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9 F% X5 m6 u
[color=rgba(0, 0, 0, 0.9)]5月20日,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启动式在北京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启动式。新华社记者 高洁 摄9 }) f6 u: D. H3 s! j
9 i) g5 _4 S0 z! h% `, E5 m: M z
! o2 [* ?9 y, h, M0 T. G O2 z4 a1 j, j1 k& N f8 w1 |$ L! B
5 B. e' S9 ^0 o
近日,由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以下简称科技周)主场启动式在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举办,主题为“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今年科技周突出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宣传《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广泛开展面向公众的特色科技活动。其室内展重点展示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双碳”科技等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成就,以及全国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特色科技成果、北京市优秀科创成果。8 T, j+ h4 x! p: s
本次科技周的众多科技成果中,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的《海洋碳汇核算方法》从众多优秀项目中成功入选,备受瞩目。海洋碳汇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多领域的各种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核算方法和价值实现路径。为了规范核算我国海洋碳汇能力,《海洋碳汇核算方法》标准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适用于我国海洋碳汇核算的实施方案,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 E5 U7 N# M+ p# y2 |( _1 e
一是在海洋碳汇术语和定义方面,明确了海洋发挥碳汇作用的主体是红树林、盐沼、海草床、浮游植物、大型藻类、贝类等生态系统,同时强调了碳汇过程是“吸收并储存”的过程;
. X: y$ l( q; `5 N3 `二是在海洋碳汇量化问题上,明确了海洋碳汇能力核算采用常规且成熟的调查方法,主要包括群落样方调查方法、标志桩法等,力求基层可操作、区域可对比。8 c0 a' o/ \) {' ?
《海洋碳汇核算方法》确保了海洋碳汇核算工作有标可依,有利于推动我国海洋碳汇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n& ^& z% s1 E4 A1 p
# ]3 E/ y m' D, i' k该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 v+ i, F$ P3 z5 S"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