,或许会出现突破性成果。
3 m* H# f. m, x- c7 G |0 Z 经验分享
, Z0 t1 x; C! m2 v Q
8 \3 ]+ k, x2 q, @5 T
华大海洋在产学研用一体化综合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 E- f) |! X. \' r! e: N 王新文:在海洋生物的基础科研上,华大海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深厚的基础,在许多物种上也取得了多项目突破。
& ^4 e. K& s& h, q' b7 Q6 W 截止至目前,全球已发表的150余种重要鱼类基因组文章中,华大海洋就占1/6以上,有力支撑着我国水生生物基因组学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华大海洋在国内参与并完成的80多种重要经济水产动物的基因组测序与分析工作,占到全国总量的1/3,共发表学术论文150篇,其中 SCI论文122篇,3篇收录为ESI高被引论文;出版了12部水产基因组学系列专著(其中4部为研究生教材)。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华大海洋集团已申报国家专利190项(其中PCT国际专利申报19项),获得授权专利88项(其中PCT国际发明专利授权14项,主要地区为欧洲、美国);主持制定国家团体标准1项、深圳市技术标准2项、企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2项。
8 V0 G6 |/ a" g1 s! K z6 r 其中,2021年,华大海洋成功破译了全球首个芋螺的全基因组序列,相关论文发表于Nature子刊Cell Discovery。本研究成果在探索芋螺毒素的本质及普遍规律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奠定了芋螺毒素研究的理论基石,是芋螺及芋螺毒素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华大海洋正在研发具有高度戒毒活性的芋螺毒素肽序列,或将为烟瘾、嗜酒等神经性的上瘾行为带来突破性治疗方案。
$ J7 F& K2 u0 ?
9 l. g, }. H1 [: }& o
# l6 L! y! I! t
Q
) {/ B2 u6 x% m- P% h* Q* X# y3 L 在海洋生物研究过程中,华大海洋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破解难题?
0 x3 |# o) _% r/ A" Y: M
王新文:市场上不乏开发利用生物医药体系的优秀企业,专注海洋药物开发的甚少。因为,在海洋药物及功能制品研发的过程中,一个突出难点在于,95%以上的海洋生物种类是未知的,并且生物活性物质本身在海洋生物中含量就少,部分活性物质极不稳定、毒性较强,这也是导致海洋药物研发长期滞后的重要原因。迄今为止,全球已发现了3万多种海洋天然产物,最终成药的仅有不到20款。
4 m- H- j% q! T- ~+ J6 c
面对这些难题,华大海洋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在活性物质提取上,建立了专业的合成团队,对活性物质进行快速、大量制备,尤其是海洋活性分子的合成方面正在打造共性关键技术体系。针对海洋活性物质的毒性问题,华大海洋一方面通过先导化合物优化的方式对分子进行改构,另一方面通过长期积累的基因技术,探索精准治疗的路径和方式,提高药物的精准使用。除这些措施以外,华大海洋也正在通过合作的方式提升海洋生物研究效率。
6 }7 m5 x0 b8 z, X$ H+ s 建言献策
& c n& A* @* ?( c$ p* C. C
Q
3 a, ^! a# W9 v 您对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哪些建议?
) y& {& Y r( f3 N; r! ]# n4 R" B
王新文:一、大力引进和培养海洋人才。设立省市级人才基金、人才项目,设置具有公众影响力的人才荣誉称号、人才奖励体制;采用校企共建、师资共享的创新人才教育模式,学校与企业互补优势;支持企业建设实践基地、创新中心、创业孵化基地等人才培养载体,帮扶相关领域内专精尖人才的就业与发展。
: D$ X# {" _1 I* l! l. h$ A/ B 二、建设立体、多维度海洋生态科研与产业转化示范平台。联合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各方力量与资源,共建立体、多维度海洋生态科研与产业转化平台(如近海上试验厂、实验室等),从海上卫星、到深远海海洋环境监测与生物研究,再到海底海洋牧场修复与维护,共同推动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 [. u5 E0 T3 n1 X 三、发挥龙头企业的链接与引领作用,汇聚发展力量,形成集群式发展效应。充分发挥海洋生物龙头企业的横向汇聚资源、纵向引领方向的作用,支持企业承办国际海洋相关主题交流活动。依托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等国际化平台,汇聚企业、高校、院所等各方力量,推动科研成果、技术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发展,提升海洋中心城市的全球影响力。
7 @9 }- T* M0 G+ U' ~
四、加大产业与项目扶持资金支持,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统筹利用政府投资平台、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服务机构、相关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及社会资本投资重点海洋产业项目,尤其新兴战略产业相关项目,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 `- A6 t3 U: e7 z$ X% A *本文转载自《深圳海促会》
+ u; Z- o9 T+ G& Y$ g
# S9 R! K; ? w4 U-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