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rgba(0, 0, 0, 0.9)]
8 ~9 N0 i9 u% h
& A1 K) P- m- ^ r6 ^2 S9 s! ]1 y& _
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正在举行。5月22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焦念志就其所负责的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结合大湾区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提出方案。他表示,要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就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负责任的沿海大国,一定要先行先试,争取推出一些标准和规范。在全国范围来看,大湾区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L& v" P( @& E/ t) x2 c) x( A据了解,焦念志曾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微型生物碳泵(MCP)”储碳理论,开辟了海洋碳汇研究的新领域,被美国《科学》杂志评论为“巨大碳库的幕后推手”。针对“碳中和”目标,他牵头发起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于2022年成为“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行动大科学计划。! ]0 G) k5 O% r4 }0 L
焦念志在论坛上介绍,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是以打造我国海洋战略科技力量为目的,支撑碳中和国家需求和践行气候变化国际共识,实现理论重大创新和技术重大突破,打造“地球工程”新范式。该计划目前有四个标志,即领衔国际组织,产出原创理论,推出中国方案和形成国际标准。在演讲中,焦念志针对计划的五大任务,从创新研究、平台建设、示范基地、国际交流、科学教育方面进行了介绍。) Z6 D- v- L- V
焦念志表示,从地球历史上来看,对于目前所关注的气候变化,海洋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调节器,“没有海洋就没有现在的气候”。迄今为止,地球上93%的二氧化碳已被海洋所吸收。$ D- A, a+ B( z h
焦念志说,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可持续发展,要在深层次进一步推进,就一定要有中国的方案。“这就是为什么前期要做大量的研究,特别是要搞清楚基础理论,然后再投入工作实践。”焦念志认为,在实践时要有示范基地或示范区域。我国作为沿海大国,特别是负责任的大国,一定要先行先试,争取能够推出一些标准和规范。8 z' }1 M [! j7 O
“在这样一个领域里,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提出符合国际共识的中国方案。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建立符合国际海洋法公约的方法技术,并且形成规范,然后推出国际标准,由世界各国来响应。对于我们自然科学家而言,做好前期方方面面的研究,提出各种可能的风险预估模型,做好预案然后实施,实施以后就可以往外推了。”
3 n& V0 c) s9 e/ A5 ^他说,从全国范围来看,大湾区能在此提供带头作用,“做好一个典范很重要。”8 p9 v1 r9 ?% Q! ?5 @1 J( M! N
他表示,大湾区的特色和优势突出明显。“在自然条件方面,有珠江作为代表性的大河,周边是南海。大湾区有着自然、人文条件以及科技优势。”因此,他认为,大湾区在推出标准和规范方面,应是一马当先、先行先试,“我相信大湾区会发挥这样的作用”。
$ e; e# Q A1 t
% z& s* m9 H% D: @4 U |该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u7 f8 i+ L c$ `) K. W% G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